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网发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493|回复: 12

[陆军装备] 【模型网评测】威骏 CB35189 1/35英军劳埃德MK.II履带式牵引车及6磅反坦克炮套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27 21:5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模型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用户

x
本帖最后由 北国霜月 于 2018-5-27 23:35 编辑

感谢威骏模型提供评测套件,本文由www.moxing.net(模型网)独家刊发, 请勿私自转载,欲转载请先联系本站。

实车简介:
劳埃德履带拖载车是二战时期英国用来取代“温莎”和“牛津”型履带输送车而设计建造的一款履带运输车。由维维安.劳埃德设计,其结构是参照15cwt福特逊7V军用卡车的车架再加上维克斯设计的悬挂和履带修改而成。这是一台欠缺厚重装甲和没武器的载具,主要用途是作为牵引车供炮兵使用。它于1939年进行测试,不久后投入生产,但直到1943年时它仍没有大批量生产。车的动力部分是由一台85匹马力的福特引擎所提供,它的最高可以达到48公里的速度,以及220公里的续航。有部分负责拖曳6磅反坦克炮的拖载型会在车体两侧额外装有7毫米厚的装甲版(用螺栓固定)。此车可以装载五名乘员以及额外的弹药和工具。由于它的体积较大所以被首选为拖载用途,因为它可以携带更多的弹药。未装附加装甲的劳埃德,重约4.5吨。在二战期间有超过26,000辆下线,主要是使用“本迪克斯”刹车系统的MK I型号,和使用“格林”防抱死制动装置的MK II型。偶尔它也被用来作为人员运输车,电缆铺设车和杂务车(带有额外的电池用来帮助坦克启动发动机)。二战时期的主要装备国有:英国、波兰、荷兰和捷克。

作为一款包含拖车、6磅炮以及一个兵人的特殊版本,封绘较为简洁。
主体由威骏曾经出品的劳埃德拖车,再加上睿智出品的6磅炮组成。可以说Loyd就是为6磅炮而生的,而现在二者终于合二为一了。
就让我们看看这盒英军主力反坦克单元究竟如何吧。

封绘
_DSC5276-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8-5-27 22: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板件及细节
下面来看板件,拖车部分使用棕色塑料,而6磅炮和兵人使用浅灰色塑料。
_DSC5278-2.jpg
作为一款“小”拖车,板件数量还是相当多的,盒子刚好塞满。瓦楞纸的结构硬度尚可。

A板件
主要是行走机构,共有两版。
_DSC5279-3.jpg

避震细节,纹路清晰,合模线很浅。可以看出威骏的设备相当优秀
_DSC5280-4.jpg

连杆开模也十分锐利
这里配合附带的弹簧可以还原较为逼真的活动悬挂
_DSC5282-6.jpg
_DSC5286-10.jpg

因为车非常小,主动轮的实际尺寸也非常小,但纹路都很清晰。
_DSC5283-7.jpg

放大看能看到非常清晰的铸造编号
_DSC5285-9.jpg

套件自带的是半拼接履带,没有推出孔。
由于实际尺寸较小的原因,以及工艺的限制,不太可能做成活动履带。
_DSC5281-5.jpg
_DSC5284-8.jpg

履带背面
_DSC5287-11.jpg

B板件
主要是车体底盘与传动部分。有一版。
_DSC5294-17.jpg

发动机部分,较为锐利。
_DSC5288-12.jpg

散热器部分的开模,可以说惊为天人了。
纹理错落有致,右侧是一元硬币。只能用一句碾压来形容了。
_DSC5289-13.jpg

大英帝国的李恩菲尔德,号称世界射速最快栓动步枪。
皮带较厚,制作时建议打薄
_DSC5290-14.jpg

这里可以看到发动机缸盖,这是区分MK1与MK2、MK3的重要标志后文会详细说明。
_DSC5291-15.jpg

发动机罩,可见铰链细节。
_DSC5292-16.jpg

C板件
正面,主要是底盘的大梁部分,有一板。
_DSC5299-22.jpg

背面。由于这车是在卡车基础上改进而来的。
实际能看到许多卡车的特征。譬如承载式车身、大梁、传动轴这些正经坦克上很少看见的东西。
连主动轮也是前后两组。。。。。。
_DSC5301-23.jpg

