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网发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66|回复: 0

[工具辅料] 一种新的模型制作形式-全3D打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模型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用户

x
本帖最后由 redhell 于 2025-4-11 02:05 编辑

       前一段日子我从阿拉丁模型(aladdin model)www.aladdinmodel.com拿到了一个可以使用全3D打印的F6F HellCat飞机模型。这款模型采用了新的制作方式,模型的所有零件并非使用传统注塑来生产板件,而是直接使用3D打印来制作模型所有的相关零件来制作。通过跟模型提供方的沟通和网上的部分图片比对,发现通过打印生产的模型文件中对原始战机的其细节还原之精准并且对一些复杂结构的还原都让人感觉叹为观止,让我更深刻的了解了3D打印模型相较于传统注塑零件在细节刻画、拼接方式、模型成本以及个性化定制上的一些明显优势。不得不说,随着时代的进步,模型制作如果还是跟以前一样采用单一板件加贴纸的方式来进行模型制作的话确是会让自己被新生事物替代掉的。同时原始模型+3D打印也是制作模型的一个全新的方向,不但弥补了模型拓展上面的一些不足,而且能更快的将一些个人的思路转化为场景提供了十分便利的途径。
成品.png
    从24年的7到最近我一直在跟模型文件的提供方对这个模型反复多次的详细讨论,并且多方面对模型文件进行了一部分评测,下面是我的一些个人的评测心得,仅仅代表个人观点,具体的细节和与传统模型制作有很多不同并且很新奇的地方,具体的还需要大家在实际制作中体验。

一、不同角度下的细节刻画
F6F HellCat战斗机作为二战时期美军的主力舰载战斗机,在模型制作圈子里面也算是比较热门的产品了,很多人的入门模型可能也是这款飞机的模型,至今这款飞机的模型在市场上仍旧有很多家在生产不同版本的模型。传统模型在精密的机械结构刻画这里基本都是用一体成型的方式来进行表现,或者是使用金属蚀刻片或者特殊的贴纸来实现对应效果,这对模型制作者技艺是一个极大考验,因为很多细节需要后期通过加工或精细勾画才能达到自己心中想要表现的效果。
成品.jpg
        而通过3D打印技术,则可以直接打印一些对应部件的精细零件成品,很多非常细小的零件(操作杆,控制台等)可以直接通过3D打印来直接制作出来。 脚踏.jpg
脚踏细节展示,注塑件可能就需要手动钻孔了

       在传统模型制作中需要特殊加工制作的零件,例如飞机龙骨或发动机油路等细节,使用3D打印都能打印出这些细节零件然后进行组合。原理是3D打印能够通过叠加打印,来实现几乎任何复杂几何形状的精确复制,这是传统注塑工艺无法比拟的。
零件.jpg
注塑零件受限于模具设计,往往难以在很多位置无法做到高还原度,而通过3D打印则可以选择直接完整打印,这是相对于精细刻画模型细节来说的一大优势。
发动机1.jpg                     
发动机细节图一
发动机2.jpg
发动机细节图二
成品2.png
机身成品(龙骨形态)
内构1.jpg
驾驶舱细节


二、性价比的PK
      在制作成本这一方面,3D打印模型也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虽然初期3D打印机的购买以及耗材的购入这块需要一笔不少的固定投入。但是从长期进行模型制作的数量来和随时可以进行3D打印制作零件来看,可能会在补件和蚀刻片的这部分费用上面节约一部分经费,毕竟有些细节制作可以进行定制化打印的。
成品3.png
图片飞机发动机的油路管,使用3D打印,表现的非常完美。
      并且由于3D打印的采用的是按需生产的方式,也在另外一方面也降低了一部分成本。我们为了在模型制作中为了实现一些场景,例如战损或维修场景时,需要一次性购买多盒模型使用几个板件来进行加工,导致有大量零件板件浪费的的尴尬情况。如果使用3D打印零件我们可以大大节省出一大部分制作经费,并可以把这部分费用用在其他地方。
设计(破坏).jpg
                  模拟战损,发动机舱破损
发动机油路.jpg
可以根据需要在桨叶位置加装固定柱或轴承来增加可动性
微信截图_20250411012558.png
这张是驾驶舱细节图,其中仪表盘及操作杆的细节都表现的很不错,如果继续的细化及改造,可以完全的表现出非常真实的效果。

