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网发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676|回复: 4

[求助]这是什么改型的MIG-2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7-27 10:25: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模型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用户

x
发表于 2004-7-29 12:5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冷战思维,北约惯例,就命名为——MIG-21-82吧</P><>因为上面有个数字——82</P>[em02]
发表于 2004-7-29 20: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清也

<>咱们的样式太多了呀</P>
发表于 2004-7-31 13:28:10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matoliel</I>在2004-7-28 21:16:40的发言:</B>
以前见过,不过忘了。兵器某本增刊上有米格全家福,你找找看啦。


<>
<>2001第6期</P>
<>E-8二号机</P>
<></P>
<>E-8 改型

  一般来说,要改进一架飞机的性能,设计局总是从多方面着手,E-8 就是米格-21 的一种改进型。

  尽管设计局证实这种改型是在米格-21PF 基础上改进而成的,但它和其他改型的差别十分明显,除机翼、尾翼和起落架仍保留原来的以外,其余部分都重新设计了。

  对 E-8 原计划授予一个新代号——米格-23,它装用了一台新发动机——R-21F-300,最大推力 4,700 千牛,加力推力 7,200 千牛,发动机推力加大,加上飞机气动力性能改进,飞机的飞行特性和机动性从而得到改善。

  机身结构全部重新设计,去掉了机头进气道,把它移至驾驶舱之下,为此,加大了停机角。进气口截面为六角形,外形接近于矩形。进气道由隔板分隔为两个气道,在发动机进气口前合井为一个。进气流由一个三波系垂直锲形块进行调节,其调节机构装在进气道隔板内。在进气道侧壁还设有放气门。


E-8

  机头为卵锥形,内装“蓝宝石-21”雷达。当时,这种雷达尚未装在批生产的米格-21 飞机上。头锥顶部整流罩由介质材料制成,不过最为奇特之处是在机头安装了前置平尾,但无操纵机构。亚音速时,前置平尾处于随意偏转的风标状态;但超音速时,它固定于中立位置。前置平尾由随意偏转过渡到固定状态的过程是十分柔和的,因而不会给飞机的操纵造成任何困难。由于装上了前置平尾,飞机的升力系数,在 M=1.5 时,增大了一倍多;在 M=2 时,增大了一倍。当 M=2,H(高度)=15,000 米时,飞机的最大过载从 2.5g 增大到 5.1g,从而大大提高了飞机的机动性。在此之前,在原型机 E-6T-3 上对可操纵前置平尾的有效性已进行了充分试验。


最为奇特之处是在机头安装了前置平尾,但无操纵机构

  E-8 的另一个特点是它安装了大面积的腹鳍,以提高方向安定性。同时也起着辅助垂尾的作用。飞机降落时,腹鳍向航向右侧折成水平状态;而当飞机起飞离地后,腹鳍即恢复到正常垂直状态。这一设计非常成功,以致后来用到了米格-23 飞机上。

  米高扬设计局第一次在 E-8 上没有采用机身橡胶软油箱,而改用机身金属整体油箱。E-8 共采用 9 个金属整体油箱。其中 5 个机身油箱,4 个机翼油箱,总装油 3,200 升。


E-8 座舱盖亦不同于米格-21F-13 和米格-21PF

  座舱盖亦不同于米格-21F-13 和米格-21PF,前风挡与舱盖断开,舱盖可向右打开,采用这种型式舱盖主要是为了便于安装 KM-1 型弹射座椅(从 94 号机以后的各种米格-21 改型均采用这种型式的舱盖)。在垂尾根部,在方向舵下,增设了雪茄形阻力伞舱(这种型式从米格-21PFS 就已采用)。平尾采用了批生产型的,机翼亦采用批生产型的,但增装了附面层吹除系统。发动机尾喷口可调。

  E-8 原设计可带两枚 K-13(R-3S)导弹,但后来改带两枚更先进的 R-23 导弹、机上未装航炮。因此,E-8 仍是一种歼击机,只不过采用了新的气动力布局,飞机结构和设备也经过大量更改。

  E-8 机从 1960 年开始设计,12 月完成气动外形和总体布局设计,1961 年 6 月气动外形得到批准,同年 9 月中旬,在机头舱中成功地布置了“蓝宝石”雷达。

  1962 年 3 月 5 日,第一架原型机 E-8-1 从装配车间推至布可夫斯基试飞基地。当时仅有两台原型发动机,一台用于地面调试,一台用于试飞。

  4 月 17 日,设计局首席试飞员 G.莫索洛夫驾机完成首飞。前四次试飞均未发生异常现象,但在第五次试飞中,在 8,000 米高空,发动机突然停车。从此,发动机经常出现不正常现象。在随后的六次试飞中,四次出现发动机停车。在飞完 25 次后,只好换上新运到的发动机。 </P>
<>
三面图

  9 月 11 日,在进行第 40 次试飞时,在飞行研究院机场东南 60 公里(茹可夫斯基城南 15 公里)处,发生了毁机事故。由于第六级压气机损坏,发动机开始喘振,最后发动机停车,飞机减速,井出现无法排除的侧向振动。接着,飞机失去控制,在 8,000 米高空,莫索洛夫以头如下的姿态弹离飞机,E-8 成了莫索洛夫试飞生涯中试飞的最后一个机型,他一生为米格-21 各型飞机的调试和试飞付出了巨大的劳动和努力。

  当年夏天,第二架原型机 E-8-2 已完成了试飞前的各项准备。6 月 29 日,由 A.菲多托夫驾驶完成首飞,到 9 月 4 日,已完成了发动机调整、挂 K-13 导弹的飞行性能和对减稳装置抖振研究共进行 13 次试飞。由于第一架原型机失事,第二架原型机的试飞亦暂停。经过一段时间对各种异常现象分析研究后,加上缺少可靠的发动机,这一改进计划也就告终。

  从 E-8 的试飞中获得了一些实用数据:飞机空重的 6,800 千克,飞行重量 8,000~8,200 千克,最大平飞速度 2,230 公里/小时(E-8-1 在 14,750 米高空)或 2,045 公里/小时(E-8-2 在 15,000 米高空),实用升限 20,300 米(E-8-1)或 19,650 米(E-8-2),加力起飞滑跑距离 835 米,开阻力伞的着陆滑跑距离 800~900 米。</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7-31 13:31:34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4-8-2 09: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大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QQ|首页|手机版|Archiver|模型网 ( 京ICP备12011049号 )

GMT+8, 2025-2-6 08: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