翼子板上开有部分电缆线。
_DSC5295-18.jpg

地板似乎没有推出孔,处理起来很方便。
_DSC5296-19.jpg

合模线较浅
_DSC5297-20.jpg

背面有一定的保护措施
_DSC5298-21.jpg

管子用滑块脱出
_DSC5302-24.jpg

D板件
主要是车体的上装部分。包括顶棚,上部车体。
_DSC5311-30.jpg

背面,帆布棚子背面有少量推出孔,不过做好后是基本看不到的
其他部分可以看出设计师在尽力避免推出孔。
_DSC5312-31.jpg

帆布棚子的质感还不错。
_DSC5303-25.jpg

侧面帆布,与帆布卷二选一。
_DSC5306-26.jpg

帆布卷的效果也不错,锁扣直接开在上面了。
_DSC5308-27.jpg

大件背面
_DSC5309-28.jpg
_DSC5310-29.jpg


 楼主| 发表于 2018-5-27 22:59:03 | 显示全部楼层

L、E、K、L、H、J板
主要是一些随车的杂物和备胎~
_DSC5320-38.jpg

木箱子和公文包
_DSC5313-32.jpg

木箱子虽然是6片开出,但纹理不错,简单涂装会有较好的效果。
_DSC5314-33.jpg

虽然只是备胎,规格与正室是相同的。
_DSC5316-34.jpg

用来存放布伦机枪弹夹的弹药箱,令人吃惊的是内外都有细节,还有弹夹两个。
这里一定要做打开状态,不然实在对不起这细节了。
_DSC5317-35.jpg

几个水壶,效果在射出件里很优秀了
_DSC5318-36.jpg

公文包感觉细节并不比树脂的差多少。
_DSC5319-37.jpg

D板件

对你没有看错,这又是一个D板件
_DSC5325-41.jpg

铭牌上的字非常清楚,与后面的硬币比较就知道他究竟有多大了。
_DSC5324-40.jpg

Y板件
正面与背面,共5版。
主要是6磅炮用的弹药箱,一版配两枚普通穿甲弹。
_DSC5326-42.jpg

Kc板件

主要是随车武器及钳子。
包括一把布伦机枪,一把司登,一把李恩菲尔德,一个枪套,两把左轮(一把带枪套)
两把钳子,(一开一闭)
_DSC5328-44.jpg

背面
_DSC5329-45.jpg


火炮的轮子,这里黑色的轮子其实并不是橡胶材质,而是塑料。
深绿色的是备胎。这里需要注意轮胎铭文,以分辨轮子的左右。
弹簧用于悬挂部分。弹性适中。
_DSC5321-39.jpg

因为左侧使用滑块开出了枪口,导致冷却收缩原因,布伦机枪有点弯了。
好在塑料弹性较好,简单矫正后能恢复。
_DSC5327-4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8-5-27 23:2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下来是6磅炮部分。板件来自睿智,具体情况大家都懂。
_DSC5346-55.jpg

A板件
主要是火炮炮架部分。
_DSC5348-57.jpg

观察装置稍有飞边。
_DSC5330-46.jpg

轮毂内侧
_DSC5331-47.jpg

这里发现两处模具工艺的问题,铣刀纹略重,在其他地方不存在这些东西。
可能是疏漏,未抛光。
上面处理起来较为容易,直接打磨即可。
下面的推荐大家用喷笔直接喷涂少量绿盖,多次喷涂。
能够有效缓解该零件的纹路。
_DSC5333-48.jpg
_DSC5339-50.jpg
_DSC5340-51.jpg

