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网发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564|回复: 7

[陆军装备] [模型网评测] 鹰翔1/72 FH3300 美国m1a2 sep主战坦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6 23: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模型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用户

x
感谢鹰翔模型提供评测用模型,本文由]www.moxing.net(模型网)独家刊发, 请勿私自转载,欲转载请先联系本站。



标头-主题简介.jpg

001ec949c53a0f9323881a.jpg
1_200911302107531YCc0.jpg

简介:
      美国陆军现阶段最终的目标是将所有的M1系列坦克改进成为M1A2SEP型。 SEP是英文:System Enhanced Package(系统增强组件)的缩写。
      美国美国陆军坦克汽车与军械司令部已宣布,通用动力公司下属的通用动力公司地面系统分部获得了一项价值2240万美元的合同。该公司将修理和升级111辆 M1A2 SEP“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这项工作在俄亥俄州利马的联合系统制造中心进行,于2005年7月30日之前完成。升级后的坦克装备美国陆军第3装甲骑兵团。
       M1A2 SEP“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是“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的最新型和最先进的型号,装备了二代热成像系统、车长独立热成像仪、真彩平面显示仪、数字化地形图、热控制系统和最新的数字化指挥、控制、通信装备。在国际武器评估小组日前公布的其对各国现役主战坦克的最新排名中,通过对坦克机动性能、火控系统和防护水平等方面的综合评估,M1A2 SEP“艾布拉姆斯”再次蝉联了世界最强坦克的称号。M1A2 SEP(系统增强计划)“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是美军二十一世纪军力计划陆军数字战场的核心,是美军现役最先进的数字化坦克。M1A2 SEP是M1A2的改进版本,在控制系统,毁伤性能和可靠性上有了很大的改进。而包括了车际信息系统和21世纪旅及旅以下部队战斗指挥系统的数字化指挥系统是其灵魂所在。车际信息系统能在整个装甲部队内实时传送己方、敌方坦克的位置和行动数据,在车长的显示器上,能看到敌友各方的配置和行动。更高一级战斗情报的获取则得力于21世纪旅及旅以下部队战斗指挥系统。 但在伊拉克战场上,仍有一辆M1A2 SEP“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在作战时被不明爆炸物炸毁,坦克上的两名士兵被炸死,一人受伤。不明爆炸物发出的巨大爆炸力将 近70吨重的M1A2 SEP掀翻。
       M1A2SEP的先进主要先进在SEP上。SEP是系统组件的英文缩写,涉及观瞄、火控、武器、动力、通信、防护和车辆管理等多个方面。有些组件的先进性不容小觑。
       如车长独立瞄准镜组件具有“猎-歼”能力。通过这种瞄准镜,即使炮长正在对敌坦克目标进行瞄准,车长也能搜索和瞄准新的目标,直接用手柄便能超越炮长进行火炮射击。
       再如热管理系统组件能确保乘员舱的温度在35℃以下,电子设备的温度在52 ℃以下,这对维持乘员健康身体状态和保护精密电子设备起着重要作用。
第二代前视红外夜视仪组件也是M1A2SEP坦克上一个很突出的技术亮点。它的夜视能力比海湾战争中的M1A1有很大的提高。M1A1的最大探测距离为4公里,而M 1A2SEP达到了6.8公里。
       第二代前视红外夜视仪实行宽视场和窄视场转换,放大倍率可选择3倍、6倍、13倍、25倍乃至50倍,比M1A1第一代前视红外夜视仪放大率只能在3倍和10倍之间转换要强多了。在执行监视任务时,M1A2SEP的前视红外夜视仪可用低倍率来确保宽的视场和清楚的目标图像。在对目标进行敌友识别时用窄视场,M1A2SEP可采用50倍放大倍率去辨别目标特征。


Img25435288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23: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_巧克力 于 2017-6-6 23:40 编辑

开盒.jpg
鹰翔的这款72比例的美国M1A2 SEP的坦克模型是小比利的第一款现代题材的,在放出卫星的时候也是引起了模友的注意,下面我们来看看板件
盒子的质地很好,很结实的感觉;
盒子正面
IMG_3784.JPG

盒子底面
IMG_3785.JPG

盒子侧面可以看出,盒盖的高度的尺寸短了,不知道正式发售的时候不会不会修正;
IMG_3786.JPG

说明书的质量很好,铜版纸,有色印刷;
说明书正面和盒子的封绘一样,不错的封绘设计
IMG_3787.JPG

IMG_3788.JPG
IMG_3790.JPG
IMG_3791.JPG
IMG_3792.JPG
IMG_3793.JPG
IMG_3794.JPG
IMG_3795.JPG

AK的色标号
IMG_3796.JPG

三色迷彩涂装
IMG_3797.JPG

沙黄涂装
IMG_3798.JPG

产品介绍
IMG_3799.JPG

蚀刻片一张
IMG_3802.JPG

透明件一版
IMG_3812.JPG

IMG_381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23:4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_巧克力 于 2017-6-8 22:20 编辑

