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网发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345|回复: 9

[陆军装备] [模型网评测] 威骏 CB35116 1/35 二战德国三号突击炮C/D型(2in1)开盒简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14 12:4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模型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用户

x
本帖最后由 黑_巧克力 于 2016-11-14 14:07 编辑

感谢威骏模型提供评测用模型,本文由]www.moxing.net(模型网)独家刊发, 请勿私自转载,欲转载请先联系本站。
标头-主题简介.jpg
未标题-1.jpg
最早提出突击炮这一理论的是德国将军曼施坦因,二战前德国装甲兵的建立和发展主要归功于古德里安。古德里安主张把战车集中起来当作一个主要的兵种使用,另用与战车速度相同的摩托化步兵和炮兵作为支援,这样才能执行作战甚至于战略的任务。在另一方面,参谋本部却记得西线的血战教训,决定要使构成德国陆军主体的步兵师,用密切的装甲支援来恢复其机动,可能采取战车旅的方式,来克服敌方的野战工事和炮兵、机关枪的防御火力。 曼施坦因所建议的办法是成立一个新的突击炮兵,突击炮既非坦克,又非装甲车,实际上是一种具有装甲保护的自行火炮,担负对步兵的密切支援任务。这种突击炮装备着无旋转炮塔和开顶的装甲履带车辆,装甲车上架设一种有限旋转度的75毫米火炮,能用直接火力来击中目标。此种战斗车辆和担任突击任务的步兵一同前进到目标附近,然后迅速攻击敌方据点。 1935年秋天,曼施坦因任陆军参谋总部主管作战的第一厅厅长的时候,首次提出了建立突击炮兵种问题的报告。他的这一独出心裁的报告立即受到了陆军总部一窝蜂的反对,因为陆军总司个、参谋总长、军务署、兵工署的首长都是炮兵出身。另一方面,装甲兵和战防炮兵则认为发展突击炮是争夺和占有自己兵种所急需的材料和经费。 步兵对于曼施坦因设计的突击炮这一新式武器很感兴趣,但却希望由步兵自己使用。最后,还是陆军总司令弗立契赢得了胜利,他热情地支持了曼施坦因,因为他是骑炮兵出身,他把突击炮理解成一种机械化的骑炮,这与曼施坦因的初衷并不十分吻合;当然,有人出钱把突击炮变成可以使用的武器,总比停留在设计图上要好得多。因此,此种新突击炮遂成为炮兵的一个分支。突击炮果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上发挥了威力,据说到了1944年初,已经击毁了2万辆敌人的战车。最后,装甲兵也使用了这种装甲战斗车辆,而在1943年之后,这种装甲战斗车辆也大量为苏军所仿效和使用。
LJ}`BE{5ZNT{RXMEB~BV8.png
突击炮(Sturmgesch)(Assault gun):步兵在作战时,往往需要炮火的近距离直接支持,大口径低倍径的步兵炮由次而生,但在越来越激烈的战场中,依靠人力把笨重的步兵炮推向前线再进行攻击的方式显然不适合以机动作战为指导的军队,1936年6月15日,德国军方要求开发一种装有75毫米或以上口径主炮,可以对步兵提供直接火力支援的战车。36-37年,Alkett公司制造了5辆试验性的0系列。这是一种使PzIII型的底盘加上PzIV用的75mmL24 StuK37组成的新型车辆,但由于没有活动炮塔,加之和PzIII/IV有冲突,装甲兵对此并不感冒,关键时候步兵兄弟出来拉了一把,所以突击炮开始属于步兵科。可见,突击炮原始的任务只是给步兵一个进攻中的移动火力支援,极少条件下可以作为师级火力。从他配发的弹药也可以看出他的作用(开始穿甲弹12%,烟雾弹23%,后期穿甲弹15%,烟雾弹10%)。
  由于开始突击炮的产量较少(只有军以上建制才有突击炮营),加上敌军坦克性能较差战术落后,突击炮被定义为“只有在为了自卫或在友军没有反坦克炮的情况下,也可与敌坦克交战。”且“当突击炮配属在步兵师时,师长应尽量亲自指挥突击炮营。突击炮部队一般不前往部队前沿,而是要在前锋部队和主力部队之间位置行进。”

_T@8FPYNY47B96WLFC4YN.png
9PSH(48PCH`P{7L$(_6]O.jpg
  随着苏联战场的噩梦,德国步兵开始面对越来越多的敌人坦克,突击炮作为步兵里面唯一有效果的救火车频频担任反坦克任务,其作用很快就变为“突击炮对装甲车辆和.轻,中型坦克的作战是有效而被允许的。事实证明突击炮连作为前锋部队的尖兵,能够迅速消灭敌军的抵抗。配属在装甲师的突击炮一般应和师的前锋部队协同机动。”


