模型网发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987|回复: 1

[转帖]中国和小日本的最新主战坦克的对比 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6-17 01:4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模型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用户

x
中国ZTZ-98主战坦克
四:射控系統
98式戰車上安裝的是下反穩像式射控系統,該系統屬指揮儀型數位式戰車射控系統,主要由晝夜觀瞄、測距三合一的下反穩像式瞄準鏡、射控電腦、控制盒、耳軸傾斜感測器、炮塔水平角速度感測器、橫風感測器、炮控分系統組成。該系統與簡易式射控系統的差別在於其光學瞄準線與火炮相互獨立穩定,以炮長瞄準線作為穩定的基準,火炮隨動於炮長瞄準線。下反穩像式射控系統是通過一個二自由度陀螺儀穩定瞄準鏡中的下反射棱鏡來實現炮長瞄準線的雙向穩定。在瞄準狀態時,炮長操作操控台驅動瞄準鏡的瞄準線,使其瞄準跟蹤目標,而火炮隨動於瞄準線。當炮長在戰車行進間從瞄準鏡向外觀察目標時,瞄準鏡中的目標和背景幾乎是不動的,極大的方便了炮長在戰車行進間進行射擊,而且射擊時只需一次瞄準。使用時,炮長將瞄準鏡標誌瞄準目標中央並發射雷射測距後,目標不會出現擾動,炮長只需繼續瞄準目標就可以射擊。另外,射控系統中還配有火炮重合射擊裝置,當火炮調到電腦計算出的瞄準角和方位前置角的位置時,該裝置會自動輸出允許射擊訊號,如果此時炮長已經按下射擊按鈕,火炮會自動射擊。由於該下反穩像式射控系統是炮長瞄準線在高低向和水平向都穩定的,因此98式戰車不僅能在靜止時以較高的命中率射擊固定和活動目標,而且還可以在行進間以較高的首發命中率射擊固定和活動目標。為提高戰車的作戰能力,射控系統中增加了車長對射控進行操作的功能。在98式戰車車長指揮塔前方,有一具可360度旋轉觀察的上反式周視瞄準鏡。該瞄準鏡與炮長瞄準鏡一樣,均可在高低和水平方位上獨立穩定,並有雷射測距和夜視功能,可獨立穩定的搜索、選擇和瞄準目標。車長可以進行目標指示,當炮長完成對一個目標射擊後,車長可調轉炮塔,使炮長捕捉車長選定的目標射擊。此後,車長可繼續搜索新的目標。如果車長突然發現對己方威脅較大的目標時,可立即調轉火炮和炮塔,當火炮瞄準線與車長瞄準線重合時,炮塔停止轉動,這就實現了超越調炮功能。如車長需瞭解炮長正在執行的任務時,可按下監視炮長按鈕,此時車長瞄準線與炮長瞄準線重合,車長鏡停止轉動,車長鏡和炮長鏡觀察同一目標,從而實現車長監視炮長功能。
98式戰車的車長和炮長無論晝夜都具備行進間射擊固定和靜止目標的能力,射擊反應時間短,當靜對靜時≤5秒,靜對動時≤秒,動對動時≤9秒。經測試,98式戰車在2000米距離上的首發命中率在85%以上。為適應錯綜複雜的戰場環境,98式戰車的射控系統還可以降級使用。當穩像部分出現故障時,該系統還可作為自動裝表簡易式射控系統使用;假如自動裝表簡易式射控系統也出現故障,還可以用人工裝定表尺進行瞄準射擊。