下面我们来其他板件,从车身开始;厂家对板件的保护也很用心,除了塑封袋之外,板件还被套上了黑色皮筋防止板件在运输途应为晃动造成板件之间摩擦而产生损坏板件的事发生;
IMG_3803.JPG

车身面板,开模锐度,细节不比35的差多少;
IMG_3804.JPG

细看之下还开出了防滑纹,这我觉得很NB;
前部
IMG_3805.JPG

后部
IMG_3806.JPG

炮塔
正面
IMG_3807.JPG

反面
IMG_3809.JPG

同样开出防滑纹
IMG_3808.JPG

炮塔背面
IMG_3810.JPG

试着组合了下炮塔上下部分,组合度也很好;
IMG_3811.JPG

履带厂家采用的是左右两半的开模,个人比较喜欢这个开模方式;
IMG_3814.JPG

细节也不错,反正比DS和胶皮强;
IMG_3815.JPG

砲盾为一体开出,细节也一点补偷懒
正面
IMG_3816.JPG

反面
IMG_3817.JPG

侧面
IMG_3818.JPG

顶面
IMG_3819.JPG

底盘是分开开模的,并将悬挂和底盘的底面开在了一起,我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开模方式,从底面上的字母可以看出鹰翔去年就开始M1计划了;
正面
IMG_3820.JPG

侧面
IMG_3821.JPG

板件L
正面
IMG_3822.JPG

反面
IMG_3823.JPG

从个别板件的近照可以看出板件本身开模很出色;
IMG_3824.JPG

IMG_3825.JPG

板件O
正面
IMG_3826.JPG

反面
IMG_3827.JPG

板件J
正面
IMG_3828.JPG

反面
IMG_3829.JPG
舱盖细节又是72比例中的35;
IMG_3855.JPG

IMG_3856.JPG

板件N
正面
IMG_3830.JPG

反面
IMG_3831.JPG

炮管细节
IMG_3832.JPG

炮口部分
IMG_3861.JPG

机枪
IMG_3862.JPG



尾部排气栅格
IMG_3833.JPG

IMG_3834.JPG

裙板细节
IMG_3835.JPG
IMG_3836.JPG

板件E
正面
IMG_3837.JPG

反面
IMG_3838.JPG

板件BX2、C
主要是轮子的板件
正面
IMG_3839.JPG

反面
IMG_3840.JPG

承重轮
正面
IMG_3841.JPG

反面
IMG_3844.JPG

主动轮和拖带轮
IMG_3843.JPG

IMG_3842.JPG

板件K
正面
IMG_3845.JPG

反面
IMG_3846.JPG

机枪细节
IMG_3848.JPG

枪口不是实心的,很吊,而且圆度也不错,还是很吊;
IMG_3857.JPG

IMG_3849.JPG

IMG_3850.JPG

弹夹上的子弹充分看出了鹰翔的功力;
IMG_3852.JPG

IMG_3858.JPG

以上便是本盒模型的全部板件;


IMG_385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7-6-7 00: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_巧克力 于 2017-6-7 00:26 编辑

开盒总评.jpg
看完鹰翔的这款M1的全部板件可以说是令我有些吃惊,虽然之前对鹰翔的板件精细度和锐度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但是这款M1还是惊到我了,原来72也可以做到这样的精细程度,首先板件本身的质量很高,从板件到流道干干净净,板件的锐度很高,没有飞边,总之看着感觉很舒服。再者板件在保证锐度的同时,开出了大量的细节,可以说是72比例里面的35比例的细节,接下来就看组合度怎么样了,不过按鹰翔的传统品牌特点来说,组合度是可以保证的,目前来看鹰翔的这款72比例的M1模型很有可能成为一款非常不错的板件,我将尽快完成素组。
 楼主| 发表于 2017-6-15 00:2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_巧克力 于 2017-6-15 01:03 编辑

组装.jpg
这款M1我终于紧赶慢赶的素组完成了,并一部分板件上了色,鹰翔的安装步骤是做尾部栅格开始的,一体开模的栅格细节很不错,开模很干净;
IMG_4086.JPG