开盒.jpg


IMG_0261.JPG


这次的三号突击炮打开后基本塞满了一盒
IMG_0178.JPG

通过盒盖侧面信息可以得知此款有两款履带和两种口径的火炮可供选择
IMG_0176.JPG
IMG_0177.JPG

我们先来看说明书
IMG_0179.JPG
IMG_0180.JPG
IMG_0181.JPG
IMG_0182.JPG
IMG_0183.JPG
IMG_0184.JPG
IMG_0185.JPG
IMG_0186.JPG
IMG_0187.JPG
IMG_0188.JPG
IMG_0189.JPG
IMG_0190.JPG
IMG_0191.JPG

两种涂装,三个部队水贴样式
IMG_0192.JPG
IMG_0193.JPG
IMG_0194.JPG

板件部分展示

板件A
正面
IMG_0195.JPG
反面
IMG_0196.JPG

车体上装甲
IMG_0197.JPG

两侧裙板
IMG_0198.JPG

板件B
正面
IMG_0200.JPG
反面
IMG_0201.JPG

板件近照
IMG_0202.JPG
IMG_0204.JPG
IMG_0205.JPG

板件Ca和Cb
正面
IMG_0206.JPG
反面
IMG_0207.JPG

路轮看来厂家是修模了,还记得D型那个粗狂无比的焊缝嘛,这次看着正常了
IMG_0208.JPG
IMG_0210.JPG

主动轮
IMG_0214.JPG
IMG_0215.JPG

诱导轮
IMG_0212.JPG

悬挂臂
IMG_0216.JPG

板件Ce
IMG_021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4 12:5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_巧克力 于 2016-11-14 15:21 编辑

板件Db、Dc、Dd正面
IMG_0218.JPG
反面
IMG_0219.JPG

Dd版为此盒新开,包含了两款猪头砲盾,火炮的简单跑栓部分以及炮管和炮口退制器
IMG_0222.JPG
IMG_0223.JPG

Da版
IMG_0220.JPG

Dc版
IMG_0221.JPG

板件Da
此板相比之前的D型,只保留了舱盖部分
IMG_0226.JPG
IMG_0227.JPG

工具板件Ka
工具没有开出工具扣
正面
IMG_0228.JPG
反面
IMG_0229.JPG

灭火器
IMG_0230.JPG

大力钳
IMG_0231.JPG

铁锹
IMG_0232.JPG


履带这次给出两种样式,分别是带防滑齿和不带防滑齿的,这次的履带的组合方式也变成了拼接,需要借助胶水,不同于之前的两款的活动履带,而且履带的水口位置如果剪钳给力,可以不用二次打磨;
早期不带防滑款
IMG_0238.JPG

正面
IMG_0234.JPG
反面
IMG_0235.JPG
侧面
IMG_0237.JPG

带防滑齿款的履带
IMG_0239.JPG
正面
IMG_0240.JPG
反面
IMG_0241.JPG
侧面
IMG_0242.JPG

蝴蝶扣
IMG_0244.JPG
IMG_0245.JPG

坦克底盘
IMG_0246.JPG
IMG_0247.JPG
IMG_0248.JPG

坦克上车体
IMG_0249.JPG
IMG_0250.JPG

透明件
IMG_0252.JPG

线缆
IMG_0253.JPG

金属炮管
IMG_0254.JPG

蚀刻片2片
IMG_0256.JPG
IMG_0257.JPG

水贴一张
IMG_0259.JPG

威骏三号突击炮C/D型(2in1)板件开盒完成
IMG_026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4 14: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_巧克力 于 2016-11-14 15:35 编辑

开盒总评.jpg
      这款三号突击炮是威骏三号突击炮系列的第三款产品,可以选择制作C型或者D型,并大方的给出了两套履带,之前给模友吐槽的路轮焊缝进行了修模,板件开模延续了之前两款的风格,还有之前履带齿与拖带轮之间过紧的问题,由于这款履带新开所以履带齿与拖带轮过紧的问题在这款产品中是不是会被修正,这个需要在之后的制作中才得以知晓。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4 14:4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_巧克力 于 2017-2-6 22:45 编辑

组装.jpg
这是威骏的第三款三号突击炮产品,我个人认为这盒模型的卖点是长管炮管,双履带配置,C/D两种型号选择制作,我最先是底盘的制作,我已经是驾轻就熟了,
两侧的悬挂制作,内舱部分我预先喷了内舱白色
IMG_2560.JPG
IMG_2561.JPG

底盘后部制作
IMG_2562.JPG

简易砲栓部分內构,也预先喷了白色,这边制作可以根据自己需要的制作的型号加以选择制作,我制作的部分是用于长炮管L48的,
IMG_256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4 15:2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_巧克力 于 2017-2-6 23:06 编辑

突击炮车体上盖的制作,顶部的观察口可以选择关闭或者打开,不过如果制作关闭状态的话,之前砲栓部位上面的那个潜望镜需要调整角度或者干脆不要安装;左侧
IMG_2564.JPG

右侧安装的两个部分并没有明确的定位指示,需要自己估计揣摩
IMG_2565.JPG

砲盾制作,砲盾与炮管组合的时候,砲盾全面的开孔稍大,不太容易定位,炮口退制器开出了内部结构,建议使用快干胶定位后迅速粘合,砲盾后部的避震装置周围有一堆推出空,只需要填补上部的3个即可,其他的在粘合后是看不见的;
整体
IMG_2567.JPG