近幾年,由於在射控系統關鍵技術上取得突破性進展,中國先後研發成功了多種自動跟蹤射控系統和瞄導合一的大閉環式射控系統。在98式改進型戰車上,安裝的是最新型瞄導合一的大閉環射控系統。瞄導合一大閉環射控系統是一種可對射擊結果實施自動校正的射控系統,假如首發射擊不中時,該系統能對脫靶情況進行即時測量,把偏差的距離和角速度自動輸入射控電腦進行下一發彈的修正計算後立即射擊,大大提高了次發命中率。在大閉環射控系統中,如何自動的即時測出彈著點偏差並進行自動校正,是應用這種射控系統的前提和技術關鍵。系統中必須有能自動跟蹤目標和自動跟蹤彈丸的裝置和感測器。目前跟蹤目標用自動跟蹤器實現,自動跟蹤器可用閉路電視和熱像儀實現;自動跟蹤彈丸採用脫靶距離感測器(如無線電定位感測器及觀點感測器等)實現。由於熱像儀可以根據目標的熱特徵跟蹤目標,又能利用彈丸的熱特徵自動跟蹤彈丸,因而也可以作為自動跟蹤器和脫靶距離感測器。由於大閉環射控系統是建立在對脫靶距離即時自動校正的基礎上,因而要求火炮要有行高的初速,這樣彈丸飛行的時間就能縮短利於迅速校正射擊。大閉環射控系統可明顯提高第二發彈的命中率,用於射擊越野行進的高速目標效果明顯。在測試中,98改進型戰車在2000米距離對運動目標進行的46次第二發補射中(人為設定),命中率為100%。<I></I>
五:夜視系統
98式戰車上的炮長用熱像儀是解放軍裝備的比較先進的熱成像系統,該熱像儀的探測器為sprite探測器,其光敏面是粘貼在藍寶石襯底上以光刻掩膜而成底8條蹄鎘汞晶片。sprite探測器與單元陣列探測器相比,其優點是探測器就完成了時間延遲積分處理,即signal<I></I> processing<I></I> in<I></I> the<I></I> element,sprite也由此得名。sprite探測器必須在80k左右且真空中才有良好的性能,所以它需要封裝在杜瓦瓶裏,由製冷機對杜瓦瓶進行製冷。98式戰車上炮長熱像儀採用分置式斯特林製冷機製冷,連續工作時間在12小時以上,試用探測器工作的製冷時間為5分鐘。熱像儀全重42公斤,採用串並聯方式掃描,視場為5.6x3.8度(11.4倍);12x8度(5倍)。在晝間對戰車目標的識別距離為2600米,夜間為2750米。
目前,中國已研發成功第二代熱像儀,該熱像儀不需光電掃描,由探測器直接接受全視場的熱輻射訊號而成凝視圖像,因此也稱凝視焦平面熱像儀。其作用距離可達7~9公里,靈敏度和解析度比第一代熱像儀有很大提高,且結構緊湊,造價低廉,平均無故障時間為4000小時,在能見度只有100米的惡劣環境中對目標的發現距離為4000米,識別距離3100米。該熱像儀已安裝在98改進型戰車上。六:防護性能
98式戰車的外形低矮(不到2.3米),車首和炮塔正面採用可更換式新型複合裝甲。其中車首用均質軋製裝甲焊接而成,重要部位採用迭型陶瓷複合裝甲加強。首上裝甲板為多層複合裝甲,具體結構為鋼-玻璃纖維板-超硬鋼-鋼,總厚度為220公釐,傾角為22度,其防護能力相當於500~600公釐均質裝甲。車體首下裝甲板厚度為80公釐,掛裝有兩塊大型鋼質塑膠板,也可以掛一具推土鏟。車體兩側安裝有8公釐厚夾布橡膠履帶裙板,前護板和側裙板對帶傾斜引信的反戰車地雷和破甲彈有一定防護作用。另外,為保護駕駛員的安全,其座椅懸吊在車體上,底部加強了防護裝甲,兩側各焊接有一根垂直鋼架,用以提高結構強度。98式戰車的炮塔裝甲由複合材質和特種鋼組成,兩者間的夾層內還有特種材質,故又稱間隙式複合裝甲。其在2000米距離上可抗擊穿甲能力在700公釐的動能穿甲彈和破甲能力在800公釐以上的戰防彈。在1997年冬季進行的低溫試驗中,98式戰車經受了14發105公釐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的攻擊,無一擊穿戰車的前裝甲。後來用t-72c戰車上的125公釐炮對其射擊6次,依然無法擊穿前裝甲。
