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网发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989|回复: 10

[陆军装备] [模型网评测] 田宫1/35 MATILDA MKⅢ/Ⅳ INFANTRY TANK red army 玛蒂尔达 步兵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16 23: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模型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用户

x
本文由www.moxing.net(模型网)独家刊发, 请勿私自转载,欲转载请先联系本站。

第一部分 实物简介

在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末期,英国军方将坦克划分为:步兵坦克、巡洋坦克和轻型坦克。其中,对步兵坦克的要求是:装甲防护强;行驶速度不要很高,以便使徒步冲锋的步兵能跟得上;不要求有很强的攻击力,坦克的武器只要有机枪就足够了。这些要求的确不高,但对造价的限制也很严格,整车的造价仅为6 000英镑。很快,英国军方便与英国最大的军火制造厂商──维克斯公司签订了研制合同,其设计者为约翰·卡登爵士,研制代号为A11型坦克。维克斯公司于1936年9月间制成第一辆样车。1938年,第一批生产型车交付英军,并定名为“马蒂尔达”步兵坦克,后来又称为“马蒂尔达”1型步兵坦克。其后研制的改进型车A12型,即为“马蒂尔达”2型步兵坦克。

说起“马蒂尔达”步兵坦克的命名,还有一段小故事。原来,在A11和A12型坦克的研制过程中,军方还给它起了个秘密代号──马蒂尔达(Matilda)。 在二战的北非战场上,英军的A12型坦克打出了威风,英军坦克兵亲切地称它为“战场上的女皇”。而在欧洲国家中,战争女神──希尔德加德(Hildegard)的名字是很响亮的。在英语圈国家中,Hildegard的简略型Hilda,成为英文中常用女性名Madilda的语源。由此看来,马蒂尔达(Madilda)既是一般英国女性的名字,又含有“战争女神”的寓意,一语双关。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英援助苏联的坦克数量相当多。就英国而言,占第一位的是“瓦伦丁”步兵坦克,达2394辆;占第二位的就是“玛蒂尔达”2型步兵坦克,达1084辆,其中的166辆在海运中随运输舰一道损失掉,918辆运抵苏联编入苏军坦克兵部队。由于“玛蒂尔达”坦克的机动性较差,尤其是冬季,苏军的坦克兵不太喜欢它,主要用于支援步兵作战。 援助澳大利亚的“玛蒂尔达”坦克共409辆。这些坦克除了用于欧洲战场外,还活跃在太平洋战场上。由于和日本的小坦克相比,火力上不处于劣势,装甲防护上占明显优势,因而,这些“玛蒂尔达”坦克深得澳大利亚坦克兵的喜爱,一直用到二战结束。二战后,还作为市民防卫军的预备坦克,一直使用到1955年。

58549879_7.jpg

58549879_13.jpg

58549879_12.jpg

timg.jpg

下面我们评测的这盒模型就是田宫出品的玛蒂尔达的苏联红军版本,下面就让我们来评测一下这款红军玛蒂尔达。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23:4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ashuang21 于 2017-6-18 22:54 编辑

第二部分 开盒及板件总览

盒子不是很大,封绘也很舒服,盒子上标明了这是一辆苏联红军版本的玛蒂尔达。
盒子 (2).jpg 盒子 (3).jpg

侧面涂装参考,1942年夏,给出了田水漆色号
盒子 (1).jpg
盒子 (5).jpg

涂装参考,1942年1月,第19战车军团
盒子 (4).jpg

板件预览,田宫一贯的风格,板件不是很多,都算上一共10个部分,履带板件共4板,因为空间有限,只放了一个。
总览 (1).jpg
总览 (2).jpg
总览 (3).jpg
总览 (4).jpg
总览 (5).jpg
总览 (6).jpg
总览 (7).jpg
总览 (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23:5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ashuang21 于 2017-6-18 22:07 编辑

第三部分 说明书
单独给出一页纸的配图介绍
说明书 (12).jpg
说明书 (11).jpg


说明书 (1).jpg
说明书 (2).jpg
说明书 (3).jpg
说明书 (4).jpg
说明书 (5).jpg
说明书 (6).jpg
说明书 (7).jpg
说明书 (8).jpg
说明书 (9).jpg
说明书 (1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7-6-18 00: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ashuang21 于 2017-6-18 22:26 编辑

