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网发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狙击手

找到的一些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的背景资料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 16:52:15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虎Ⅰ初期型</I>在2005-1-22 16:24:58的发言:</B>
感动啊,可有一点我不明白,为什么现在在这方面,什么声音都没有了呢??




<>
<>这就对了,多问为什么。</P>
<>我在顶楼的帖子中说了,“70年代的乒乓外交为中美恢复正常邦交拉开了序幕。中美相互靠拢无疑令苏联和越南感到担忧和恐惧。越战结束后,越南在苏联的支持下开始在中南半岛扩张势力,推翻柬普寨波尔布特领导的红色高棉政权,试图建立印度支那联邦。这当然为中国所不能容忍,并且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北京政府当时是支持红色高棉政权的。中国领导人认为,是到了该制止苏联的“亚洲古巴”、教训教训这个越南“小霸王”的时候了。”</P>
<>这些就是政治背景,是这场战争最根本的原因,而不是什么“保家卫国”,而当时中国方面支持的波尔布特领导的红色高棉在控制了柬埔寨后对反对派和异己进行了20世纪最为血腥的大屠杀,其血腥和残忍程度直逼纳粹集中营和日本占领下的南京,而越南借此良机进军柬埔寨推翻红色高棉,而此时的越南从45年开始,已经打了30几年仗了,先是日本人、法国人,然后是美国人、泰国人、缅甸人等,战争经验丰富的越南早已经不把中国这个大哥兼老师放在眼里了,为了防止中国的西南方向出现一个新的霸王,中国政府认为应该教训越南,并挽救已经民心尽失奄奄一息的红色高棉政权,这就是中越战争的真正原因。</P>
<>而现在中国支持的红色高棉早以灰飞烟灭,越南也开始了经济建设,苏联解体,当年的政治利害关系早以灰飞湮灭,自然当年的事也就不愿重提了,更何况当年参战的动机也不纯,而且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军队的战斗表现实在有些差强人意,损失太大,对于政府的宣传机构而言,现在已经没有多少宣传价值。我为什么推荐一定要找找很难找到的《高山下的花环》,里面暴露了太多中国政府体制和军队的阴暗面,对于这种非主旋律影片,政府当然不会让我们轻易找到。</P>
<>只是可怜了当年那些牺牲了的年轻战士们,他们当年的功绩早已淹没在政治利益下了,他们的牺牲早已无人知晓。</P>
<>记得《勇闯夺命岛》(石破天惊)中,当准备夺取毒气导弹的海豹小队被叛变的陆战队包围时,海豹指挥官对汉莫将军说:“你我都曾把热血洒在同一片热土上,我们都有情同手足的兄弟血洒疆场,而他们的灵魂却被五角大楼视如粪土......”</P>
<>我们国家牺牲在西南战场的那些勇士们,虽然不至于被政府“视如粪土”,但至少也是被遗忘的,现在没人还记得他们了,即便是我们,对那场吞噬数千人生命的战争,也是一无所知。</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2 17:12:30编辑过]
发表于 2005-1-23 12:2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动
 楼主| 发表于 2005-1-24 09:59:14 | 显示全部楼层
1. 79年战前确有两批大量的新兵补入部队。以昆明军区为例,一为78年春季征兵的兵员,这部份士兵一般受到过比较好的训练(当时而言,也只半年而已);二为78年秋季征兵的兵员,这部份士兵在上前线时有许多人连枪都尚不会打(到部队已 是年底了,在新兵连练了几天队列而已,到连队打过一两次靶)。好在当时人皆尚武,这批兵员又多来自云贵川叁省,对山地比较熟悉,第二批兵在连队也受到了特殊关照(老战士新战士一对一帮,这倒是从前我军的老传统,现在就不知道了),因此伤亡并不大。相对而言,战前从其他军区抽调来的战斗骨干(多是北方平原兵),尽管技战术好,但一则因为作为战斗骨干的带头作用,二则因为平原人对山区的不适应(按当时的说法,在训练场呱呱叫,一爬山就拉稀--还没到半山腰就不灵了)而在战斗中(甚至在投入战斗前就已经)体力透支,伤亡却很大。这从一个侧面反应了当时中国的军队情况和国防状况。

  2. 战斗中确有自伤行为。11军某团有一战士战前是全团标兵,在驻地做好事、干苦活,任劳任怨,甚至跳入厕所为人寻找失物(当时不比现在,那时老百姓为丢了两毛钱都可能去自杀)。但临战就不行了,战斗发起时在指导员的再叁督促下才跟随前进,没过国境线就负伤了--后来证明是自伤,用半自动在自己大腿上来了一 下。战后被押送回家。应该说部队对他的处理还是较轻的,当时这种情况可以处理得与叛变投敌一样。其经过血与火的战友倒是很理解他,认为他还是做到了别人难以做到的事,比如下厕所为人寻物,许多立功的战友即说宁愿扛炸药包炸碉堡也不愿做这事,因而认为“押送”太重了。