驻射锄
_DSC5341-52.jpg

炮口开出了膛线。
_DSC5342-53.jpg

炮盾背面
_DSC5344-54.jpg

B板件

主要是驻退机构和一些小零件
_DSC5349-58.jpg

细节尚可。总体来说这门“女王祖传的6磅炮”开模精细水平不如Loyd拖车,属于中等水平,
经过细心处理,应该也能有不错的表现。
_DSC5350-59.jpg
_DSC5352-60.jpg

然后是套件附送的一个正在喝红茶的英国青年。
_DSC5353-61.jpg

衣物的褶皱比较自然。
_DSC5354-62.jpg

笔者认为,如果衣物褶皱不自然,还不如不做
有些树脂兵为了突出效果,衣物的褶皱做的过于夸张,笔者经常戏称他们为罗布泊干尸。\(^o^)/~
_DSC5355-63.jpg

典型的二战英国平民穿着。
_DSC5356-64.jpg

左侧为滑块开出的茶缸。
总的来说兵人的素质,个人感觉属于中游水平,不是特别惊艳,但是衣物纹理比较自然。
_DSC5357-65.jpg

虽然是小车,小炮,也自带两版PE。大片用于拖车。
_DSC5382-1.jpg

水贴白边非常少
_DSC5386-3.jpg
_DSC5385-2.jpg
_DSC5387-4.jpg

印刷比较精细,具体情况有待之后的制作。
_DSC5388-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8-5-27 23:47:2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明书有两本,一本直接就是35188中的,一本是增补用于6磅炮的。
整整40页也说明了,这是一款典型的威骏风格套件。
_DSC5358-66.jpg

_DSC5359-67.jpg
_DSC5360-68.jpg
_DSC5361-69.jpg
_DSC5362-70.jpg
_DSC5363-71.jpg
_DSC5364-72.jpg
_DSC5365-73.jpg
_DSC5366-74.jpg
_DSC5367-75.jpg
_DSC5368-76.jpg
_DSC5369-77.jpg
_DSC5370-78.jpg
_DSC5372-80.jpg
_DSC5371-79.jpg

之后是6磅炮部分。
_DSC5373-81.jpg
_DSC5374-82.jpg
_DSC5375-83.jpg
说明书部分完,量还是相当大的。

感想
玩家间关于分模琐碎的争论由来已久,有人认为分件琐碎是建模工作的偷懒,或者模具加工水平有待提高;有人认位件分的越细,细节也相应更好。其实都有一定道理。

就笔者的经验而言,注塑的成型方式必然带来一些细节上的取舍,否则无法脱模。或者必须使用多个滑块成型,成本飙升,寿命下降。

各家有各家的风格,偷懒是不存在的,以solidworks为例吧,建模时只要设定一下拔模斜度就能完成一般的造型简化。而威骏的加工水平不需要多说,而且在开模上有很多创意,比如很多年前的一体弹簧、无缝油桶,至今仍然比一些后来者更加精细。我认为威骏在这盒套件上确实达到了以零件数换精密度的目的,这就已经足够了。

目前在各家为虎豹打的不可开交时候,威骏依旧长期专注英军题材和冷门题材,它身上那种特有的工匠的轴劲,其实更值得我们思考。
风格这种东西就好比做红烧肉,有人放酱油,而有人就是要炒糖色。或者说有人就是觉得车底即使看不到也要好好做一做。
本身没有什么对错之分,风格上的差异反而成了品牌差异化的标志。你无法苛求所有人都做成田宫那样的快乐模型,也无法苛求鹰翔像号手一样,月月新品。但是在中国目前这种快节奏社会里,简化一些步骤,是相当讨好市场的。

我们每个人也都一样,做模型花海量的时间做着别人眼里也许没什么意义的事情。在各自喜欢的领域筑起高墙。究竟又是为了什么呢?想必也不是为了得到整个世界的认可吧。



 楼主| 发表于 2018-5-28 00:26: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些历史图片以及相关知识。
320px-Loyd_carrier_riding_on_the_tracks.jpg