第四部分 各板件及细节
车体上部
车体 (3).jpg
车体 (2).jpg
车体 (1).jpg

A板件正反面 主要是主动轮和悬挂部分
A (5).jpg
A (6).jpg

A板件细节 锐利,没有飞边,细节部分看着很舒服,让人有种立刻开工的冲动
A (7).jpg
A (8).jpg
A (9).jpg

钢缆头细节
A (10).jpg
A (1).jpg

C板件正反面 主要是车体底部 裙板和炮塔部分
C (2).jpg
C (3).jpg

C板件细节 炮塔部分的细节
C (4).jpg

零件的铸造感
C (5).jpg

一些小螺钉的细节部分确实很棒,很锐利
C (6).jpg

炮盾部分
C (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7-6-18 00: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ashuang21 于 2017-6-18 22:46 编辑

D板件正反面  炮管和炮塔车体上的一些小零件 D (2).jpg
D (3).jpg

D板件细节 包裹
D (1).jpg
D (4).jpg
D (5).jpg

一体开出的炮管
D (6).jpg
D (7).jpg
D (8).jpg
D (9).jpg

F板件正反面 履带部分,全拼接的履带
F (2).jpg
F (3).jpg

F板件细节  履带细节
F (1).jpg
F (4).jpg

G板件正反面  两侧的车体和兵人
G (2).jpg
G (3).jpg

G板件细节 车体上密密麻麻的铆钉
G (4).jpg
G (1).jpg
G (5).jpg
G (6).jpg

水贴
水贴.jpg
 楼主| 发表于 2017-6-18 22:5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ashuang21 于 2017-6-18 23:07 编辑

第五部分 开盒小结

     单从开盒来看, 田宫就是田宫,一贯的开模简单,细节锐利,板件干脆利落,再加上田宫一贯的高组合度更让人充满期望。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盒模型绝对可以勾起制作欲望。不过全拼接履带的组合和水口处理应该是个麻烦点,但是相对于橡胶履带,拼接履带的细节和质感要更上一层楼。作为苏联红军版本的玛蒂尔达,也让人对题材很期待。敬请关注后续的组合评测。
 楼主| 发表于 2017-7-23 16: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ashuang21 于 2017-7-23 23:20 编辑

第六部分 组合评测

1 车体下部分
安装主动轮和诱导轮的轴
主动轮 诱导轮 安装轴 (1).jpg
主动轮 诱导轮 安装轴 (2).jpg

车体侧面有一些推出孔,但是不用处理,全部都会被负重轮和侧裙挡住
主动轮 诱导轮 安装轴 (3).jpg
主动轮 诱导轮 安装轴 (4).jpg



2 行走部分 这部分组合起来没有任何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所有负重轮都是可以转动的,所以有的地方不需要点胶,说明书给出了明确的指示。 负重轮组 (1).jpg

一共有三种类型的负重轮,左边的是最前面的一对,中间的是最后一对,右边的大的每侧有两组在车体中间
负重轮组 (2).jpg
负重轮组 (3).jpg

玛蒂尔达的负重轮组很有特点,看起来有点像火车轮子
负重轮组 (4).jpg
负重轮组 (5).jpg
负重轮组 (6).jpg

3 主动轮 诱导轮组
主动轮和诱导轮中间是黑色的轴套
主动轮 诱导轮 (1).jpg
主动轮 诱导轮 (2).jpg
主动轮 诱导轮 (3).jpg

安装好了主动轮和诱导轮的车体,直接插到轴上,转动很灵活
主动轮 诱导轮安装完成 (1).jpg
主动轮 诱导轮安装完成 (2).jpg
主动轮 诱导轮安装完成 (3).jpg

4 负重轮组合安装
负重轮组安装完成 (2).jpg
负重轮组安装完成 (3).jpg
负重轮组安装完成 (1).jpg
负重轮组安装完成 (5).jpg

没有托带轮,上面的履带直接被两根钢轨架住,履带的诱导齿卡在钢轨中间的槽里
负重轮组安装完成 (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7-7-23 17: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ashuang21 于 2017-7-23 23:43 编辑

