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网发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241|回复: 3

[舰船] 【模型网评测】ICM/鹰翔(FH1302S)1/700德国海军“国王号”战列舰(制作更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24 20:5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模型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用户

x
本帖最后由 Blackpanther 于 2018-10-14 17:40 编辑

感谢 ICM/鹰翔模型 提供评测套件。本文由 www.moxing.net(模型网)独家刊发,禁止随意转载,欲转载请先联系本站。


国王级战列舰(德文:Großlinienschiff der König Klasse,英文:Koenig Class Dreadnought Battleship  ),是德国一战时设计建造的一种战列舰。
在英国超级无畏舰陆续开工的刺激下,德国于1911年10月3日在威廉港皇家船厂开工建造。1914年3月1日下水,8月9日完成服役。

国王号战列舰属大型舰艇,尤其适合北海海况。四艘姊妹舰组成海军第三战列舰分舰队(大洋舰队),该舰并成为保尔·贝恩克少将的座舰。一战爆发后,第三战列舰队参加了公海舰队的所有行动,在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爆发的最庞大激烈的海战-日德兰海战中,重创英国“厌战号”,“勇士号”,“马来亚号”。

1917年9-10月,国王级战列舰参加了针对俄国的波罗的海行动。停战协议签署后,德国海军被协约国军扣押在斯卡帕湾,包括其余三艘姊妹舰也于1919年6月21日自沉。

技术指标:

排水量:标准排水量 23581 吨;通常排水量 25796 吨;满载排水量 29200吨
尺寸(米):长175.40(全长)/宽29.50/吃水9.10
动力:12台燃煤锅炉,3台燃油锅炉;3台蒸汽轮机(边境总督号曾计划安装3台大型柴油机,未果),主机功率43300马力;3轴,2舵并列配置;
航速:21节;续航力:8000海里/12节,2400海里/21节
武备:10门305毫米/50倍口径主炮(5座双联装炮塔);14门单装150毫米/45倍口径副炮;10门单装88毫米炮;5座500毫米鱼雷发射管(水下安装)。
装甲:舷侧装甲(最大)350毫米;三层装甲甲板,每层30毫米;炮塔(正面)300毫米;指挥塔350毫米。
舰员:1136人(战时1284-1315人)

如同icm与鹰翔合作的其他板件,封绘中规中矩,底部为豪华版所有的改造件配置。
盒子不大,不过感觉内容物很丰富,相比普通1/700船模,这个包装算是有分量了。
_X1_6980_1.jpg


侧包装为QR Code广告以及安全警告
_X1_6988.jpg

另一侧为“国王号”中英双语简介。
_X1_6984_1.jpg

打开盒子盖,还是很惊喜的。有一层白色封盖来保护板件,一是减小
板件上下晃动的空间,二是打开盖子也不怕零件洒落。
_X1_6992_1.jpg

撤掉白色封盖,盒子相对还是比较大的。零件被一股脑的放进大密封口袋,
有点担心零件损坏。
_X1_6994.jpg

零件与盒子全家福。除却板件,其余为蚀刻片与说明书包裹,木甲板
以及金属,树脂零件小包。
_X1_6997.jpg

全部板件合照。
_X1_6998_1.jpg

本套件可以制作全船底或水线船。船底造型特写。
_X1_7001.jpg

船底底部有点橘皮的样子,不过问题不大。中间有合模线落差,需要仔细打磨了。
_X1_7005_1.jpg

A板件与螺杆F板件。水线底正面。 _X1_7010_1.jpg

水线底反面
_X1_7009_1.jpg
整个船底和水线底开模不错。

B板件正面。B板件为两张,两张零件一样,为主炮,副炮,救生艇等小零件。
因为包装问题导致其中一版的副炮弯折,船锚也受损,比不过其余的细小零件躲过去了。
_X1_7011_1.jpg

