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网发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015|回复: 2

[转帖]抗战中后期国军的美式装甲部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0-22 16:2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模型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用户

x
(一)驻印军战车营与缅北反攻作战   
1943年6月,以退入印度的国军新38师(孙立人)、22师(廖耀湘)为基础的中国驻印军正式成立。史迪威为总指挥,罗卓英为副总指挥。为强化驻印军火力,驻印军战车训练班也正式开班,由前交辎学校辎重兵科教育处长蔡宗濂担任训练班主任。并先后成立战车七个营。

    第1营 上校营长 赵振宇(装备齐全,有各式战车87辆)
<p>    第2营 上校营长 梁燕  (装备齐全)
<p>    第3营 上校营长 廖家齐(装备齐全)
<p>    第4营 上校营长 谭宝林(装备不全)
<p>    第5营 上校营长 吴文芝(主要是人员训练,无固定装备)
<p>    第6营 上校营长 钟明达(主要是人员训练,无固定装备)
<p>    第7营 上校营长 鲍薰南(主要是人员训练,无固定装备)
<p>   主要装备有:M3a3 staurt light战车,乘员4人,战斗全重12.5吨,装有1门37mm火炮和3挺机枪;M4 sherman medium“谢尔曼”战车,乘员5人,战斗全重31吨,装有75mm炮1门,机枪4挺;M3半履带式装甲运输车,车重6.8吨,该车乘员3人,载员11人,装有1挺12.7mm高射机枪和1挺7.62mm机枪;M3a1轮式侦察车,车重5吨,乘员4-5人,装有1挺12.7mm和7.62mm机枪。
<p>战车第1营在成立后不久即赴前线保护美军工兵修筑印缅公路。在1944年3月的瓦鲁班之战中,战车第1营配属于廖耀湘的新22师,向胡康河谷地的行政中心孟关反起进攻。3月3日,在战斗决战关头,战1营营长赵振宇率全营的m3-a3战车协同新22师66团1营,经穿越原始森林,奇袭了日军第18师团指挥部。此战击毙日军大佐2名、中佐1名、大尉1名以下500余人,并有相当缴获。赵营长等人也因此获得美国政府颁发的银星勋章。1948年,在战车第1团团长蒋纬国的提议下,国府以每年的3月3日为国军装甲兵日,以纪念此次大捷。在孟拱河谷战役第二期作战中,新22师65团于4月28日与日军在英开塘展开恶战,战车营在日军猛烈炮火中被击毁3辆,5月3日,美军出动飞机36架,使用中型战车57辆掩护步兵攻击,经两天血战,终将该敌歼灭。但在其后的马拉高以北地区,战车第1营遭日军据险阻击,战车又被击毁2辆,击伤7辆。由于缅北丛林密布,大规模的战车编队无法展开,战车部队多为分割成小单位投入战斗,故而其战绩也往往淹没于步兵大单位之中。
<p><B>(二)抗战胜利前后的国军战车部队</B><B>   </B>
<p>1944年冬,国军装甲兵教导总队在重庆上清寺成立,以石祖黄为总队长、邹震岳为副总队长。1945年冬,总队部移驻武汉后,开始整编各战车团。   
<p>战车第1团:将原48师142团所属战车交于原战车第2团,142团则有团长马辙率领开赴武汉,以一部拨于装甲炮兵团,一部连同携带装备船运上海转徐州的驻印军战车第1营、第2营成立战车第1团。该团全为美式装备。
<p>
    团长谌志立 二任团长蒋纬国 三任团长赵志华
<p>
    第1营营长 赵志华 第2营营长 尤洪涛 第3营营长 梁世星   
<p>
战车第2团:以原48师142团一部和原战车第2团改编,从西安移助郑州,计有各式战车100余辆。
<p>
    团长蒋铁雄 二任团长吴文芝 三任团长郭东场
<p>
<>
    第1营营长 陈银庆 第2营营长 郭东场 第3营营长 杜玉恒</P>
<>战车第3团:全由接受日军遗留战车组成,驻北平。</P>
<p>    团长赵振宇 二任团长张建勋
<p>    第1营营长 梁燕 第2营营长 王绶辉 第3营营长 王乃昌
<p>装甲炮兵团:初由原48师75mm榴弹炮营装备,一直到1948年夏才有美军剩余物资中的m4战车,将炮塔拆下,装上105mm榴弹炮组成另一个营。有曾荫愧任团长。
<p>装甲汽车营:可能装备原48师搜索团的剩余各式装甲车、摩托车。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0-22 16:26:59编辑过]
发表于 2005-2-11 18:5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5-2-12 13: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QQ|首页|手机版|Archiver|模型网 ( 京ICP备12011049号 )

GMT+8, 2025-2-6 18: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