  3. 被俘人员普遍都受到了越南人的肉体折磨。同样是上述某团,有一个排(或半个排?)在一位副连长的带领下打穿插误入越军主阵地,因为经验不足而决定退出(应该坚持住因为部队马上就会发动攻击了),结果被人包了饺子,除了被俘6--7人外全部战死。被俘人员中包括一名步话机话务员,战后被放回来时两个脸都被打黑了(全是淤血),回到团里见人就哭,有人说他当时还不如拼了算了,他回答:“我连把刀都没有,想死都没法死,怎么拼?!”--或许从这以后才有了光荣弹。该话务员后来被“遣送回家”(注意非“押送”,但也不算是正常退伍)。
 楼主| 发表于 2005-3-20 22: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刚看完这个《高山下的花环(电影版)》真是一流!我是含着眼泪看完的,不知你们的感觉,我在前面强烈的推荐了这不电影,好好看看吧。这部《高山下的花环》,可以说是曾经风靡全国,影片中烈士的“欠帐单”感动了无数善良的人们,也影响了中央军委,将烈士的抚恤金由当时的“550元”提高到“1500元”。唐国强在片中一改往日“奶油小生”的形象,塑造了一个新的男子汉形象。</P><>下载站点:http://blog.dyddy.com/html/blog17/167112_1.html</P><>《高山下的花环(电影版)》

出品年代:1984
出品公司:上海电影制片厂

根据李存葆同名小说改编。

   某部九连是一支团结、友爱、训练有素的连队。一天,连长梁三喜接到了营部批准他回家探亲的报告。可是,由于新指导员赵蒙生即将到任,梁三喜只好推迟探亲日期。赵蒙生是军宣传处的摄影干事。梁三喜热情地接待了他。炮兵排长靳开来直率地向指导员介绍了自己的脾气。全连整队欢迎新指导员的到来。赵蒙生神色不安地致了答词,梁三喜对此有些莫明其妙。原来赵蒙生是军队高级干部的儿子,在母亲吴爽和妻子柳岚的怂恿下,想来个曲线调动。梁三喜也经常掂念他的老母梁大娘和他的爱妻韩玉秀。妻子的来信勾起了他对她的美好回忆,妻子是那么通情达理,虽然已近分娩,却仍对丈夫说,如果工作实在忙,就不必回来了。其实并不是连队公务拖累了梁三喜不能探亲,而是赵蒙生不称职的表现,使梁三喜放心不下九连。赵的行为还引起了靳开来等指战员的不满。随着中越边境形势的紧张,赵蒙生与其母频繁活动要求调动。部队果然要开往前线,赵蒙生的调令也下来了。梁三喜一反往常的容忍态度,严厉地谴责了赵蒙生临阵脱逃的可耻行径。赵蒙生只好硬着头皮跟着部队开拔了。越军残害我边民的罪行激起指战员们的义愤,大家都作出了为国捐躯的准备。赵蒙生却有些胆怯,他母亲甚至在军情紧急的情况下,打电话给雷军长,要把她的儿子调回去。这一行为激怒了雷军长和广大指战员。赵蒙生羞辱难忍,他赌气地向连队战士们表示:是狗熊还是英雄战场上见。九连担任穿插任务,炮兵排长靳开来提升为副连长,率领尖刀排在前开路。他们一路上跋山涉水,终于按时到达指定位置,并在拂晓发起攻击。战斗中,司号员金小柱的腿被炸断了,将门之子"小北京"、副连长靳开来以及梁三喜等也相继为国捐躯。他们留下了什么?并不是豪言壮语,而是靳开来的一张全家福照片,"小北京"的一篇《战争论》和梁三喜因父亲去世借战友们钱的一张欠帐单。战斗结束后,烈士们受到了人们的怀念和嘉奖。"小北京"的父亲就是雷军长;梁三喜的亲属把抚恤金及卖猪的钱用来还债;这些人的崇高思想和行动使赵蒙生、吴爽深感愧疚。他们终于幡然醒悟。决心以实际行动重新赢得人们的信赖。
</P>
发表于 2005-3-23 10:53:40 | 显示全部楼层
英雄永远在我们心中
发表于 2005-3-25 04: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虎Ⅰ初期型</I>在2005-1-22 16:24:58的发言:</B>
感动啊,可有一点我不明白,为什么现在在这方面,什么声音都没有了呢??

<>那当然了,两个共产主义国家火并在西方面前是挺丢人的事,人家看着不当面笑话就不错了,哪还敢大声宣扬出去呢。</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QQ|首页|手机版|Archiver|模型网 ( 京ICP备12011049号 )

GMT+8, 2024-9-28 02: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