如果披掛上附加裝甲,在車重增加0.7噸的情況下,98式戰車的抗apfsds穿甲能力在830公釐以上,抗heat穿甲能力在1060公釐以上;在炮塔和車體上安裝新型雙防反應裝甲後,抗apfsds和heat的能力可達到1000~1200公釐。另外,98式戰車的側遮罩前端還裝有反應裝甲,頂部裝甲也得以強化。
眾所周知,戰車最薄弱的防護在炮塔頂部,在制導武器(尤其是攻頂彈藥)比重日趨增重的今天,單純依靠戰車的硬防護已經無法完全滿足戰車生存的要求。為進一步增強98式戰車的生存力,其上安裝了反導軟防護系統。該系統由jd-3紅外干擾機、煙霧彈系統、雷射告警裝置和控制系統組成。jd-3紅外干擾機由紅外發射機、電源和控制裝置、控制板組成,系統總質量為75公斤。通常情況下,在戰車主炮兩側各裝一台jd-3紅外干擾機。jd-3紅外干擾機的方位覆蓋範圍為主炮兩側22度方位角,高低覆蓋範圍是5度,在探測到來襲目標後2秒內發射0.7~2.5μm波段的紅外脈衝輻射訊號。紅外干擾機能夠持續發射編碼紅外脈衝干擾訊號,使紅外制導反戰車彈藥的制導電路產生假訊號,可有效干擾“tow”、“龍”、“霍特”等反戰車飛彈。
煙霧彈系統由94式煙霧發射器和97式煙霧彈組成。該系統可在3秒內在距離戰車50~80米處形成氣溶膠煙霧屏障,對敵方的雷射目標指示器和雷射測距機產生遮罩,對0.4~14μm波段具有較好的遮蔽作用,持續作用時間為20秒。試驗證明,該系統可使“tow”、“龍”、“小牛”、“地獄火”等反戰車飛彈的命中率降低75~80%;使“霍特”、“米蘭”等反戰車飛彈的命中率降低2/3;使雷射測距機輔助射擊的各種火炮命中率下降2/3。
除軟防護系統外,98式戰車上還可以安裝新型主動式防禦系統。該系統由控制裝置、毫米波雷達、發射系統組成,各子系統採用了模組化設計,可以快速更換。該系統的工作原理是:車長將系統置於工作狀態,此時雷達採用監視工作狀態。當探測到距戰車50米之內、在規定的範圍內飛行的目標時,雷達自動轉換成跟蹤模式,並向射控電腦提供目標的彈道資料,由射控電腦確定來襲彈藥是否可能命中戰車。如判斷來襲彈藥會命中戰車,雷達則提供精確跟蹤資料,電腦確定防禦彈藥的發射位置和時間,在來襲彈藥距戰車1.5~4.2米處爆炸,擊中來襲彈藥,使來襲彈藥的彈頭提起爆炸或使其偏離飛行軌道。如判斷來襲彈藥不構成威脅,雷達則恢復到監視狀態。主動防禦系統可對付速度為70~700米/秒的來襲目標,系統重新做好準備只需0.2~0.4秒。該系統對協同作戰的步兵危險區為20~30米。另外,該系統可自動識別假目標,如飛鳥、子彈、炮彈破片和己方發射的炮彈或飛彈等。主動防禦系統可安裝在多種裝甲車輛上,可將裝甲車輛的生存能力提高近2倍。安裝該系統的戰車不會對其他戰車產生電磁干擾,系統本身也有良好的反電子干擾能力。
在98式戰車的內部安裝有集體三防裝置和自動滅火抑爆系統,戰鬥艙、駕駛艙及其艙蓋的內壁加裝有一層防輻射襯層,可降低r射線對乘員的傷害。此外,在戰車被穿甲彈擊中時還可以防止乘員受到從內部崩落的碎片的傷害。車體和炮塔均塗有三色迷彩塗層。
