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网发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405|回复: 4

[原创]就猎日行者的《 如果没有奇袭珍珠港,日本会赢得太平洋吗? 》一文的评论(冲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7-7 18: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模型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用户

x
<>由于文章很长,我在此单独立文。欢迎大家积极讨论。</P>
<>    说得好。但你只注意了日军在武器装备人员和数量这些较为死板的指标,却忽略了要在战争中取胜所必需的关键性因素----战争潜力和综合国力!</P>
<>    日本虽然是个新兴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家,但由于其是岛国,缺乏进行大规模全面战争所必需的战略资源,特别是石油、橡胶和铁矿等维持战争所必需的重要战略物资。所以若想取得战争的胜利,实现“大东亚共荣圈”梦想,他们就必须以突袭方式迅速夺取东南亚,占领和控制那里的资源以获得稳定的物资供应,维持战争。这是一个完全无法回避的战略全局问题,对日本而言,这也是生死忧关的。但若要占领东南亚,就不可避免地要和美国战斗。而日本漫长的海上运输线绝对是美军绝佳的攻击目标,所以日军必须在战争正式爆发之前以偷袭的方式解决美国太平洋舰队,以保障运输线的安全和获得至关重要的制海权。但战争最后的发展却让日本人大为吃惊。因为美军在太平洋战争刚刚爆发的时候就开始以潜艇部队来封锁日本,这是日本没有想到的,而这完全是他们自己造成的,因为日本人固执地认为美国人不会是优秀的潜艇操作者,日军在攻击珍珠港的时候只对战术工具(飞机和战舰)感兴趣,而忽视对潜艇基地、油区和造船厂的攻击,使得美军的潜艇部队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从珍珠港威胁日军的后方补给运输线。</P>
<>    美国虽然在1941年时在太平洋战场上似乎不是日本的对手。但美国毕竟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家,拥有无与伦比的工业生产能力和研发能力。山本五十六曾在美国留学并担任过日本大使馆驻华盛顿的海军武官,所以与日军大本营的其他将领和整个日本社会相比,他非常了解美国的战争能力,他将当时正处于孤立主义盛行时代的美国比喻为“睡狮”。他深知战争一旦拖长,对日本将会产生什么后果。所以山本五十六坚决偷袭珍珠港,因为他知道这是日本获胜的唯一机会!即便是这唯一获胜的机会,日本取胜的几率仍然不会高于50%。山本比任何人都清楚,时间和成功的战术运用是关键,另外还要算上运气。但其他将领如偷袭珍珠港行动的直接执行人---南云忠一就不这样认为,南云是个不折不扣的战术家和旧式日本军人,它擅自改变了山本的计划,放弃了第三攻击波(这个攻击波是以油库、船厂等基础设施为目标),正是这样,日军在珍珠港的成功只不过是一次出色的战术攻击而已。</P>
<>    “1941年,美国还没有一加比零式更好的海军战机,没有比日本更好的更有经验的海军人员,更加没有日本5年来在海上东征西讨的作战经验”</P>
<>     是啊。但美国的研发能力使他们在1942年就于很短的时间内就研制出了性能优异的“泼妇”式战斗机,“泼妇”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年春天开始设计的,到了6月底就已经飞了试飞机。这样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就以前研发制造F4F野猫来说,这完全突破了美国自身飞机研发的标准。而就是在这同一个月里,缴获了零式机,从而决定了“泼妇”的性能,使之成为真正的格斗型舰载战斗机。虽然由于大量采用零式机的检测结果,才在令人难以想象的半年时间内就着手装备部队,但这未免也太快了,美国的工业实力和科技研发能力以及工作效率由此可见。而美军旧式的“野猫”式和P40B型战斗机在面对零式的时候,仍取得了不俗的战绩(如瓜达卡那的“仙人掌航空队”和在华的“陈纳德援华航空队”)。日本虽然拥有世界第一流的飞行人员,但奉行“精兵政策”的日本很不重视后备飞行员的培训,随着战争的扩大和飞行员的伤亡日益严重,有经验的优秀飞行员日渐稀少。而他们的对手--美国飞行员,即使战争时期如此地急需飞行员,初、中级飞行训练仍长达一年零一个月,所以美军飞行员既训练有素又在疲劳时有换班机组,所以战争的胜利天平在1942年就开始向美国倾斜了。</P>
<>     不只珍珠港战役,即便日本赢得中途岛战役的胜利,日本也不可能赢得太平洋战争。其实中途岛战役后,美日双方只是在总体上打平了,而瓜达卡纳岛之战才是太平洋战争真正的转折点,但正是由于中途岛战役的胜利为美军争取到了至关重要的时间,才是美军反败为胜。要知道,在中途岛战役之后,联合舰队的实力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损伤。到了瓜岛海战的时候,美国在太平洋战场只剩了一艘受伤的“企业”号航空母舰和其他几艘战舰所组成的特混舰队与日军仍相当强大的联合舰队周旋,可到了1943年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一下子就投入了数艘最新型的埃塞克斯级重型航空母舰(都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建造的)和新的战列舰及重巡洋舰!要知道,美国的战略重点是“欧洲第一”,大约70%的战争能力都对应欧洲战场。而日本和德国也都在进行两线作战,他们却最终失败了。美国巨大的工业实力和生产能力对打赢战争的巨大作用由此可见。所以说美国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同时进行并赢得两场大型全面战争的国家。</P>
