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网发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564|回复: 6

[陆军装备] 【模型网评测】RMF 1/35 RM5005 Pz.Kpfw.VI Ausf.E April 1945 North...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23 22:4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模型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用户

x
本帖最后由 黑_巧克力 于 2016-4-15 00:30 编辑

标头-主题简介.jpg
感谢(RMF麦田)提供评测品,本文由www.moxing.net(模型网)独家刊发,请勿私自转载,欲转载请先联系本站。


虎式坦克是二战中最著名、最具有传奇色彩的坦克之一。从1942年下半年服役起至1945年德国投降为止,一直活跃于战场第一线,德军乘员之间称其为"无敌坦克"。虎式坦克在战争中击毁了大量的敌军坦克和其它装备,在对手心中树立了不可战胜的神话、留下了威力巨大的深刻印象。这使它成为所有盟军坦克危险的对手,凡是在战斗中能够击毁或击伤虎式坦克致其被遗弃的盟军坦克,人们都会尊称其为驯虎者。

虎式的设计概念不同於德国早年大部份坦克,在此之前的设计强调机动性、防护和火力三方面的平衡。虽然德国早期的坦克火力往往不及其他对手,然而战术上的优势抵销这些不利条件。

虎I坦克的设计呈现出不同的设计理念,著重火力和装甲的而牺牲机动性。重型坦克的设计工作在1930年代後期就已经开始,但是没有计划生产。而真正刺激虎I式的出现是为了对付苏联T-34。尽管大体上的设计和外型类似四号坦克(中型坦克),但虎I的重量足足是後者的两倍,重量的增加来自於更厚装甲,大口径火炮,以及必然产生较大的燃料弹药储存空间、较大的引擎、更坚固的传动悬挂系统。虎I的前方装甲有102毫米厚,相较於四号坦克只有80毫米的厚度, 而虎I的两旁和背面也有80毫米厚的装甲。这样的厚度能够抵挡在大多数二战时期接战距离下,尤其来自正面的反坦克炮弹,而炮盾和炮塔的厚度几乎相等,使得要从正面贯穿虎I的炮塔几乎是不可能。在近距离下,车身两边和车顶较容易受到损伤,因为虎I车顶的装甲只有25毫米至40毫米厚,和当时大部分的中型坦克没太大分别。

虎I大部分的装甲角度垂直的与其他结构相连接。焊接点品质很高,装甲都是采用点焊,而不是铆接。汽油引擎在後部下方并控制前方的扣链齿轮,悬挂系统使用了扭力棒,类似三号坦克。炮台有一个圆型的地面,而从车底到车顶有157公分高。而主炮的支撑及发射机制发展自德国著名的88双用高射炮,而其88毫米36 L/56 的变种是被用作虎I的主炮,而在二战时最有效率及可怕的虎II 88 毫米 Kwk 43 L/71型主炮,也是出自该高射炮的。更甚的是,虎I的主炮发的炮弹可以依一非常直的轨迹而行,并配置了极为精确的蔡司TFZ 9b 瞄准器。在一次试射时,坦克在1200码的距离外发炮,而连续5发是落在一个16英吋x18英吋的目标上。而虎I坦克亦曾在大於1哩(约1600米)的距离外打中敌军的坦克,可是作用并不太大,因为在二战中的战争距离是远比一哩近的。 虎I与早期的德国坦克相比,为完全颠覆了以前的设计哲学。在此之前的德国坦克,是十分最视机动性、装甲与火力的平衡。当时,德军中拥有最强火力的坦克,为装备50毫米炮的三号坦克,虽然在火力上不及敌方坦克,但是德军的战术优势正好弥补了该缺陷。


IMG_6745.JPG


这是麦田的德国虎式坦克系列的第三款产品,被称之为“混合虎”,模型的封绘的风格可以让人联想到威龙的白盒,下面进入正题:


标头-开盒.jpg


打开上盖,满满的一盒板件,先上说明书;

IMG_6746.JPG


IMG_6747.JPG


这里我把此款和5003的板件数做个对比,可以看到板件从图上看到除去內构部分的板件外基本都是一样的,5005没有了板件E,但是多了板件X;

IMG_4203对比.jpg


从说明书可以看出,防磁是需要自己制作的,而且分别给出了F13,F01,F02号车需要刮防磁的区域;

IMG_6748.JPG

IMG_6749.JPG


IMG_6750.JPG

IMG_6751.JPG

IMG_6752.JPG

IMG_6753.JPG

IMG_675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3-23 22:4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_巧克力 于 2016-3-24 23:32 编辑

