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网发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245|回复: 22

诺曼底战役中的美国坦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4-22 05: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模型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用户

x
<>SNIPER同志发表</P>
<>谈到二战中最优秀的坦克,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说是T34或德军的黑豹和虎式之类的。在谈到诺曼底的坦克战时大多数人会沉醉在魏特曼的波卡基村之战和英军的萤火虫坦克与虎1和豹式坦克钢铁对决的惊心动魄之中,但是很少有人会去关注在诺曼底的美国装甲部队。
    美国在武器装备的设计和具体的战术使用上,一直注重武器的多用性,而且在战术思想上他们不愿意在坦克战中使用坦克,他们更愿意用专门的独立反坦克营和牵引式反坦克炮来对付敌方的坦克(因为这类武器轮廓较小,严密伪装后较难被敌方发现)。所以当1944年初新的M4A1(76)W型谢尔曼和M4A3(16)W型谢尔曼在英国向美军指挥官亮相后并不被看好,当时包括巴顿在内的大多数将领认为76mm火炮的榴弹爆炸力不足,他们认为爆炸力比穿甲力重要。所以当1944年5月,第一装甲师从意大利安齐奥突围时首次遭遇德军的豹式坦克时,再说什么为时已晚。
    事实上M4怕的并非惧怕是豹式的火力,因为豹式和IV号H型都可以在1000M的距离上从正面击毁M4,但西线起伏不定的丘状地形与宽广开阔的东线大不相同,西线的坦克经常在400~600M的近距离内交战,豹式坦克引以为傲的长射程优势在这个距离上大大打折。对于盟军坦克来说,豹式坦克厚且坡度适当的前装甲是个巨大的障碍,M4的75MM火炮只能靠侥幸才能从正面击毁豹式(比如打道火炮防盾上的炮弹正好弹到车体上部的薄装甲上),或者使用供应数量很少的新式的以炭钨合金为芯的T4HVAP穿甲弹。
    尽管如此,在诺曼底的Sherman们并非毫无机会。除了盟军的战术空军大大削弱了德军装甲部队的力量外,美军尽最大努力运用各种战术以反败为胜,除了“空中炮兵”外美军经常利用地形和自身的数量机动力强的优势采取侧翼伏击、交替火力掩护攻击的战术攻击豹式坦克薄弱的侧面和后部装甲,取得了很好的战术效果,从当时的战场照片上可以看出有很多德军的豹式坦克被从侧面和后面击毁。另外到1944年时德军装甲部队虽仍旧名声显赫并有很多老兵,但部队的整体素质已大幅度下降了,而美军坦克兵在1944年在英国进行的频繁的多兵种联合训练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他们在很多方面胜过了德国的同行。
    随着战争的进行,德军的情况每况愈下。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德军在1944年9月的反击中集结了300多辆坦克,其中有大量的豹式坦克,但不幸的是德军的战斗人员和战斗指挥官与坦克一样是新手。他们遭遇的对手却是训练有素领导有方素有“巴顿王牌”之称的第四装甲师,而该师拥有被称为二战中美军最优秀的坦克指挥官的坦克营营长--第37坦克营营长艾布拉姆斯少校(美军后来以他命名新的XM1主战坦克,即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第4装甲师在1944年9月19至22日期间,攻至Arracourt(阿尔让唐)的德军背后,摧毁了107辆坦克和30多辆突击炮,而其自身只损失了14辆M4和7辆M5A1。在Arracourt(阿尔让唐)战役结束时,第4装甲师共摧毁了285辆德军坦克和装甲车,自己只损失了25辆坦克和7辆M10。
    尽管M4在技术上不如德军,但美军在人员素质上的优势使他们在战争中最终获胜。第4装甲师和其他的美军装甲部队利用地形采用贴近攻击的方式攻击豹式的两侧和后部,并在烟雾弹掩护下快速逼近攻击,以利用75MM炮击穿豹式。
    总的来说,Sherman虽然在装甲和火力上处于劣势,但它却是二战中最可靠的坦克。德军的坦克虽先进,但若其传动系统或动力系统损坏,它们就只是一堆废铁。军事爱好者似乎并没有想到德军坦克在西线损失其实大于东线。而美军装甲部队的胜利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国坚持生产经济型的M4而不是像虎式和豹式那样虽技术先进但却代价高昂的坦克。

很好很好!