1944年10月25日年西欧战场,英军第53师第71反坦克团的一辆loyd拖着6磅炮沿Hertogenbosch外的铁路行动。
8967_600.jpg
Carriers-and-6-pdr-anti-tank-guns-of-the-2nd-Gordon-Highlanders-15th-Scottish-Di.jpg

loyd主要用于英军炮兵部队拖曳反坦克炮。
也有拖曳17磅炮的照片出现。
The_British_Army_in_Normandy_1944_B8517.jpg

主色调色可以参考上面三张图。
3317.jpg
Loyd_04.jpg
Lloyd-Carrier-IWM-2008-1234.jpg
img_1.jpg

c.jpg

车灯
ds.jpg

大梁,鲜明的卡车血统
es.jpg

fs.jpg

发动机盖的开启方式
img_4.jpg

这里是Loyd MK1与MK2/3一个最显著的区别。三款车使用不同的动力系统和制动系统
主要是发动机缸盖的螺栓数目不同。有功夫的可以数一数。
MK1-英国福特V8引擎(21个螺栓)和齿轮箱
MK2-美国福特公司V8引擎(24个螺栓)和齿轮箱
MK3-福特加拿大V8引擎(24个螺栓)和齿轮箱
6906752932_33a1ae0f3b.jpg
img_6.jpg
9359088145_5b0b03733e.jpg

其他外部的区别,不是特别显著。还需要大量图片对照,希望大家能补充一些。

当然作为一款战地驮马,该底盘还有大量衍生车出现。
一辆在布鲁塞尔皇家军事博物馆展出的比利时CATI 90
800px-Loyd_90mm_CATI_pic2.JPG


Tracked Towing (TT)
还有一些用于架设电缆的、帮助坦克启动的工程车辆。
loyd_carrier_2pdr_at_1.jpg
th.jpg


 楼主| 发表于 2018-5-28 01: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The_British_Army_in_Normandy_1944_B8517.jpg

开盒小结
作为一款小拖车本身的关注度是相当低的,但是足见威骏在这上面花的心思是非常多的。分模较细,但细节处理的水平很高。

整车包含活动悬挂,但由于物理大小的限制,目前活动履带暂时是不可能做出来的。帆布棚子造型不错,很多细节之处让人眼前一亮。

零件数量众多,是威骏长期深耕的英军题材中,一个比较优秀的产品。

而配套的6磅炮在开模上不是那么的优秀,笔者认为只是处在中游水平。但是经过咨询该套件的价格大概在200左右,相比175左右的拖车本体来说
相当于20元送了门炮,还外加一个喝茶的英国青年。性价比相当出众了。

总的来说,其细节相当优秀,制作选项众多,PE增补的细节也相当有看点。性价比出众。

但是分件较为繁琐,组合工作会很繁复。推荐给有一定经验的中高级玩家。

 楼主| 发表于 2018-7-10 16:4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北国霜月 于 2018-7-10 16:59 编辑

制作部分
制作着实拖了很久。首先是车架部分。
分得很细真的是一点一点搭起来的。制作的时候最好多假组。
_DSC5604-1.jpg
底盘背面,尤其应该注意的是4个三角形加强筋最好等最后再装上,否则会歪。
_DSC5605-2.jpg
发动机网这个蚀刻片给的很好,但注意最好,这里就把下一张图的L梁PE上了。很容易忘掉。
_DSC5608-5.jpg
这个L梁很容易忘掉。
怎么说呢,不如直接塑料和车体开在一起。再一个在没有模具的情况下,把一根pe折成合格的“凸”形也是很难的(左边是已经弯好的)
_DSC5621-17.jpg
底盘的组装步骤很多,我挑了一些,只要做到这就非常快了。
之后把车体上好,这里比较难装,要一片片搭,和盖房子一样。
组合度很好,但尤其要注意避免积累公差,和胶水干燥产生的内应力导致的变形。
_DSC5610-7.jpg
最好这个时候再把大梁的加强筋粘上。否则不好对位。
总得来说,底盘的细节是非常上心的,就是非常费时间。
_DSC5611-8.jpg
发动机散热网此时就必须安上,但一定要注意角度。
没有后悔药可吃。
_DSC5612-9.jpg

