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LINE-HEIGHT: 150%;"><font color="#000080"><b>十字军战士起源</b></font></p><p style="LINE-HEIGHT: 150%;"> 1952 年 9 月,美国海军的一纸招标协议使屡败屡战的沃特公司再次踏上了喷气之路。这是沃特公司在喷气式时代所进行的第三次尝试。招标协议上要求新飞机能够在平飞中达到 1.2 马赫的速度,同时要求具有高可靠性、良好的使用性,机动性能要突出并具有出色的舰上起降性能。这些要求对沃特公司来说,似乎没有什么必胜地把握。但公司仍然和其他 7 家竞争者一起向海军递交了自己的设计方案。</p><p style="LINE-HEIGHT: 150%;"> 沃特公司的设计方案为“V-383”,由约翰•拉塞尔•克拉克(John Russell Clark)领导的一个设计小组负责设计。“V-383”是一项革命性的、领先于时代的设计方案。海军对该方案非常感兴趣,于 1953 年 5 月同公司签署了一份合同,要求后者制造等比例的木质样机和用于风洞试验的模型。同时,战斗使用部门也对“V-383”的照相侦察型“V-392”方案很感兴趣。</p><p style="LINE-HEIGHT: 150%;"> 海军很快于 6 月 29 日发出了第二份合同,要求制造两架 V-383 原型机,并给予了 XF8U-1 的海军编号。第一架 XF8U-1 于 1955 年 2 月推出厂房,同年 3 月 25 日沃特公司首席试飞员约翰•W•孔莱达(John W. Konrad)驾驶该机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Edwards AFB)进行了首飞。该机在首次试飞中就突破了音速,从而成为海军第一架超过音速的舰载战斗机。第二架原型机于 6 月 12 顺利升空。这时,新飞机也获得了它的绰号—“十字军战士”。</p><p align="center" style="LINE-HEIGHT: 150%;"><img height="210" src="http://www.afwing.com/intro/f8/XF8U-1.jpg" width="400" border="1" alt=""/></p><p align="center" style="LINE-HEIGHT: 150%;"><font color="#808080">XF8U-1</font></p><p style="LINE-HEIGHT: 150%;"> 然而,“十字军战士”要满足海军的要求也不容易。诸多舰上操作要求严重影响到了“十字军战士”的性能,如坚固耐用的起落架、结实的拦阻钩和可折叠的机翼,这些都必然导致结构重量的上升并影响到飞机的性能。相似的问题也发生在高速飞行性能与较低的着陆速度的兼顾上。</p><p style="LINE-HEIGHT: 150%;"> 沃特公司的工程师们以极富才华的设计满足了海军方面的要求。其中最富创造力的设计就是“可变安装角”机翼,这一设计来源于解决 F7U“弯刀”的着陆问题时所积累的经验。在起飞和着陆时,XF8U-1 的机翼安装角能够增大 7 度:机翼后部通过铰链与机身相连,前端由液压装置顶起,从而改变机翼安装角。飞行员通过一个锁定手柄使机翼在飞行时保持某一个位置,在需要改变机翼安装角时,先通过锁定手柄解除锁定状态,再用位置手柄升起或放下机翼。这套装置还有一个压缩空气备份以防备液压系统的失效。</p><p align="center" style="LINE-HEIGHT: 150%;"><img height="292" src="http://www.afwing.com/intro/f8/XF8U-1wing.jpg" width="500" border="1" alt=""/></p><p align="center" style="LINE-HEIGHT: 150%;"><font color="#808080">“可变安装角”机翼</font></p><p align="center" style="LINE-HEIGHT: 150%;"><img height="206" src="http://www.afwing.com/intro/f8/wing.JPG" width="400" border="1" alt=""/> <img height="206" src="http://www.afwing.com/intro/f8/wing2.JPG" width="283" border="1" alt=""/></p><p align="center" style="LINE-HEIGHT: 150%;"><font color="#808080">最大安装角时的机翼前视 / 机翼抬升机构</font></p><p style="LINE-HEIGHT: 150%;"> “可变安装角”系统使得机翼能够达到一种高攻角状态,从而有效减小着陆和起飞时的速度,同时能够保持机身的姿态并给飞行员提供良好的前向视野。这也使得前起落架支柱不必很长,而太长的前起落架支柱曾是 F7U“弯刀”的一大败笔。此外,升起后的机翼中部翼盒正好是一大型的空气刹车,能够进一步减小着陆速度。</p><p style="LINE-HEIGHT: 150%;"> 起飞和着陆速度在副翼同时放下的情况下还能进一步减小,在大安装角状态下,副翼、前缘襟翼和锯齿形前缘均自动下垂 25 度。这大大提高了机翼的升力线斜率,能够提供更大的升力和更低的起飞着陆速度。该机采用悬臂式上单翼、薄层流翼型,翼根采用 NACA65A006 翼型,翼尖则为 NACA65A005 翼型。机翼后掠角为 35 度,翼面积为 32.4 平方米,相对厚度 5%。为了改善纵向稳定性,机翼有 5 度的下反角。机翼外段能够通过液压系统折叠,以利于舰上的停放。可折叠部分除了下垂前缘外,没有其他的可控操纵面。外翼段在与内翼段交界处略为前伸,形成锯齿状(又叫犬齿)。该设计能够产生较强的涡流,防止翼尖失速并能改善副翼响应。