不过你说的是诺曼底战役「之后」的事,美军可是血肉长城,步兵强攻抢滩,攻下滩头之后坦克才运上来。

同是M4坦克,也要看怎么用。英国人改成Sherman DD (Duplex Drive 双重推进) ,就是怠轮带动两个螺旋桨,车身加装了充气筏,跟步兵一起抢滩。设计图一早提供给美国,但美军认为并不需要。英联邦部队登陆时,伤亡比美军少得多,这也是原因之一。
</P>
<>对不起,我必须说明一下。诺曼底战役指的是自6月5日夜伞兵空降开始到法莱斯战役结束这整个过程。mimi兄所谓的“诺曼底战役”实际上指得是整个战役的抢滩阶段。而美军在犹它滩和奥马哈滩的登陆中都使用了DD坦克,攻击犹它滩的是美军第70和第746坦克营,他们在上岸过程中没有什么阻力有利地支援了登陆的第4步兵师。攻击奥马哈的是第741和第743坦克营,他们遭遇大浪,741坦克营的33辆DD坦克只有2辆上岸,运送743营的坦克登陆舰将坦克直接送上滩头,只是因有几艘登陆舰被击沉损失了8辆DD坦克。美军在奥马哈的惨重损失主要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排雷设备和清障工兵而造成延误,德军的猛烈火力使这种延误变成了血的代价。
</P>
<>首先我对本文的作者表示敬意,当然我还是要说一些自己的观点。
   首先,M4的缺点是在北非作战时候就表现出来的,当时在德军装备三号长身管型和四号早期型的情况下M4就不是德国坦克的对手(当然美军的素质在当时并不能和德军相比)
   其次,应该说美军(盟军)在西线有限的作战空间下被拖了近一年,相反德国人在西线对英法联军用了多长时间?而且居然出现德军的阿登反攻,实在是不可理喻!
   再次,美军的M4的确是胜利兵器之一,但是就同时代的德国坦克来说,不论技术上还是品质上还是存在差距的,这篇文章有些地方的确另我搞不懂,其实M4的水平不见得多高,还是请看看一些比较基础的论述,在空军的打击下,敌人的装甲力量消耗的差不多时,好虎打不过群狼,不是很简单?在综合兵力协同作战优势那么大的前提下,还有那么大损失,你怎么说它优秀?战线往前推,损失的坦克都流在战线后方,你当然不可能看到你部队机械故障而只看见德国人损失的坦克了吗!
   总的来说,Sherman虽然在装甲和火力上处于劣势,但它却是二战中最可靠的坦克。德军的坦克虽先进,但若其传动系统或动力系统损坏,它们就只是一堆废铁。我觉得你说的这句话存在极大的问题,哪个坦克在其传动系统或动力系统损坏,它们不是一堆废铁?况且,三元素的均衡是衡量坦克优秀或低劣的标准,M4实在是排在T34,豹G之后。
军事爱好者似乎并没有想到德军坦克在西线损失其实大于东线,这句话另人更加费解了!比较一下在两条战线的德国坦克损失,好象这句话没法站住脚吧!
从几篇文章来看,可能你是专门研究美军。的确有不少高人之见。但是某些基础性问题方面确实存在很大问题。有些方面我对美军研究不深,但是有些东西毕竟是违反军事常识的吧!