侧壁的板子,装的时候最好把加强筋上了再装,以免干涉。
_DSC5613-10.jpg

接下来来做发动机。可以说是毫不妥协了。分了大概37个零件。
_DSC5614-11.jpg
这四个支架是比较难粘,要精确粘到四个螺栓上。
_DSC5609-6.jpg
冷却液管,最好还是不要这个时候粘,粘上以后发动机舱必然变形。
_DSC5615-12.jpg


细节是很靠谱的。排气管尾部也不要现在就粘上,否则……
_DSC5616-13.jpg
缸盖的螺栓数目还原的很好,有兴趣的可以对照前几页的图片数数螺钉^_^
_DSC5617-14.jpg
好在排气管罩给了模具,要好做一点。退火以后慢慢敲铜皮吧。
_DSC5622-18.jpg
_DSC5623-19.jpg
最后把这部分按上去,素组技术不好,不重视假组的同志就爽了,大量的积累误差,会带来一些修件的工作。
 楼主| 发表于 2018-7-10 17: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北国霜月 于 2018-7-10 17:13 编辑

这时候来处理下悬挂部分,每个负重轮有13个件,外加四个弹簧,粘接面非常小。
处理起来非常耗时间。因为履带是不可动的。笔者给出的建议是直接粘死。
_DSC5607-4.jpg 在胶水干透之前最好调平,否则轮子可能是歪的。
干后能提供逼真的避震效果,虽然是有限的,也算是给艰苦的制作一点慰藉吧
_DSC5606-3.jpg

如果做的好的话,轮子能够提供非常优秀的活动性。
平地轻轻一推能跑很远。
绝对比那些带胶套的坦克顺滑,由于车轻甚至比轴承还要顺滑。
_DSC5636 00_00_05-00_00_08~1.gif

由于胶水干燥产生的应力,车体有些变形。建议不要上太多胶水。
车体侧壁是三片壁板“z型”搭起来的。到最后积累的误差就大了。
这里用了502,由于下雨发白了。
_DSC5632-2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8-7-10 17:2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北国霜月 于 2018-7-10 17:55 编辑

pe非常多,要用心弯折
_DSC5633-22.jpg 底盘最好还是边做,边上色吧。否则很多地方喷不到的。

_DSC5634-23.jpg

壁板上有几道支架或者说加强筋。换别人估计开厚一点(防止冷却变形)直接开在一起了
而威骏选择拆件,也是开模风格的的不同。
_DSC5619-16.jpg
_DSC5618-15.jpg
履带是半拼接的,比较细致。但是真的是一节多的也没有,崩飞就彻底完蛋了
一节同样的履带板分了6个号,个人没感觉出这6个号有什么区别,直接一并处理了吧。
刚刚好,下垂感也不错。如果觉得不够,那一定是主动轮轴没有装正,调整下就好了。
_DSC5638-24.jpg

再把车内的支架装上,最后心态有点崩,下胶过多了。
_DSC5639-25.jpg

整盒做下来,没发现什么错误,只有这里的折痕没有对位。
_DSC5630-20.jpg

把包裹、弹药箱、座椅装上感觉爽多了。
_DSC5640-26.jpg

左边的灯罩建议最后再上
_DSC5642-27.jpg


驾驶舱的细节,对照之前的照片可以说很不错了。
_DSC5643-28.jpg
c.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QQ|首页|手机版|Archiver|模型网 ( 京ICP备12011049号 )

GMT+8, 2025-2-23 03: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