流道板件的展示;
A板件,粗略看来板件并没有什么变化,其实厂家已经在炮管的长度和退制器的外形上做了修正
正面
IMG_6757.JPG

反面
IMG_6758.JPG

局部大图展示
砲盾
IMG_6762.JPG

炮塔上面板
IMG_6763.JPG

炮塔侧面装甲
IMG_6764.JPG

其他部件
IMG_6765.JPG
IMG_6766.JPG

板件B
正面
IMG_6767.JPG

反面
IMG_6769.JPG

局部大图展示
坦克车身上装甲板
IMG_6770.JPG

这是5003的上装甲板的图,我们可以从尾部的细节看出是有所区别的,所以5005的上面板应该是新开的,至少是做过改动的
IMG_4235.JPG

尾部装甲和正面垂直装甲板
IMG_6771.JPG

车载工具
IMG_6772.JPG

车缆头
IMG_6778.JPG

其他部件,可以看到很多板件在这款老虎上是用不到的
IMG_6773.JPG
IMG_6774.JPG
IMG_6776.JPG

板件C 负重轮
正面
IMG_6782.JPG

反面
IMG_6781.JPG

单个轮子展示
IMG_6785.JPG
IMG_6786.JPG
IMG_6787.JPG
IMG_6788.JPG
IMG_6789.JPG
IMG_6790.JPG
IMG_6791.JPG
IMG_6792.JPG

板件D 悬挂系统
正面
IMG_6794.JPG

反面
IMG_6795.JPG

局部大图展示
悬挂轴
IMG_6796.JPG

诱导轮
IMG_6802.JPG
IMG_6803.JPG

主动轮
IMG_6804.JPG

IMG_6805.JPG

IMG_6806.JPG

其他部件
IMG_6797.JPG

IMG_6798.JPG

IMG_6807.JPG


IMG_6779.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3-23 22:4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_巧克力 于 2016-3-24 23:49 编辑

板件F正面
IMG_6809.JPG

反面
IMG_6810.JPG

局部部件图
IMG_6812.JPG

IMG_6813.JPG

IMG_6814.JPG

这次需要用到的主动轮
IMG_6815.JPG

IMG_6816.JPG

板件O
正面
IMG_6817.JPG

反面
IMG_6818.JPG

板件局部大图
储物箱
IMG_6819.JPG

油桶
IMG_6820.JPG

工具
IMG_6822.JPG

板件X,新加入的承重轮,也是为了这款5005新开的板件
正面
IMG_6823.JPG

反面
IMG_6824.JPG

单个轮子
承重轮
正面
IMG_6825.JPG
IMG_6826.JPG
IMG_6827.JPG
IMG_6828.JPG

反面
IMG_6832.JPG
IMG_6833.JPG
IMG_6834.JPG
IMG_6835.JPG

诱导轮,不过尺寸明显偏小,这次的模型应该用不到
正面
IMG_6830.JPG

反面
IMG_6829.JPG

主动轮
正面
IMG_6831.JPG

反面
IMG_6836.JPG

底盘,可以看到沿用了5003的底盘
内侧
IMG_6838.JPG
IMG_6839.JPG

背面
IMG_6840.JPG
IMG_6841.JPG

透明件
IMG_6842.JPG

履带部分
销钉、诱导齿、辅助安装板件
IMG_6843.JPG

销钉
IMG_6847.JPG

诱导齿
IMG_6848.JPG

履带辅助安装器
IMG_6849.JPG

履带本体
IMG_6845.JPG
IMG_6846.JPG

正面
IMG_6852.JPG

反面
IMG_6853.JPG

防磁刮片,这是厂家很贴心的配置
IMG_6854.JPG

蚀刻片
IMG_6855.JPG

水贴纸
IMG_6857.JPG

随车钢缆替换件
IMG_6858.JPG

到此本款虎式模型的全部都展示出来了,素组将在以后放出评测~!



开盒总结:

对于这款5005的模型的放出我在制作5003的时候就有了预感,果然5005出世了,从开盒后看到板件后,这盒模型的板件基本是在之前两款虎式的板件上衍生的,这样厂家也减低了研发的成本。这款说明书对于防磁区域表示的很清晰,还给了防磁刮片,这点我觉得比直接开出防磁要好,至少我喜欢自己刮防磁。板件的锐度似乎比之前有所提高,不知道组合度是不是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由于板件从视觉上并不能看出太多的其他信息,这款较之前两款有没有别的明显提高的地方,这要在素组的时候才能知道。
 楼主| 发表于 2016-3-23 22:4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_巧克力 于 2016-4-16 00:04 编辑

