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网发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狙击手

[讨论]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为什么失败?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4-10-8 21: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poa</I>在2004-9-27 15:52:08的发言:</B>

<>因为德军是非正义的</P>


这只是是否能赢得整场战争的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证,并不是决定一场战役胜负的关键因素。单单去依靠那些所谓的政治保证是不能打赢战争的。
发表于 2004-10-9 07: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基本同意狙击手的分析,这里补充一点个人的看法</P><>从战略上来讲,除了地理原因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当时战线依然处于北中南三分的局面。苏军当时判断,德军一定会在42年从新发起对莫斯科的进攻,因此苏联的主力部队基本上都集中到了中部战线,而在北、南则相对薄弱。而德军在北面,由于列宁格勒久攻不下,德军很难在发起攻势。中央方面,德军出于发动进攻的有利位置,但正对着苏联的重兵集团,很难占到便宜。只有在南面,德军能够发起有效的进攻,而对面苏军又没有很充分的准备。因此在战略上,从这一地区发起“闪电战”式的突然袭击是正确的。</P><>在战役层次上,除了进入斯大林格勒以外,德军还错失了一个良机,那就是在城外歼灭苏军重兵集团的机会。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德军应当有能力将苏联整个苏第62、64集团军主力合围在斯大林格勒城外,这样德军就无需与苏军陷于巷战了。因为当时苏军根本没有料到的军在南部发起的突袭,因此仓促组建起来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还很不协调,组织混乱。基本成一线部署在顿和一线(除两个集团军预备队以外)。但是,在战斗的最初几天里,红军却进行了非常有效的撤退,在德军的口袋合陇前,苏第62和64集团军基本上都完成了撤退保存实力。其中崔可夫的第62集团军就成为了日后巷战的主要力量。而德军的一个大口袋,最终竟然只合围了苏军4万多人,远远没有达到预定目标。从这里可以看出,42年苏军已经走向了更为灵活的指挥方式,基层指挥官的权力更为扩大,斯大林对于保存实力的撤退也开始持有了认可的态度,这种开明与希特勒确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P><>从战术上,可以说德军从体制上到装备上都没有适应巷战的需要。事实上,在44年以前,德军几乎没有什么很成功地巷战经历,从不列斯特到斯大林格勒,从萨瓦斯托波尔到列宁格勒,只要是苏军没有主动放弃的城市,都让德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P>
发表于 2004-10-9 21: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哎只能在战地1942中发泄~疯狂的杀苏联人~</P>
发表于 2004-10-10 09:3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国压根不该打苏联,应该不断和苏联谈判和好,然后把全部兵力用到英国上,北非交给意大利,只要把英国这块硬骨头肯下来,在把兵力转到北非,整个欧洲中西部和非洲北部就全是德国人的啦,</P><>不过还要日本配合,日本应该和美国不停谈判,然后把海军的战略重点从太平洋与美国对质转到大西洋进攻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陆军要把东南亚还有中国彻底拿下!这里要着重提下中国,日本人大意了,以为中国好欺负,如果重视中国,并且一举把中国拿下!到时候配合德国人一起合击苏联....................</P><>挖哈哈!准赢啊!当然要找个暖和的时候打.........</P>
发表于 2004-10-10 13:40:09 | 显示全部楼层
<>         7楼狙击手和12楼润之说的很全面了,少补充几点。(之前咱们不是有一个回复过百的帖子讨论过这个吗?)</P><>         有关于指挥权的问题我个人以为是最重要的,保存实力是战场上最先考虑的,放弃第六集团军的做法在苏联来说没什么,但是对兵员和战争资源匮乏的德国是致命的,而且由此造成的各级将士的心理也产生了波动:“我们只是无关紧要的棋子而已”斯大林格勒给统帅部和保守的军队参谋层造成了更深的隔阂,这对战争是不利的,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正是因为希特勒和他的将军们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使得在用人问题上出现了重大失误,在决策上出现了严重的偏颇。