下面是底盘制作,两侧的组合度不错,卡口比较紧,中间还有3根起支撑作用筋用来加强底盘的强度;
侧面
IMG_4089.JPG

加强筋
IMG_4090.JPG

尾部面板装上底盘,组合度也不错
IMG_4092.JPG

这里看一看到尾部两侧挂挂钩的地方没有开孔,不过这个自己搞也很容易;
IMG_4093.JPG

车体面板的板件组装,在这之前先将蚀刻件做发黑处理;
IMG_4091.JPG

车体面板主要是前部车灯和尾部蚀刻件安装,尾部蚀刻件的尺寸很精准;
IMG_4095.JPG

车灯
IMG_4097.JPG

这里需要说一下的就是M1前部挡泥板上面的那个细细的装置,鹰翔也用蚀刻件表现了出来,这个细节在一些35比例上都是一体开出的,
IMG_4099.JPG
IMG_4100.JPG

炮管制作,一体开出的炮管需要打磨合模线,细节也不错,带简单的跑栓部分的內构
IMG_4103.JPG
IMG_4104.JPG

下面制作炮塔,在保持细节的基础上,组合度也很好;
IMG_4105.JPG

侧面
IMG_4106.JPG

将炮塔上部与底部组合,组合度较好,炮塔粘合后炮管可以上下摆动约15度的样子;
IMG_4108.JPG

IMG_4109.JPG

尾部网栏,这个部分是我制作这款M1用时最多的一个部分,应为板件比较细小,粘合起来比较麻烦一些,不过组合度很不错,对位孔也开的比较准;
IMG_4110.JPG
IMG_4111.JPG

制作剩余的炮塔上的部件,并将尾部网栏安装到位;
IMG_4112.JPG

最后安装炮塔上的蚀刻件部件;
IMG_4114.JPG
IMG_411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7-6-15 01:0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_巧克力 于 2017-6-15 01:14 编辑

底盘轮子的安装,我这里进行了上色后安装,鹰翔还专门给了轮子的楼喷配件,使轮子的上色变得简单化,履带我也之前就组好后完成了上色,虽然是两片式开模,但是由于模型胶水对塑料的腐蚀性,是的履带拼合压紧后并没有明显合模线; IMG_4116.JPG
IMG_4117.JPG

完成后下盘效果很不错;
IMG_4118.JPG

底盘和车体面板粘合后,后部的组合度较好,不过前部的结合处的左边会有一条缝,我用补土填掉了;
IMG_4119.JPG

IMG_4120.JPG

IMG_4121.JPG

图中白色的地方就是我填补土的地方;
IMG_4122.JPG

此时,车体和炮塔都已经完成,就差最后一步了;
IMG_4123.JPG

合体后本款M1制作完成
IMG_412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7-6-15 01: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_巧克力 于 2017-6-15 01:21 编辑

制作完成.jpg
正面
IMG_4128.JPG

左面
IMG_4127.JPG

尾部
IMG_4129.JPG

右侧
IMG_4130.JPG

车轮细节
IMG_4132.JPG

炮塔右侧,上面有蚀刻件的数字,不过实在太小,粘的时候有些费劲,我这个派少的时候发现掉了“1”的数字,不过蚀刻件提供两套数字;
IMG_4133.JPG

炮塔前脸
IMG_4134.JPG

炮塔顶部
IMG_4135.JPG

IMG_4136.JPG

炮塔侧面
IMG_4137.JPG

炮塔尾部网栏
IMG_4138.JPG

机枪细节
IMG_4140.JPG

塔克尾部
IMG_4141.JPG

尾部栅格
IMG_4142.JPG



IMG_412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7-6-15 01: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_巧克力 于 2017-6-15 12:31 编辑

总评.jpg
      这款鹰翔的M1坦克模型的制作过程果然和我预期的差不多,不错的细节,良好的组合度,制作的过程可以说比较愉快,整个制作过程最费时间的的地方就是炮塔后部的挂篮,其他的地方制作都不会花比较多的时间;细节上这款M1的确可以称之为72比例中的35,板件的开模也比较不错,只有很少几个地方有略微的飞边,缩胶情况没有,整体板件干净清爽,我需要特别提一下的时候给出了轮子上色用的楼喷,这个设计可以以说是太贴心了,应为如果没有这个楼喷,路轮边缘那薄薄的黑色涂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可见厂家用心之足,炮塔尾部的挂篮的部件虽然细小,但是对位的契合度十分好,制作体验比之前35比例的要好,这点鹰翔开模的精准度确厉害,这款M1是一款非常不错的板件,板件素质很出色。


优点:
1、细节出众,72比例中的35
2、板件锐度较高
3、组合度良好
4,自带承重轮漏喷

缺点:
1.车身组合后前部右侧有缝
2.履带的细节稍微欠缺一点




个人评分(单项满分10分)
组合度:9分
细节:9.5分
推荐度:9.5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QQ|首页|手机版|Archiver|模型网 ( 京ICP备12011049号 )

GMT+8, 2025-2-23 08: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