B板件反面
_X1_7013.jpg


B板件细节。
_X1_7021_1.jpg

主炮炮座的凹线铆钉很清晰。救生艇的细节也很赞。
_X1_7023.jpg


C板件。本套件船身为两瓣开模,到手的套件中一瓣已经脱落,不过并未损坏
_X1_7031.jpg

c板件背面
_X1_7043.jpg

c板件细节。烟囱环筋位置开模锐利。还有适当的攀爬梯和管线在上面
_X1_7032_1.jpg

桅杆部分细节不错,也很锐利。即使不用套件中的金属件一样可以很好地完成桅杆部分。
_X1_7041.jpg

侧舷建筑以及舰桥建筑。细节丰富。
_X1_7038_1.jpg

_X1_7036_1.jpg

_X1_7035_1.jpg

左下边也有两个船底螺杆部位零件。与f板件相同。
_X1_7034_1.jpg

船身。锚口预留,系留柱等直接开在船身上,但是不太利索。有少量的胶挂在上面
得用笔刀细致处理才好,或者直接铲掉自制。
_X1_7044_1.jpg

D板件,甲板板件。甲板上有木甲板纹路,各种舱口,盲盖等细节丰富,锐利。
_X1_7050_1.jpg

背面的推出口很有特点
_X1_7057.jpg

甲板后部细节。各类舱口,建筑物清晰明确。
_X1_7051_1.jpg

_X1_7052.jpg

甲板前部细节。甲板上原有的系留柱等部位皆可用套改中的零件替换。
不过没有锚链。
_X1_7053_1.jpg

背面推出口特写。
_X1_7058_1.jpg

E板件,船托。船拖的造型类似于订书钉。
_X1_7060.jpg

下面是蚀刻片包裹和木甲板,金属,树脂零件小包
蚀刻片板件3板共5片,同样还提供了用来添加线缆的用线。
黑色贴纸为舰船的名字,贴在船托上。不过还是自己做
金属的看起来更高级些。
_X1_7063_1.jpg

木甲板素质很高,并且预先留出了凸起位置的空隙
_X1_7068.jpg

木甲板板细节。个别位置还没有开出口,需要在黏贴的时候自行开口。
_X1_7069.jpg

木甲板细节。
_X1_7070_1.jpg

蚀刻片共3版5片。虽然数量不多,但是你能想到的要改的地方,
套件中都会提供给你。
AB板蚀刻片,为舰桥,环筋等。颜色偏红铜
_X1_7072.jpg

_X1_7073_1.jpg

a版蚀刻片细节。
_X1_7075_1.jpg

b板蚀刻片细节
_X1_7074_1.jpg

CD板件。为甲板上的细节,以及舷窗等。不过奇怪的是这板蚀刻片
的颜色与另外几张都不同,颜色偏黄铜。
_X1_7078.jpg

c版蚀刻片细节
_X1_7079_1.jpg

d版蚀刻片细节
_X1_7081_1.jpg

E板蚀刻片。围栏等
_X1_7082_1.jpg

一根铜棒,用于改造桅杆
_X1_7084_1.jpg

金属件以及树脂件小包
_X1_7086_1.jpg

树脂件细节还是很犀利的。金属件包括主炮炮身,副炮炮身
金属桅杆,金属系留柱,吊车等改造件。
可惜没有锚链。
_X1_7088_1.jpg

张线用线。材质上跟日本的金属鱼线很像。不过这种缠绕方式,
在张长线的时候要好好拉直压平才行。
_X1_7100_1.jpg

国旗贴纸
_X1_7102_1.jpg

说明书。说明书将板件和蚀刻片的制作进度放在了一起,
在制作的过程省去了相互对照的繁琐手续。美中不足的是没有大一点的涂装指示图。
直接在说明书封底印刷涂装指示,虽然很方便,但是由于说明书开本小,不利于对照。
_X1_7104_1.jpg

_X1_7105_1.jpg

_X1_7106_1.jpg

_X1_7107_1.jpg

_X1_7108_1.jpg

_X1_7109_1.jpg

_X1_7110_1.jpg

_X1_7111_1.jpg

_X1_7114_1.jpg

_X1_7118.jpg

_X1_7114_1.jpg

_X1_7116_1.jpg

_X1_7117_1.jpg

_X1_7118_1.jpg


开盒小结

整体来说,套件素质很不错。除却包装问题导致零件有损坏之外。作为豪华版,配置了尽可能多的改造件,可以说入手这一套,作为一般玩家,你无需要另购置其他的改造件即可完成十分精致的模型。当然在此基础之上做更多的改造,本套件亦能提供很高的宽容度。

零件数量和改造件数量很适中,不会很细碎也不会繁琐,适合准备使用蚀刻改造的玩家,也适合老手。说明书整合了板件和蚀刻片的制作过程,在板件进行到一定位置后一定会出现蚀刻片过程,这一点方便制作过程中的来回对照,减少错过步骤的可能性。

总而言之,无论新手老手,本套件皆能满足各方面的需求,值得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4 17:35: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开始更新制作过程。
中途因为工作的原因,较长时间的出差耽误了一些制作进度,加上第一次制作评测所以素组部分的照片留下的并不多,不过我会尽可能的完整的把过程搬上来。
首先是船底。船底首先是制作钢板落差。方法很简单,细条的遮盖带,按照实际船体的比例贴好,厚喷水补土形成落差。
WechatIMG88.jpeg

WechatIMG86.jpeg

WechatIMG89.jpeg


这样一来大致的钢板落差就有了。然后张贴木甲板
WechatIMG49.jpeg

WechatIMG48.jpeg

WechatIMG50.jpeg


注意这张图,原厂提供的木甲板是不包含这一部分的,我选择购置他厂的木甲板来补上这一块。
WechatIMG47.jpeg

根据流程,开始制作炮塔。首先切除原先的炮管,然后钻洞,塞进金属炮,完成。由于金属炮相对比较沉,所以会出现炮口向下的情况。可以使用502对其进行固定。
WechatIMG63.jpeg