</P>
 楼主| 发表于 2004-4-22 05: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谢谢大家对这篇文章的关注并指出我所存在的问题。本着探讨研究的主旨,我还是要对诸位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一些辩解。
    kkiron兄说“首先,M4的缺点是在北非作战时候就表现出来的,当时在德军装备三号长身管型和四号早期型的情况下M4就不是德国坦克的对手”虽然III号和IV号坦克在火力上胜过M4,但毕竟它们在机动力防护力上与M4相差不多,最多是略胜一筹,它们之间的差距不大。
    kkiron兄说“应该说美军(盟军)在西线有限的作战空间下被拖了近一年,相反德国人在西线对英法联军用了多长时间?而且居然出现德军的阿登反攻,实在是不可理喻!”西线盟军在解放前巴黎后曾经一度出现了类似1940年德军闪电式的推进,但因为瑟堡港被德军严重破坏短期内无法使用,安特卫普港虽被盟军完好无损地占领,但出海口的岛屿仍在德军控制之下,所以盟军的补给物资仍靠诺曼底滩头的人工港,尽管盟军创造性地发明了“红球快运”日夜不停运输物资,但情况仍无好转,盟军的攻击势头日益减弱。而盟军内部英军与美军将领在补给优先权的问题上发生激烈争执,最终蒙哥马利获胜,他用这些物资发动“市场-花园”行动,以失败告终。美军因补给不足以及在洛林和贺根树林(丛林战是美军的绝对劣势)的血战中损失惨重。整个盟军攻击的势头停止,这时希特勒用保留下来的坦克部队强行在阿登山区发动进攻,用这些精锐重型坦克攻击正在当地休整的6个美军师(4个步兵师、2个装甲师)试图从中部割裂盟军阵线,进占盟军最为重要的后勤港口安特卫普,以迫使英美与其单独议和,以便腾出手对付苏联。但1944年毕竟不是1940年,希特勒的想法纯属异想天开,并受到大部分将领的反对,战役的结果是有目共睹的,虽然美军损失惨重,但与德军区别在与美军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补充损失的人员和装备而德军不行,所以德军在十分不利的情况下勉强发动大规模攻势消耗了最后仅剩的宝贵物资,进攻实际上成了自掘坟墓。(关于突出部之战有机会我会做专题论述,希望大家到时捧场。)
   关于坦克的损坏和损失这一问题有两种情况。同样是击毁,有全毁和部分损坏两种。除了被击毁后发生灾难性的殉爆外,其他的“击毁”都是可以被修复的。另外美军在修理能力上优于德军,他们的战场保障单位装备的M26龙式拖车、M32装甲修复车以及T2装甲修复车工作效率高,可以快速拖回受损坦克并快速修复使其重新参战。而德军缺乏大型的装甲抢修车和重型牵引车,所以即便没有敌方干扰,很多坦克也只能遗弃。由于无法得到补充,部队的战斗力不可避免的日益衰竭。(在战争中只有完全无法修复和无法恢复战斗力的车辆才能称为损失,可修复的车辆因为能在短期内恢复战斗力所以称为损坏)。再加上M4可靠性高、结构简单,所以美军坦克手只用随车工具就可以排除一般故障,使车辆重新投入使用不至瘫痪。基于以上考虑,我得出“德军坦克在西线损失其实大于东线”这一论断。
   “三元素的均衡是衡量坦克优秀或低劣的标准,M4实在是排在T34,豹G之后。”没错,但是三元素只是衡量单一品种坦克的优劣标准。坦克不会像古代骑士那样在战场上耍单帮,美军无与伦比的战场保障能力有效地弥补了他们在坦克技术上的劣势。
    mimi兄说“英军及加拿大军却训练有素,好好地利用DD;试想想,若果第一波有十辆DD上滩,奥马哈滩头的伤亡会减多少呢!”英军和加拿大军的确在DD坦克和其他特种车辆的支援下以很小的伤亡取胜,但这些外型奇特的特种坦克也因自身的样子被守军的炮火额外“照顾”,损失同样很大。而美军在奥马哈之所以损失严重,我认为DD坦克使用不当和缺乏排雷设备只是原因之一,守军(奥马哈的守军是训练有素刚从东线掉回的第352步兵师,而非士气低落战斗力很差的海防师)的顽强抵抗、奥马哈险峻的地形以及滩头密布的地雷是美军损失的原因。


    说点题外话,我玩了10年模型,确实是个地道的美军迷。所以看到大多数同好都喜欢德军就想和大家研究一下,有的论据不当或失真还望谅解,毕竟我们是在探讨。</P><>Sniper 兄言重了。大家交流一下,当然要有不同意见才好啊!

我玩模型的日子很长,减去中间两次停顿,还有十五六年吧!说也奇怪,不同时期我都会注意某一个主题,但M4系列一直都没有怎作过。(除了初中时弄过一两个1/72的)

最近一年来都在搅英军车子,渐渐就开始弄Sherman。买就买了不少,还未正式开工,一深究下去就乖乖不得了!比起德军要难哩,单是标准型号就七个,每个型号还有各式各样的变化,再加其它国家的特种型号,还有几十种特别用途车!难怪鬼子佬有Shermanholic这个名词。

说起来玩战车模型中,德军始终是主流,盟军总是较少数。说也奇怪,玩惯某一方的,或多或少会倾向那方的观点。或许,玩模型就要有这种代入感才过瘾。

至于DD登陆时,或多或少都变成靶子吧!但总算为步兵提供了掩护,到底比用血肉之躯去捱炮弹好点吧!</P><> </P>
发表于 2004-4-24 14:5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最讨厌看这种很长的文章!!!
发表于 2004-4-24 15: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浪费网费啊!
发表于 2004-4-24 23: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也好,别浪费了楼主的一番好意
发表于 2004-4-25 00:42:4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大~发点图文并貌的出来好吗?我最怕看字了!还是看图来得直观些~
发表于 2004-4-25 20:0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字真的挺多,字体还这么小,眼晕啊,不过内容还不错
发表于 2004-4-30 18:3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P>
发表于 2004-4-30 23:3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就是眼睛累
发表于 2004-8-8 18:2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重点主要还是二战中的美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QQ|首页|手机版|Archiver|模型网 ( 京ICP备12011049号 )

GMT+8, 2025-2-6 19: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