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模型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用户
x
关于实车
"云豹"战车军方代号为CM-32,是台湾地区陆军在2005年定型的装甲车,它的底盘是由CM-31加长后修改而来的。台湾"工研院"机械所。全程负责了这项工程的整体技术改进到1992~1993年,共完成了2辆样车,"云豹"战车采用的是3加6乘员配置制,步兵舱内的步兵均拥有个人座椅,而不像美军“斯崔克”战车采用的长条型座椅设计,CM32“云豹”装甲车为8×8车型基本型为步兵战车与装甲输送车型,全重约22吨,车长约7.2米,车宽约2.7米,车高约3米,乘员为3人,车长、炮长、驾驶员载员为6人,车体前部为驾驶室和动力舱,变速箱在前,发动机在后,主要武器是1门25毫米机关炮,辅助武器是2挺7.62毫米机枪,在研制之初台湾军方就确立了在“云豹”步兵战车基型车的基础上发展一系列变型车,其中包括装甲输送车、火力突击车、自行迫击炮、反坦克导弹发射车、装甲救护车、通信指挥车、核生化侦察车等、其中的前三项变型车正由台湾的兵整202厂加紧研制。
关于动力装置
P0型和P1型样车上用的是美国卡特彼勒公司的C9型涡轮增压柴油机,这种发动机和美国“斯崔克”装甲车上的动力装置相同,最大功率为400马力。P2型样车上用的是C9的改进型,最大功率提高到450马力。
关于装甲
“云豹”装甲车的车体及炮塔采用钢装甲全焊接结构。除基本装甲外,还挂装了台湾“中科院”研制的陶瓷复合装甲。这种复合装甲为金属盒子内装六角形抗弹陶瓷制成,实战时用螺栓将复合装甲盒固定在装甲壳体上,中间有一定间隙。据称,这种复合装甲盒具有同国外著名复合装甲相同的抗弹能力。
关于武器部分
云豹CM-32装甲车车顶有一门自产40毫米榴弹机枪遥控枪塔系统,根据台军数据显示,在武器系统方面,包括40公厘T91榴弹枪射速每分钟300发,有效射程1500米;以及7.62毫米T74同轴机枪,射速每分钟400发,有效射程1100米。 该枪塔系统在观测系统上配备了冷却式热像瞄准具、CCD摄影机,具有全天候作战能力,此外,触控式显像屏幕上设计中文化接口,也适合单人操作。 军方说,除了安装在云豹甲车之外,40公厘榴弹机枪遥控枪塔系统同样也可配装于其中多种载具。
模型开盒部分
笔者第一时间拿到样品后,映入眼帘的就是这幅封绘,不仅色彩勾起很大的购买欲,而且内容很有有深意,首先先说背景,此地为台北承恩门,外壁以红砖堆砌而成,屋顶是单檐重脊歇山式设计,带着浓浓的闽南风格。站立在繁华的台北街道上,与邻近的高楼大厦形成强烈对比,结合附近的台北邮局、带有欧式风的抚台街洋楼,带出古今交错的气氛。
抚台街洋楼是位于台湾台北市中正区的一栋洋楼,建筑位置位在台北市中正区光复里开封街一段、延平南路交会处一带。现列为台北市市定古迹,也是台北府城内仅存日治时代之商用建筑古迹之一,因该地古迹多为官署建筑,少有民间店铺,格外珍贵。当地人因其外观,称之为「石头厝」,或称「大和町洋楼」。
介绍了这么多,下面言归正传,来聊聊这款“云豹”套材
开盒一瞬间,最先映入眼帘的是AFV比较经常使用的绿色材质,比较明显的车体部分,总体上零件不是多到吓人,看来烂尾率不会很高
下面按照材质分类顺序带大家赏析板件,首先我们来看车体部分,可以发现,AFV在这次产品中尽可能的把底部细节一体化开模,可以说降低了玩家的一些制作难度和精力,因为,虽然说底盘部分也是战车模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一般来说这个部分是玩家甚至一些高手都比较容易忽视或者故意放弃掉的地方,同时也属于视觉盲区,或者说根本可以放弃掉的部分,记得当时看日本CUSTOM系列视频的时候就有日本大师连坦克底部喷都不喷,直接放弃,所以如果在底盘部分细节开模过于琐碎会加大玩家的烂尾率,不过轮式装甲的话,底盘的看点要比履带式战车多的多,所以厂家选择了一体开出,只留下了悬挂结构留给玩家,虽然战车下面的世界不容易被发现,但还是建议玩家朋友在不触犯强迫症底限的情况下底盘部分尝试去做出彩,通过照片可以看出,底盘部分铆钉钢板部分锐利度还是可以的,相比实车厂家还是做了一些细节上的取舍,铆钉部分虽然不多,但是刻画的还是惟妙惟肖