5 履带组合
活动履带组合起来很方便快捷,很快就完成了,每节之间连接点紧致而灵活,实际活动效果非常好。
每片履带由两部分组成,两块履带加起来有五个水口,都很好处理,下面是外侧接触地面的那一块,内侧有两个推出孔不需要处理,组合好以后会被盖住。
履带1 (1).jpg

这块是内侧接触轮子的那一块履带,推出孔也不需要处理,组合好以后完全会被盖住。
履带1 (2).jpg

组合好的一块履带,这是接触轮子的内侧诱导齿。
履带 (5).jpg

组合好的一块履带,外侧接触地面的部分。
履带 (1).jpg

活动履带的组合方式
履带 (7).jpg

完成的一段活动履带
履带 (6).jpg
履带 (8).jpg
履带 (9).jpg
履带 (10).jpg

完成的两条活动履带
履带 (4).jpg
履带 (3).jpg

履带安装,由于没有托带轮,上部分的履带是由三段长钢槽托起来的,所以履带的下垂感不是特别明显。整体行走部分活动性很好,可以轻轻松松的推着走。
履带安装完成 (2).jpg
履带安装完成 (1).jpg
履带安装完成 (3).jpg

部分随车工具
上部分车体 (1).jpg

发动机排气管
上部分车体 (2).jpg
上部分车体 (3).jpg
上部分车体 (4).jpg

上下车体组合,胶套加轴,方便拆开上色,还是一贯的田宫风格。
上下车体组合 (2).jpg
上下车体组合 (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7-7-23 17: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ashuang21 于 2017-7-24 00:01 编辑

6 底盘部分完成,裙板还未安装 底盘完成 (2).jpg
底盘完成 (5).jpg
底盘完成 (4).jpg
底盘完成 (3).jpg

履带活动性很好
底盘完成 (1).jpg

7 炮塔部分组合

炮盾及安装,组合度很棒,各种人性化细节做起来很顺手,比如在往炮盾上粘炮管时,田宫专门在炮盾内侧留了个专门点胶的孔。根本不用去考虑胶痕。而且炮盾上的两个水口全部被留在了底部,粘好炮盾后水口完全被隐藏了起来。诸如此类的人性化设计让制作过程变得非常享受。
炮盾 (3).jpg
炮盾 (2).jpg
炮盾 (1).jpg

炮盾安装在炮塔上,炮的两侧内部装有胶套,可以俯仰
炮塔完成 (6).jpg
炮塔完成 (5).jpg
炮塔完成 (4).jpg
炮塔完成 (3).jpg
炮塔完成 (2).jpg

车长指挥塔组合,指挥塔舱门有开闭两种状态可以选择制作,下部的车灯没有给出透明件有些遗憾
车长指挥 (3).jpg
车长指挥 (2).jpg
车长指挥 (1).jpg


炮塔完成图
炮塔完成 (11).jpg
炮塔完成 (10).jpg
炮塔完成 (9).jpg
炮塔完成 (8).jpg
炮塔完成 (7).jpg


炮塔车体组合(未安装裙板)
未安装裙板状态.jpg

8 兵人
两个毛子,车长的动作配合表情很生动,驾驶员略显呆滞
兵人 (2).jpg
兵人 (5).jpg
兵人 (3).jpg
兵人 (4).jpg
兵人 (1).jpg

车长特写
车长特写 (1).jpg
车长特写 (3).jpg
车长特写 (4).jpg
车长特写 (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7-7-23 17:2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ashuang21 于 2017-7-24 00:34 编辑

第七部分  完成图

完成图 (1).jpg
完成图 (2).jpg
完成图 (3).jpg
完成图 (4).jpg
完成图 (5).jpg
完成图 (6).jpg
完成图 (7).jpg
完成图 (8).jpg
完成图 (9).jpg
完成图 (10).jpg
完成图 (11).jpg
完成图 (12).jpg
封绘摆拍 (3).jpg
封绘摆拍 (2).jpg
封绘摆拍 (1).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QQ|首页|手机版|Archiver|模型网 ( 京ICP备12011049号 )

GMT+8, 2025-2-23 07: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