</p><p style="LINE-HEIGHT: 150%;"> 内翼段设置有整体油箱和液压驱动的副翼。这块副翼由于其在起飞着陆时同时起到了襟翼的作用而被称为襟副翼。在副翼上还设置有小型的着陆襟翼,它能比副翼多偏转 5 度。</p><p style="LINE-HEIGHT: 150%;"> 该机部分结构采用钛合金,如发动机燃烧室周围的后机身段以及大量的中机身段结构。大约四分之一的机身部分以及机翼蒙皮采用了镁合金。机身的设计采用了当时新型的面积率方法,该方法通过使机身各截面形状尽可能的圆滑过渡来提高飞机的跨音速性能。这种设计也使得“十字军战士”外形圆润,极富美感。</p><p align="center" style="LINE-HEIGHT: 150%;"><img height="221" src="http://www.afwing.com/intro/f8/XF8U-12.jpg" width="500" border="1" alt=""/></p><p align="center" style="LINE-HEIGHT: 150%;"><font color="#808080">“十字军战士”外形圆润,极富美感,图为 XF8U-1 原型机</font></p><p style="LINE-HEIGHT: 150%;"> 机身前部由驾驶舱、航电舱、武器舱、中部燃油舱等舱段组成,这些舱段围绕着进气道进行布置。前起落架向后收入机身,主起落架被布置在紧靠发动机的前面,向前收入机身中。主起落架相当的短,这使得飞机在停机时就像是趴在地面上一样。所有的起落架都采用单轮,能够承受 6.24 米/秒垂直速度的冲击。</p><p style="LINE-HEIGHT: 150%;"> 后机身段装备着发动机,XF8U-1 采用一台普拉特•惠特尼 J75-P-11 涡轮喷气式发动机,净推力 43.2 千牛,加力推力 65.7 千牛。后机身段可以整体卸下,以方便发动机的检修。该机垂尾较大,全动式水平尾翼带轻微上反角。</p><p style="LINE-HEIGHT: 150%;"> 武器装备为 4 门 20 毫米“柯尔特”MK-12 型来复式加农炮,每门备弹 144 发。机身两侧各布置两门。飞机在机头整流罩内装备有 AN/APG-30 炮瞄测距雷达,以帮助飞行员将航炮瞄准目标。除此之外,每侧机身还各有一个可用于发射“响尾蛇”空空导弹的发射梁。“十字军战士”没有设置机翼挂架,但在机身腹部设置有一个可收放的装备 32 枚 70 毫米“巨鼠”无制导可折叠弹翼火箭弹的发射器。从武器配置来看,“十字军战士”是一款以近距离空中格斗为着眼点的设计,主要的攻击武器是航炮,“响尾蛇”导弹更多是作为一种辅助武器来使用。</p><p style="LINE-HEIGHT: 150%;"> 早期型号的飞机载油量较大,可达 5,300 升,这使飞机的续航时间达到 3 小时左右。“十字军战士”在整个服役期间几乎不需要携带外部副油箱就能完成任务。飞行员装备有沃特公司新设计的轻型弹射座椅,向上打开的贝壳式座舱盖通过铰链与机身相连。为了方便飞行员登机,在机身下部和侧面设计有一个可拉出的脚蹬及两个扶手。</p><p align="center" style="LINE-HEIGHT: 150%;"><img height="486" src="http://www.afwing.com/intro/f8/tank.jpg" width="400" border="1" alt=""/></p><p align="center" style="LINE-HEIGHT: 150%;"><font color="#808080">“十字军战士”的内部油箱和武器布置</font></p><p style="LINE-HEIGHT: 150%;"> 此外,该机腹部有一个下放式的减速板,正好在机翼的前下方;由 Marquardt 公司制造的革命性的“冲压式空气涡轮(RAT)”,该装置位于航炮的后方,能从机身右侧伸出,在空中紧急情况下用作电气系统和液压系统的备份能源。RAT 在实际始用中被证明非常有效,它使得飞行员在许多飞机必定损失的情况下,仍能将战机飞回基地。</p><p align="center" style="LINE-HEIGHT: 150%;"><img height="161" src="http://www.afwing.com/intro/f8/rat.JPG" width="500" border="1" alt=""/></p><p align="center" style="LINE-HEIGHT: 150%;"><font color="#808080">冲压式空气涡轮</font></p><p style="LINE-HEIGHT: 150%;"> 后期型号的飞机同 XF8U-1 相比有许多不同,或增加一些新型的设备,或减少一些过时的设备。但 XF8U-1 的配置结构为以后的进一步改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最初的两架原型机又飞了好几年以测试“十字军战士”的新装备。第一架原型机最后被送给了位于华盛顿特区的史密森尼宇宙航空博物馆(Smithsonian Museum of Air & Space),第二架则被拆毁。</p><p align="center" style="LINE-HEIGHT: 150%;"><img height="530" src="http://www.afwing.com/intro/f8/xray.jpg" width="780" border="1" alt=""/></p><p align="center" style="LINE-HEIGHT: 150%;"><font color="#808080">“十字军战士”结构图</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5 21:03:3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