车体内部就简略多了,毕竟没有内构
车体前端可以看出倾斜装甲的弧度
另一个视角可以看到车体整体的开模水准,虽然没有什么太值得目瞪口呆的地方,却也没有什么特别违和的地方,有时候“温吞水”也是一种标准。
接下来是轮胎
对比实物,可以说这次AFV对于轮胎的考证把控比较认真了,纹路几乎还原,合模线可以用砂纸打掉。
正面的米其林标志也是很清晰
B板,这一板主要是防护装甲,车体前部装甲等零件,侧面装甲可以看到铆钉细节,对比实车来看的话,比例上拿捏的还是可以的。
战车前部装甲,同时也开出了防滑纹效果,不过需要微缩镜头捕捉的情况下才能看清,所以视觉派的玩家可以自行在追加一些出来。
前车装甲部分多数是分片开模,在某种情况下可以保证厚度。
其中6号零件要注意,红线部分并非水口,而是实车链接转动轴部分,千万不要剪裁。
接下来就是H板,这板主要为车体上部以及武器部分,小炮塔部分,以及给出了两种样式的防护盾,分别是钢板型和陶瓷型。
陶瓷型的防护盾,根据实物图可以看出,由于工艺限制纹理并没有开出,并且在观感上适度的把六边形纹路放大了一些。
可能大家会问,什么是陶瓷装甲?陶瓷材料具有硬度高、密度小的优点,其对动能弹和弹药破片的防御能力都很强,如今已成为一种广泛应用于防弹衣、车辆和飞机等装备的防护装甲。这类陶瓷复合装甲不仅能抗御常规弹药的攻击,而且还能承受中子弹和反坦克导弹的攻击。
机枪细节刻画的也几乎还原了外形,尤其是木制枪柄的外形。
弹药箱细节
接下来是I板,主要部分为前车盖,散热窗,舱盖等部分
这部分为前部车上部车盖部分,并且给出了风扇细节,虽然后期会有网盖住这个细节,但是厂家依然给出了,并且细节尚可。此外,仔细看可以看到该车的防滑纹细节。
D板
这版主要是悬挂系统零件和轮子等细节,该板一共为两板。
首先我们来看轮毂细节,从照片来看,钉,线细节都值得称赞,并且也开出了文字部分,文字细节这个在磨具工业生产中并不是难事,但需要一定的技术。
从照片可以看出模型在细节上进行了一些微调,但是大致的细节都很保守的保留了,并且加强了文字细节的刻画,因为实物的观感效果并不是很清晰,如果按照实物去做,模型也就看不到什么了,细节取舍也是很多模型厂商经常做的部分。
内侧轮毂的部分由于笔者没有实物照片可以参考,但是就针对模型细节效果而言,有一定的锐度。
接下来是悬挂减震弹簧部分,很众多的模型厂商一样,由于弹簧是个特殊形态的构造,想要开出写实结构会大大增加生产成本,并且意义不大,除非像一战坦克那样露的很明显,况且这个部分后期会被轮子挡住,所以基本上都是“浮雕”思路,有兴趣的玩家可以自行改。
对比实车中的减震弹簧
下图几个零件是笔者拍照途中不慎掉落的,分别是51-54,玩家不用担心遇到此类问题如何应对,因为这几个零件对比图纸很容易区分。
E板,主要部分为舱盖,车体上部等部分。
车体上部,有些细节也是一体开出。
这个零件是CM34型号中的,这款车里用不到的,可以看出“云豹”系列也是通用件,相信后续型号也会陆续出现。
舱盖部分
最后是K板,主要为车体后部,后舱门,工具等细节。
PE(蚀刻片)
主要是防爆网等细节,LOGO注明是和沃雅合作的。
PE,这个为车体上的铭牌
弹链
橡胶圈
水贴
另外可以肯定大陆发售版本还将额外附赠货号为TW60019遮盖纸,不过笔者者一盒应该是最初的样品,遮盖纸并未附在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