已经完成的5组主炮。
WechatIMG60.jpeg

按照说明书进入到舰桥的制作环节。一定要注意这四根樯的长短位置关系。
WechatIMG79.jpeg


舰桥的制作难度不大,主要是各层的位置一定要准确,因为不存在定位点。
WechatIMG46.jpeg

WechatIMG45.jpeg

WechatIMG80.jpeg


继续后舰桥的制作。这里需要切下相应长度的铜棒来做桅杆。如果你有电焊枪的话最好。
WechatIMG40.jpeg


将舰桥放置于甲板上看是否因为制作,板件发生形变,以及桅杆是否摆正。
WechatIMG41.jpeg

WechatIMG42.jpeg

WechatIMG43.jpeg

WechatIMG44.jpeg

然后开始喷涂作业。
WechatIMG69.jpeg

WechatIMG66.jpeg

WechatIMG65.jpeg


做好甲板遮盖后,全部喷涂水补土。
WechatIMG72.jpeg

WechatIMG73.jpeg

如图,船底色使用田宫船底红,并且多加了x7,让船底色稍稍鲜艳一点,方便做旧。舰体色使用xf75,并且加白让颜色更浅一点来做色差。
WechatIMG128.jpeg

船身的旧化我先试用深灰色进行渍洗,因为是一战的舰船,我有意把船做的更脏一点。甲板部份用深棕色色粉干扫,一定少量多餐。因为木甲板万一蘸了色擦干净就没那么容易了。
WechatIMG122.jpeg

后舰桥两侧,有四道类似于铁轨的构造,蚀刻片该除了细节,但是木甲板的刻痕不够清晰,制作有点麻烦,我直接流道拉丝做了,看起来比蚀刻片要更立体一些。
WechatIMG124.jpeg


到此,这艘船大体的制作过程就完成了。因为一战的船构造相对简单,最制作要求并不会很高,但是如果在颜色以及旧化的处理上更得体,会让作品整体更出彩。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4 17:39: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层来更新最后的效果。。因为那段时间在收拾屋子,合理规划自己的制作空间所以有点乱。。摄影棚也没到位,请大家见谅哈。

WechatIMG104.jpeg

WechatIMG115.jpeg

WechatIMG99.jpeg

WechatIMG105.jpeg

WechatIMG109.jpeg

WechatIMG120.jpeg

WechatIMG111.jpeg

WechatIMG116.jpeg

WechatIMG111.jpeg

WechatIMG107.jpeg

WechatIMG106.jpeg

WechatIMG121.jpeg

WechatIMG97.jpeg


到此为止,鹰翔1/700“国王”号的制作进入了尾声。总体上这是一份非常称心的板件。首先一战的舰船并不复杂,作为初次尝试舰船制作的人,可以让你很快的上手,如果有相应的耐心,烂尾这种事应该是不存在的。配套的蚀刻片也不复杂,不需要过分的切割零件,也不需要为了制作豪华版购入更多的改造素材,这与其他厂商的蚀刻片地狱相比,友好很多了。绝大部分人制作模型是为了享受制作的过程,当然我们也得承认,做模型的人普遍是有自虐倾向的,复杂搞糟材料的堆砌,最终呈现出上等的佳作是每一位模型爱好者的最终目标。

不过要对鹰翔的包装提出一点建议。同是豪华版,“国王”号的包装旨在是有点简陋,没有什么海绵包裹,也没分开装袋,一股脑装进去的结果就是会掉零件。如果是战车或者飞机也许可以忍下,舰船的话会更麻烦一点。

另外说明书还是要好好校对,也许是为了方便,蚀刻片的说明书分别插入在正常制作流程之后,有时候要不断前后翻阅说明书,难免造成忘记黏某些零件。

对于我来说,制作“国王”号是轻松的,只是表现技法上还是不够成熟,有待提高。

说到此,我想起一段来自于日本媒体艺术祭给田宫创始人的颁奖词,它是这样说的:

在世界拥有很高评价的模型制作公司,田宫在草创时期就领先于世界。封绘使用具象的图片唤起手作的想象力,并且积极活用logo mark 让自己的品牌延续,用组合的方式对细小的结构加以理解,超越“玩具”,形成“模型”的概念,是他(田宫俊作)作为公司创始人一直贯彻的目标。这个“魔法箱”是与世界呀故事等相互连接的媒介,是现在活跃的很多技术者,艺术家,创意家灵感的源泉。

想把这段话送给那些认为“模型”是“玩具”的人;
并且送给做模型的同好共勉。

谢谢观看~~~

发表于 2019-4-11 16:4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个,准备入手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QQ|首页|手机版|Archiver|模型网 ( 京ICP备12011049号 )

GMT+8, 2025-2-20 23: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