<>     如前所述,日军在珍珠港的胜利也水分很大,日军不但没有消灭美军的航空母舰和基础军事设施,而且由于美国强大的修复能力使得80%受损的飞机最终都被修复了,而军舰最后真正损失的也只有三艘(“亚利桑那”、“犹它”和“俄克拉荷马”),其他的被毁战舰都被修复了(在被日军忽略的珍珠港海军造船厂里被修复!),它们都参加了莱特湾海战,向日军复仇!</P>
<>     所以我认为,一个国家是否能够在将要或将会发生的战争中获胜,不能只看他有多少精良兵器,也不能看他现在有多少勇士。而应该从他的地理环境、国家经济构成等方面来综合分析战争能力和战争潜力。而我们的国家要强大,也应当首先将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工业实力建设好,这样不仅能国富民丰,而且也将在未来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P>
<>你们认为呢!</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7-8 8:27:44编辑过]
发表于 2004-7-7 20: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bucuo
发表于 2004-7-7 21: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      我说楼主说得不错,不过我另想说一句,既然不是军事架空,另位楼主你发《 如果没有奇袭珍珠港,日本会赢得太平洋吗? 》有什么意义呢?</P><>      还有我个人认为纯文字的帖子大家现在看得多了,模型网站大家更应该注意历史资料图片的考证和相关知识的学习,争论一些架空问题是没有必要的…………你可以上SONICCHAT上讨论这些问题,你会发现《 如果没有奇袭珍珠港,日本会赢得太平洋吗? 》这种文章是拿不出手的,我只是个人建议哈!大家应该多为他人着想,中国人好争,我也好这一口,大家为何不多为别人准备点可口的东西,少灌点引胃酸的东西呢?斑竹的意思以为如何?</P>
 楼主| 发表于 2004-7-7 21:2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明白楼上所说的意思。我单发这篇文章是因为该文太长,跟帖有一种喧宾夺主的感觉,处于对那篇文章的楼主的尊重,我就另发了这篇文章。</P>
<>我很想发一些历史照片,但由于我现在还没有扫描仪和数码相机,所以手头上空有一大堆相当不错的珍贵历史照片和我完成的模型作品,却无法让它们和大家见面。</P>
<>而我发这篇文章只是为了能和喜欢研究历史问题的朋友们进行一些学术性的探讨,也是为了将自己的一些研究结果展示给大家以便讨论,对自己也是一个争取提高的机会。如果我想灌水,何不直接转载一些文章,那多省事,何必花上近2个小时的时间打这么多字?而且我们对这种长纯文学的文章的态度应该是不发则已,一发就应为原创,而且要言之有物。</P>
<>大家觉得呢?</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7-7 21:40:36编辑过]
发表于 2004-7-8 09:58:47 | 显示全部楼层
<>       只说一点,南云不发动三波进攻有他的原理:1。两次的突击达到了预定目的,目的既然达成,就已经没有必要再拖延下去,突袭如果演变成拉锯战或者拖延战,对日军小小的突击部队而言(特别是知道美军航空母舰不在珍珠港),每拖延一秒钟,危险都增加不少(战争没有定数,这是南云所必须想到的)航母飞机一出,航母就是个靶子,万一敌军突然从那里冒出来,不但航母完了,出去的飞机也完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买卖南云是不会做的。2。事先在珍珠港的日本间谍已经明确的告知:油库、船厂等基础设施存在很多假目标(油不在露天油库,船不在船厂)并估计仅仅是诱饵,南云当然不会把有限的兵力和有限的炸弹扔到毫无意义的假目标上面。3,美军的确已经从开始的慌乱中惊醒,组织了有效的抵抗,如果此时再派飞机,恐怕是肉包打狗有去无回(这一点反正国内吹的厉害),我认为这倒是不重要。所以综上所述,珍珠港一战所要的目的就是战术目的(特别是敌军航母不在的情况下已经很明确了),如果换成山本这样一赌到底的,恐怕珍珠港就是他最初也是最后的初战之地了,这个对马海战上被削了指头的小子,看来没从东乡那里学来什么高明的地方-东乡要是一个打狗熊的猎人,山本顶多是个会踢北美灰松鼠的日本瘪三</P><>     其他的,我认为狙击手所说完全够精华资格,赞成加精华!</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QQ|首页|手机版|Archiver|模型网 ( 京ICP备12011049号 )

GMT+8, 2025-2-6 10: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