历史的教训就是:指挥权一定要灵活使用,当指挥权过于集中将造成重大失误时,要及时下放,在战争人力和地盘的选择时,先选择人力,有人什么都好办,没人有多少地也是人家的。</P><>        二一点苏联的钻出口袋的技能已经明显增强了,不可能再出现巴巴罗萨那样的大合围,以有限的人力物力进行连续小合围,小打击是正确的,但是适应对手的大游击战术,也应该做出灵活的作战姿态,防止被钳制,斯大林格勒就是典型的被钳制作战。所以德军的作战很明显没有什么特别的战略层面新的突破,闪电战的战法已经很明显出现了漏洞,即当对方军队的主力为闪击部队而没有很强的战争后备力量,实力增强一方可以以阵地战加反突击反包围的大战略轻松化解危机(说的很轻松,其实苏联运用是以千万人的生命为牺牲的),也就是说领土已经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仅仅是实施战术的平面而已,德国在这个方面上的认识就很陈旧了,即便斯大林格勒取胜,一座废墟有什么更重要的意义吗?因为德军还要面临冬季的考验,即便突入更长距离,只会有更多德军陷入大包围之中,因为德军已经给了对手足够长的时间用来构筑新的阵地和增援更多的生力部队和坦克。</P><>         三一点就是,为什么让匈牙利军队守卫侧翼?德国人根本不信任匈牙利人,为什么还要派他们上去?这不是说缺不缺人所能解释的,匈牙利人简直是最大的败笔,正是这些人的神速败退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有名的脂粉军队当然就是这个德行,可能很多人都顿足捶胸,但是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正是德国人自己造成了这一切,在最不可能的方向出现了敌人的主力合围部队,难道不是事先的判断失误吗?正是因为德国人对“盟友”过于放心,对自己的实力过于高估,给敌人以空子。</P><>        最后说一说巷战,不能说德军不善于巷战,斯大林格勒苏军伤亡损失在德军一倍以上,有些地方达到数倍,只能说苏联人太多,这些经历了一年多战火的训练有素的德军官兵就淹死在苏联人的血海里,看兵临城下这一段还是比较真实的,再有即便斯大林格勒失败了,德国人还是回敬了苏联人一个哈尔科夫(现在认为就是苏联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但是苏联有无数个第六集团军(比喻),而德国,只有一个。胜负以定。</P>
发表于 2004-10-11 09:5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是说了么,压根不该打苏联
发表于 2004-11-3 12: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气也很重要啊
发表于 2005-2-11 19:2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斯拉夫人不是省油的灯
发表于 2005-2-12 13: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德国就一个原因,那就是人不够!德国或许武器精良,或许人员素质很高,但是并不能抵消人口匮乏的现状。若大个欧洲,不是他德国能填的满的,四处都站满了,又出现中空,打苏联抽调欧洲其他精锐部队,就给盟军钻了空子,补都补不回来!这和日本是一个毛病,这给后人一个提醒,人少,别闹事!二战就是拼人,武器多有屁用,还得要人来用。美国现在特种部队牛,区区几千人有屁用,有朝鲜特种部队人多吗?人家是有几万哦!玩特种战,就找朝鲜去啊~人家可以用特种部队和你打一场大战役!
 楼主| 发表于 2005-2-12 14: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蚊子</I>在2005-2-12 13:20:07的发言:</B>
我认为德国就一个原因,那就是人不够!德国或许武器精良,或许人员素质很高,但是并不能抵消人口匮乏的现状。若大个欧洲,不是他德国能填的满的,四处都站满了,又出现中空,打苏联抽调欧洲其他精锐部队,就给盟军钻了空子,补都补不回来!这和日本是一个毛病,这给后人一个提醒,人少,别闹事!二战就是拼人,武器多有屁用,还得要人来用。美国现在特种部队牛,区区几千人有屁用,有朝鲜特种部队人多吗?人家是有几万哦!玩特种战,就找朝鲜去啊~人家可以用特种部队和你打一场大战役!


<>看来尊驾对什么是特种作战根本就一窍不通。

<>好钢是要用在刀刃上,甭说几千人,就是几百人甚至几十人,若使用得当,甚至可以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你人多有什么用?你人再多,若使用不当,也只能浪费资源。尤其象你说的,用特种部队打大战役,你若用特种部队和人家进行正面常规作战,只能白白牺牲。战争本来就不是某个兵种能独立获胜的,它需要多兵种相互配合以及采用适当的战术。</P>
<>单靠少数精锐部队的战力进行机械的数学累加,核算战争的胜负,这本身就是一种幼稚和肤浅。</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2-12 14:07:02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QQ|首页|手机版|Archiver|模型网 ( 京ICP备12011049号 )

GMT+8, 2025-2-6 12: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