避震装置和推出孔
IMG_2569.JPG

突击炮车体上盖制作,主要是后部的制作,这里可以只用塑料件或者金属蚀刻件制作,流道铆钉依旧得到了保留;
整体
IMG_2570.JPG

后部
IMG_2571.JPG

轮子制作,完成后我预先上了部分颜色,拖带轮的组合还是不怎么特别舒服
IMG_2572.JPG




两侧裙板制作,车载工具暂时没有安装,因为我要预先上色,灭火器的背面的推出孔的飞边依旧犀利的很;
IMG_2573.JPG

在完成了上面的这些分件后,就可以可是组合安装了,先进行底盘,上车盖和砲盾的组合,这里如果按照说明书上的步骤安装,那砲盾是绝对装不上的,正确的步骤是在安装车体上盖的同时安装砲盾后,再粘合上车盖,这样做的原因是威骏的开模组合方式造成砲盾内部部分上扬角度不够,所以如果先粘合炮塔上盖的话,则装不进炮盾的部分了;
IMG_257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7-2-6 22:4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_巧克力 于 2017-2-6 23:24 编辑

安装上所有的轮子,所有轮子与车体的松紧度来说都必须使用胶水粘合,这里体格建议就是我这里上层的3个拖带轮没有粘死,这是为了后期上履带方便,如果按照安装步骤完成两侧履带之后再上两侧裙板的话,你会发现是一件有些难度的事情; IMG_2576.JPG

履带的制作上,由于履带剪口位置的合理性,可以做到一次到位,当然是前提是有一把好剪钳,按照说明书的93节的节数制作会发现那是不够数的,我实际制作是98节的效果,如果觉得履带的垂坠过头,可以制作97或者96,总之93是肯定搞不定的;
IMG_2577.JPG

IMG_2578.JPG

IMG_2579.JPG

IMG_2580.JPG

装上两侧无工具的裙板,这里我在说一下这个车体前部的两个拖带部分这次似乎给了插销,之前我记得是没有的,不过编号似乎错了,应为后部的两个插销是Ca7,但是板件只有两个Ca7,所以这里前部的两个插销我觉得应该说明书中并没有提到的Ca6,而说明书同样标注成了Ca7
左侧
IMG_2581.JPG

右侧
IMG_2582.JPG

上色完成后的工具
IMG_2583.JPG

工具装上裙板
IMG_2585.JPG

图中红圈铲子反面的定位桩依旧不够长度,可能厂家觉得这种小问题没必要修模吧,之前的两款也都存在这个问题;
IMG_2584.JPG

到此基本算是制作完成了,那个线缆我就不再制作了。

IMG_258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7-2-6 23: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_巧克力 于 2017-2-6 23:28 编辑

制作完成.jpg
IMG_2589.JPG

IMG_2590.JPG

IMG_2591.JPG

IMG_2592.JPG

IMG_2593.JPG

IMG_2594.JPG

IMG_2595.JPG

IMG_2596.JPG

IMG_2597.JPG

IMG_2598.JPG

IMG_2599.JPG

IMG_2600.JPG

IMG_2601.JPG

IMG_2602.JPG

IMG_260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7-2-6 23:2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_巧克力 于 2017-2-6 23:56 编辑

总评.jpg

IMG_2604.JPG

这是威骏的第三款三号突击炮模型产品,也是第一款L48的长砲管的三号突击炮,而且是C型和D型两种选择,并给出了两款履带,不过这两款履带并不能两种型号随意搭配,就板件来说也是板件的最大化利用,在已有的板件基础上添加部分新板件,此款的新开部分主要是D型的L48长炮管、砲盾和建议的砲栓內构部分,这部分的组合度主要是砲盾的全部开孔稍大,从而影响到了炮管插上去后的定位难度,新开的履带部分给我的感觉不错,组合上虽然没有给辅助工具,不过自己用一把直尺同样可以很快速的完成履带的组合,就是在实际制作的节数上与说明书上有出入,之前两款存在的锹工具前部定位桩过短的问题几乎厂家并不以为然,可能觉得修模的意义不大,还有之前存在的拖带轮中间间距过短的问题,在这款模型上得到了解决,新开履带的诱导齿的厚度基本正好可以卡进拖带轮。

优点:
1、两种样式可以选择
2、新开履带制作方便,很适合杀肉
3、组合度总体良好

缺点:
1、说明书标号上存在错误
2、砲盾全部开孔稍大,不利于炮管定位
3、个别制作步骤顺序存在问题


个人评分(单项满分10分)
组合度:8分
细节:7分
推荐度:7.5分


 楼主| 发表于 2017-2-6 23:26:55 | 显示全部楼层
1111111
发表于 2017-2-9 09:3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性价比很好啊,比龙的橙盒还便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QQ|首页|手机版|Archiver|模型网 ( 京ICP备12011049号 )

GMT+8, 2025-2-23 02: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