标头-素组.jpg
最首先依然是麦田的传统炮塔开局制作方式;
砲盾
炮管需要打磨合模线;
IMG_7185.JPG

炮塔
顶部
IMG_7190.JPG

右侧
IMG_7191.JPG

左侧
IMG_7192.JPG

这里需要指出炮塔部分的工具箱处的一处板件标号错误 IMG_7242.JPG


整体
IMG_7188.JPG

这里说明书需要吐槽一下,一上来板件标号就标错了,左侧半边的正确标号是A-41
IMG_7240.JPG

与之前两款坦克的炮塔全家福,可以发现此款炮管长度经行了修正
IMG_7186.JPG

刮上防磁,说明一下本人刮防磁水准比较差,各位切莫在意
IMG_7194.JPG

IMG_7195.JPG

炮塔两侧履带安装
IMG_7205.JPG

IMG_720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3-23 22: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_巧克力 于 2016-4-15 23:38 编辑

悬挂部分车轴
依旧是活动和非活动的两种选择方式,合模线较重
IMG_7196.JPG

IMG_7197.JPG

坦克后部装甲
本人防磁这里刮的超烂,大家明白意思就好
IMG_7198.JPG

这里车体后部装甲与底盘组合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下图中的红框内的部件开的过厚,而导致后部装甲无法顺利卡进底盘,解决的方法就是将两侧红框内的部件打薄;
IMG_7198-2.jpg

顺利组合
IMG_7199.JPG

车轮
这里有脚轮和钢轮两种选择,我选择的是13号车的钢轮
IMG_7201.JPG

IMG_720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3-23 22:4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_巧克力 于 2016-4-16 00:07 编辑

车体组装发动机盖
IMG_7202.JPG

车体两侧装甲,定位孔组合度很好
左侧
IMG_7208.JPG

右侧
IMG_7209.JPG

车体上部装甲面板,这次我这里的工具扣并没有只用蚀刻片该件,如果需要查看蚀刻片扣件的效果可以翻看之前的两篇麦田虎的评测
IMG_7210.JPG
这里再指出一处板件的标号错误
IMG_7243.JPG


IMG_7212.JPG
这里我指出一个有问题的地方,就是下图中红圈内的地方,如果使用塑料原件,那会造成扣件的一部分与舱盖发生咬位的情况,舱盖无法闭合
IMG_7211.JPG

下面是一些蚀刻件扣具的特写
蝴蝶扣
IMG_7213.JPG

随车钢缆扣件
IMG_7214.JPG

IMG_7215.JPG

车体前部装甲

IMG_7219.JPG

这里建议的安装顺序如下图
IMG_7219.JPG

履带两侧的销钉依旧需要尾部加胶水粘合防止脱落
IMG_7220.JPG

穿鞋后效果
IMG_7221.JPG

IMG_7222.JPG

到此炮塔和车体都已经完成了
IMG_7224.JPG

合体
IMG_7225.JPG

IMG_722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3-23 22:4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_巧克力 于 2016-4-16 00:35 编辑

素组完成.jpg


IMG_7226.JPG

左视
IMG_7227.JPG

正视
IMG_7228.JPG

右视
IMG_7229.JPG

后视
IMG_7230.JPG


局部图
IMG_7231.JPG

IMG_7232.JPG

IMG_7233.JPG

IMG_7234.JPG

IMG_7236.JPG

IMG_7237.JPG

IMG_7238.JPG





IMG_7239.JPG

总评.jpg

此款虎式坦克是麦田的第三款产品,首先在板件上也是在之前两款虎式坦克的板件基础上做加减法,不过这样对于厂家来说也是再正常不过了,可以最大化的利用手里已经有的资源,板件的合模线依旧较为明显,似乎有加重的感觉;塑料材质保持偏软的材质;履带为新开模带防滑齿的后期款,销钉依旧需要用到胶水;板件组合度较之前两款有所提高,两处存在组合度的问题;对于之前一些错误的地方进行了修正,说明书还是存在编号错误现象;蚀刻片硬度和厚度表现较好。

优点:1.整车组合度有所提高  2.蚀刻片制作难度适中  3.活动和非活动悬挂选择  4.活动履带活动性优良  
缺点:1.说明书还是不够完美 2.合模线明显,有加重的迹象  3.两处存在明显的组合问题  
个人评分(单项满分10分):组合度:8分        细节:8分        制作难度: 7.5分     推荐度:8分     板件开模:8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QQ|首页|手机版|Archiver|模型网 ( 京ICP备12011049号 )

GMT+8, 2025-2-22 17: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