三、3D打印的多样的性拼与定制性
      3D打印除了可以实现模型细节上的刻画,3D打印的模型零件在拼接方式上也与传统注塑模型有着革命性的改变。传统注塑零件模型在制作时通常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来制作和修饰模型的细节部分,并且还复杂的粘接的过程才能完成组装,不但耗时费力,一旦在制作过程中产生了失误,之前制作的部件可能会直接无法使用而严重失误的可能会报废整个已经制作好的模型。而使用3D打印的模型零件则模型较为复杂的部分作为整体或几个已经刻画好细节的组件来进行打印,大大减少了拼接步骤及细化过程,简化了组装流程,避免因为失误导致的严重后果,即便是失误了,直接打印一个新的零件重新制作即可,降低了制作失败的沉没成本。

如果在这个成品龙骨飞机旁边加上几个兵人和一些车间零件,完全可以做一个飞机生产车间的场景。3D打印的魅力也是在这里,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完善出一个场景,并且能很快的复现出来。
      整个F6F制作下来,给我的感觉就是原来需要通过很复杂的一些模型加工才能将整个模型的完成度拉到很高的制作方式在3D打印的加持下变得简单了,并且在拼接中也不会碰到什么难点,改造和定制方面也会有比较大的空间,如果合理的搭配场景零件我感觉能非常轻松的做出很多非常不错的场景出来。
微信截图_20250411013817.png
       整个网站提供的模型质量都是高精度模型大多数都是可以给到给到8分以上的精细建模,大家可以到网站上面看一下,有很多很不错的模型文件提供。
----------------------------------------------------------------------------------------------------------------------------------------------------------------------------------
题外话

3D打印的注意事项
      整个模型在制作中还算是比较顺畅的,但是有些问题还是要单独拿出来和注塑模型比较一下的。首先,3D打印零件需要在选择打印物料阶段就能非常熟练的掌握每种物料能够应用到飞机的那个部位,不同的曝光时间和堆叠时间也会导致打印出来的零件呈现出天差地别的区别的,尤其是在一些比较薄或者比较厚的地方,不同的打印方式最终获得的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且非常容易失败。我在评测的时候因为各种奇怪的原因打报废的零件其实一点都不少,但是因为每个人的打印机和打印方式可能完全不一样,所以我只能当成个人的个例来处理。
破损3.png 破损2.png 破损4.png
       过度清洗导致树脂零件破碎                                             堆叠打印失败的报废零件                         清洗不够彻底导致树脂残留


      目前这些问题可以通过重复打印相同零件的方式来获得最好的打印结果,当然熟练操作3D打印设备也是一个比较折磨人的过程,但是对于爱折腾的我来说,就是一个痛并快乐的过程还有一个问题就是3D打印零件干燥后的变形问题,这个问题几乎在所有的3D打印模型上都会碰到,这个也是一个跟物料有关系的问题,好的物料变形和成品零件的韧性都会很好,但是依旧会有这个问题,目前这个问题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最好的办法就是等打印的零件彻底干燥后检查变形的是不是很厉害,如果很厉害就只能重新打印了。
干燥.png
另外在模型干燥后的拆除阶段,大家在拆除支撑柱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有些支撑柱子可能因为打印机解读文件或者打印时打印机堆叠错误,会有支撑柱和模型融合的情况,这时候千万不要用力拆,或者发现这类问题的时候尽量用剪钳去修整一下,否则很容易导致已经打印好的零件直接报废。
支撑和模型重叠.png 融合.png
                           例子一                                                           例子二
        这个剪钳就能处理但是不注意就会破坏               模型和支撑直接融合了只能打磨和
                         模型龙骨                                                         切割处理

      最后是3D打印的一些注意事项,因为3D打印的物料和清洗剂全部都是有机溶液(树脂和乙醇),所以还是要提醒大家注意安全,最好是带着3M的防毒面具进行处理,毕竟这些溶液都是易挥发物质过多过吸入的话还是有一定危险性的,并且清洗及模型的固话也是需要专业设备进行处理的,占地面积也不是很小,所以大家在购买设备打印模型的时候还是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的,操作一定要戴手套带面具,做好个人防护,只有好的身体才能做个合格的胶佬。

成品1.jpg
成品4.png
龙骨机身.jpg
破损1.png
设备.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QQ|首页|手机版|Archiver|模型网 ( 京ICP备12011049号 )

GMT+8, 2025-4-16 21: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