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三:</P>
< >所谓“反求诸己”,在历史研究中若有双方记录有所出入,必须寻求各自的源头,仔细检证资料来源。如果双方档案都能开放,都能找出“硬梆梆”的资料,那当然很好。但是如果一方资料封锁,无法查证,仅仅有一个数字,而这个数字还是战果数字。当这个战果数字被另一方较为详细可验证的资料推翻时,最好的办法是去挖出支持这个战果数字的证据来。
至于美方的伤亡资料库内的纪录是否“硬梆梆”,个人认为是够结实了。美方伤亡电子资料库是自由开放的,多年来许多研究也都是基于这些档案,使用者都了解少数误差是免不了的,但是也都肯定其基本上的正确性。不妨看看下面报导,美国国防部的DPMO到国际红十字会档案处比对部分二次大战、朝鲜战争、越战的美军战俘资料,结果找出有出入的四名战俘在伤亡资料库中都有,只不过有两名列为阵亡、两名列为失踪。作战中认为死亡或失踪而实际被俘的例子自属正常,但除此之外,并未找出一堆在伤亡资料库中不存在的战俘名单来。
http://www.aiipowmia.com/inter/indpmoup40898.html
美国家属多年来对被俘失踪人员下落持续追踪,不时在国会开听证会,督促政府继续追查。他们自己也斥资进行追查,研究档案资料,更有全国性的组织联系。如果这些资料有大批作伪或遗漏现象,早就被攻击得体无完肤了。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2-8 11:01:4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