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网发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啸鹰

狙击手进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8-10 10: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我发现《兄弟连》中的马丁中士和瓜奈尔中士使用汤姆森冲锋枪的射击姿势不当,与《拯救大兵瑞恩》中米勒上尉使用汤姆森冲锋枪的姿势相比,《兄弟连》中的美军汤姆森冲锋枪手不论何种情况,也不论目标远近,一律都是采用腋下射击方式,而《瑞恩》中米勒上尉采用的则是正确的抵肩射击。</P><>你有什么看法?</P>
 楼主| 发表于 2004-8-10 12: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我同样发现了这个问题。在E连攻击105炮阵地的战斗中,瓜奈尔中士这种使用汤姆森冲锋枪的射击姿势犹为明显。我记不清是谁(也是那场战斗中)用汤姆森打了几个点射,很有看头。</P><>其实《兄弟连》中的德军道具也有问题,比如在卡朗唐外围的战斗中出现了猎豹坦克歼击车,而据我所知,该型车首次投入战斗是在一个多月以后一场与英军坦克群的遭遇战中。</P>
 楼主| 发表于 2004-8-10 12:39: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哪些独到的见解?我们再讨论讨论!
发表于 2004-8-10 12: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前一个帖子中说到的伞兵卡宾枪,你注意到了吗?
 楼主| 发表于 2004-8-11 16:5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注意到了,不过我是这样认为的:琼斯是在战时去战地报到的,所领到的武器当然不可能和早已投入战场的老兵一样,战时的武器配发也许本来就是比较混乱的。我想既然道具师给其他伞兵在各场战役中都“配发”了正确的折叠枪托型M1卡宾枪,所以没有理由给琼斯一把普通卡宾枪,这样做也许正是为了还原历史真实吧!你认为呢?</P><>还有一点须额外指出,在战时用什么样的枪可能也含有个人好恶的因素,比如温特斯,他不论官阶如何都使用那把M1半自动步枪。</P><>关于《BOB》我倒也有两个疑问想与你探讨:</P><>1 按历史事实,在“霸王”行动开始时,82师和101师应是在晚上10点、11点登机并起飞的,但《BOB》第一集里庞大的C-47机群似乎起飞于黄昏时分。这会不会是《BOB》中一个非常明显的错误呢?</P><>2 在十字路口那场围歼两个党卫军连的战斗中,温特斯在凌晨向公路冲去之前为什么要事先扔出去一枚红色烟幕弹?你知道为什么吗?我自己也想了很多理由,但似乎都经不住推敲。</P><>还有一个关于谢尔曼的问题:M4初期型车体正面装甲的左部斜面上(从车体前部正面看)有一个半潜式的圆柱状物,在航向机枪座的左上角,请问这是什么?</P>
发表于 2004-8-11 18: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啸鹰</I>在2004-8-11 16:54:09的发言:</B>

<>我注意到了,不过我是这样认为的:琼斯是在战时去战地报到的,所领到的武器当然不可能和早已投入战场的老兵一样,战时的武器配发也许本来就是比较混乱的。我想既然道具师给其他伞兵在各场战役中都“配发”了正确的折叠枪托型M1卡宾枪,所以没有理由给琼斯一把普通卡宾枪,这样做也许正是为了还原历史真实吧!你认为呢?</P>
<>还有一点须额外指出,在战时用什么样的枪可能也含有个人好恶的因素,比如温特斯,他不论官阶如何都使用那把M1半自动步枪。</P>

<>也许,但那为什么不为电影中的琼斯少尉配发汤姆森冲锋枪或加兰德步枪呢?而且在第8集中的大部分时间里,琼斯也是一直使用汤姆森冲锋枪(如偷袭德军观察所和后来的移交俘虏),只有在来E连报到的时候和离开E连调去团部任参谋的时候手持M1卡宾枪(步兵型),美军可与二战末期的德军不同,美军的后勤工作比德军做得好得多。我觉得可能是由于电影是分期拍摄的原因,因为当时军事顾问不在,剧组就这么拍了几组有错误的镜头,等军事顾问发现错误也晚了,但没有必要为了这个小错误而重拍,所以也就这样了。</P>
 楼主| 发表于 2004-8-11 18:2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P><>《BOB》的两个疑问想了吗?</P>
发表于 2004-8-11 18: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啸鹰</I>在2004-8-11 16:54:09的发言:</B>
<>1 按历史事实,在“霸王”行动开始时,82师和101师应是在晚上10点、11点登机并起飞的,但《BOB》第一集里庞大的C-47机群似乎起飞于黄昏时分。这会不会是《BOB》中一个非常明显的错误呢?</P>
<>2 在十字路口那场围歼两个党卫军连的战斗中,温特斯在凌晨向公路冲去之前为什么要事先扔出去一枚红色烟幕弹?你知道为什么吗?我自己也想了很多理由,但似乎都经不住推敲。</P>


<>我觉得第一个问题可以算错误,其实也可以不算。也许因为当时是夏天(6月份),而且英国的地理位置比较偏北,所以11点时的天气也有可能接近黄昏时的样子。我没去过英国,但芬兰有极昼现象,会不会英国当地6月份时的11点也看起来象黄昏?这只是我猜的,很可能不对。

<>另外选择黄昏拍摄,拍摄的效果很好,所以犯这个小错误也应该是可以谅解的,毕竟这不是纪录片而是一部电影。也许就是这个原因——为了保证拍摄的最佳电影视觉效果。我就特别反感中国战争电影中动不动就“夜战”,结果什么都看不清。
<>第二个问题在《兄弟连》原著中有描述,我有这部书。但原著中没有提到烟雾弹,只提到温特斯使用手榴弹(而非步枪枪击)攻击哨兵。所以我认为这个细节可能纯粹是塑造温特斯上尉英勇无畏形象的“杜撰”,而与实战真实战术无关,电影艺术吗,这点应该不算什么。</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8-11 19:13:05编辑过]
发表于 2004-8-11 18:55:48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啸鹰</I>在2004-8-11 16:54:09的发言:</B>
<>还有一个关于谢尔曼的问题:M4初期型车体正面装甲的左部斜面上(从车体前部正面看)有一个半潜式的圆柱状物,在航向机枪座的左上角,请问这是什么?</P>


<>M4A1和M4型都有这个东西,但我因为一直搞不到谢尔曼坦克的结构图,所以始终也没搞清楚这到底是什么,但M4A3就没有这个物体。我猜会不会是为了安装车内某种设备而设置的类似“储物盒”一类的壳子?会不会是调节车内空气的抽气装置?</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8-11 19:15:09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4-8-11 19: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觉得还是艺术处理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他们起飞的厄波特里机场从航程时间上来判断,应该离法国北部不会太远,所以纬度可能比较接近,既然跳伞时是夜晚,那么在英国起飞时也应是夜晚。再说平时我们也没有见到过英国有极昼的报道。但我总觉得电影这样处理损失还是太大了,毕竟,“霸王”行动始于夜晚,已成为我们脑海里不可磨灭的画面。</P>
<>原著我也有,正是在看这一段时没有发现红色烟幕弹的描述,所以才产生了这个疑问。</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8-12 8:38:11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QQ|首页|手机版|Archiver|模型网 ( 京ICP备12011049号 )

GMT+8, 2025-2-6 09: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