在波斯灣戰爭中,伊拉克的裝甲車輛由於沒有裝備預防“二次”效應的有效設備,導致了慘重傷亡(尤其是較為先進的t-72戰車)。經測試,戰車戰鬥艙內,由heat射流引起的車內油氣混合物爆炸,會在140毫秒~240毫秒內形成0.35~1.4兆帕的超壓,有的甚至達到2兆帕,伴隨爆炸形成的熱輻射強度可達6~10瓦/平方公分。當彈丸穿透裝甲板時,車內人員很容易受到三種主要危害:壓力衝擊、皮膚燒傷和毒劑效應。對人體而言,假如作用於身體的壓力時間超過50毫秒,0.1兆帕以上的超壓通常會造成肺部永久性損傷。0.3兆帕以上的超壓將使人員的死亡率達50%。當超壓值達到0.4~0.5兆帕時,人員將必死無疑。按醫學要求,皮膚以下0.08公釐深處的溫度超過43.5攝氏度,身體裸露部位將遭受難以恢復的2度燒傷。或者用熱輻射計表示,即10瓦/平方公分強度的熱輻射作用在皮膚上的時間超過100毫秒時,所引起的皮膚燒傷將會達到1度。除了超壓、皮膚燒傷外,毒劑對乘員的傷害也不能忽視。在殘酷的戰場環境下,當車輛中彈時,車內乘員處於高度緊張、擔憂狀態。人員體內腎上腺素將會增高,這會增加人體對毒性物質的敏感性。毒性物質來自爆炸後的產物、燃燒的產物及熱分解產物。爆炸產生的毒性物質取決於來襲彈藥的性質,燃燒和熱分解產生的毒性物質的多少取決於感受穿透射流的敏感速度和滅火的持續時間。綜上所述,裝甲車輛內一旦發生“二次效應”,對車內乘員的傷害將是致命。因此,給裝甲車輛配備高效的滅火和抑爆系統,預防“二次效應”,對提高戰車在戰場上的生存能力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在裝甲車輛內,有效的滅火抑爆系統應該具備敏感的探測器、快速的控制系統和有效的滅火劑,這樣才能有效制止爆炸和徹底地避免“二次效應”。通過研究人員地反復試驗證明。如在130毫秒內撲滅戰車內的各種火災,就能夠避免各種油氣混合物的爆炸。在預防二度燒傷時,只要10瓦/平方公分熱輻射作用在皮膚表面的時間不超過100毫秒,就能使乘員避免遭受較為嚴重的二度燒傷。但是,如果壓力的作用在50毫秒以上時,同樣會造成人體的各部位損傷甚至死亡。因此,自動滅火抑爆系統的反應時間越快、抑制超壓和避免燒傷效果就越好。
早在60年代初期,中國就展開了裝甲車輛自動滅火系統的研發,但由於各種原因進展緩慢。直到中越邊境衝突後,戰場上的血的教訓使解放軍提高了對裝甲車輛自動滅火裝置作用的認識並產生了迫切要求,自動滅火系統的研究工作因而加快。1980年,中國自行研發了80式自動滅火裝置並裝備於各型裝甲車輛上,經實踐證明,使用效果良好。但是,該系統還不具備抑爆功能。因此,80年代初,中國引進了“safe”系統,並很快完成了樣機試製和全部系統的國產化。後來,在其基礎上中國又發展了更先進的自動抑爆系統。98式戰車上裝備的是92式自動滅火抑爆系統,該系統由關係探測器(6個)、控制盒、滅火瓶(4個)、緊急開關和電纜組成。該系統可在50毫秒內抑制由於heat射流引起的戰鬥艙油氣混合物爆炸,並能夠將油氣爆炸產生的壓力限制在0.1兆帕以內,這樣能夠使乘員的皮膚燒傷程度限制在1度以下,故可以達到滅火抑爆作用,防止“二次效應”發生。在滅火瓶中,裝有液態的“哈隆”1301滅火劑,並充滿氮氣,閥體直接裝在瓶口上,不使用分佈管路,這樣可以極大的縮短噴射時間。
发表于 2004-6-17 14: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这个应该移到现代兵器论坛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QQ|首页|手机版|Archiver|模型网 ( 京ICP备12011049号 )

GMT+8, 2025-2-6 11: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