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网发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870|回复: 8

[民用] 田宫 16042 1/6 本田 CRF 1000L 非洲双缸 摩托车 开盒部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20 19: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模型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用户

x
本文由www.moxing.net(模型网)独家刊发, 请勿私自转载,欲转载请先联系本站。

CRF1000L_Africa_Twin-ABS-2015-010-1030x771.jpg
首先,我很激动。
这是我第一次做1:6的摩托.
这是我第一次做价格四位数的模型。
这是我第一次做的比例最大的模型。

关于实车介绍我就不复制粘贴了。
只发一段官方的宣传片。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4284749/看完这宣传片,我的感觉就两个字,自由。
非洲双缸,好没创意和想象力的名字。虽然英文的发音和意境稍微好点。
叫自由双翼多好~正好能跟HONDA的LOGO能对上。

封绘
TB2gF8YswxlpuFjy0FoXXa.lXXa_!!719081171.jpg

开盒:盒子大到我只能放到地上拍了,请谅解。
_DSC1513.JPG

194915ba31au4fodyx44rx.jpg

这么大的盒子,快递过程肯定都是放在最下层的,很难保证不被压坏,我收到的这盒,就被压得比较厉害。
_DSC1514.JPG

这张标签我用机翻了一下。
纽伦堡模型展参展50周年纪念。
不敢保证完全正确。
_DSC1515.JPG

_DSC1516.JPG

画师签名,不认识。。。
_DSC1517.JPG

产品信息:编号16042。1:6比例第42款产品,我是这么理解的。
22000日元。
_DSC1518.JPG

_DSC1519.JPG

_DSC1520.JPG

_DSC1521.JPG

产地为日本本土,不是菲律宾工厂。
我个人是觉得本土和菲律宾产品在质量上并没有什么差异。
_DSC1522.JPG

打开盒子,满满当当。
_DSC1523.JPG

板件部分:
从A板件开始依次拍摄。由于板件过多,只挑有特色的地方讲解一下。
A板件
_DSC1524.JPG

B板件
_DSC1525.JPG

C板件
_DSC1526.JPG

_DSC1527.JPG

_DSC1528.JPG

_DSC1529.JPG

D板件
_DSC1530.JPG

_DSC1531.JPG

_DSC1532.JPG

_DSC1533.JPG

E板件
_DSC1534.JPG

_DSC1535.JPG

_DSC1536.JPG

_DSC1537.JPG

F板件
_DSC1538.JPG
_DSC1539.JPG

_DSC1540.JPG
_DSC1541.JPG

电镀件这次不知道加了什么新技术,感觉上对指纹的抵抗力有所增强。难道是疏油层~
但是我收到的这盒套件,电镀件上有三四个地方居然沾染上了类似灰尘的东西。虽然很小,不明显。但该洗的还得洗。

我个人对电镀件实在不感冒,除了后视镜和车反光罩之外,我认为别的件都不需要搞成这样。
沾染指纹还是小事,总觉得这种亮闪闪的东西给人一种廉价感和轻浮感。不知道有没有人跟我是一样的感受。


H板件
_DSC1542.JPG

_DSC1543.JPG
_DSC1544.JPG

J板件
_DSC1545.JPG

_DSC1546.JPG

_DSC1547.JPG


K板件
本套件的亮点之一。
轮毂部分。左边的是定位器,以免装错。
_DSC1548.JPG

M板件
高超的开模技术啊,虽然我不懂模具技术。但也觉得这两块板件真不是哪家厂商都能做出来的。
ABS材质,别看它细,柔韧性很好。
_DSC1549.JPG
L板件
_DSC1550.JPG

每个分件上都有数字编号,以免装错。
_DSC1551.JPG

N板件
这次的车外壳,只有一个地方需要做无缝。
_DSC1552.JPG

_DSC1553.JPG

_DSC1554.JPG
_DSC1555.JPG

P板件
透明件。
_DSC1556.JPG
_DSC1557.JPG


_DSC1558.JPG

_DSC1559.JPG

Q/R板件
_DSC1560.JPG

尾灯上有两道非常细的划痕。以前做别的套件也发现过这种划痕,可能都是在脱模时由于模具不够科学造成的。个人瞎猜。
_DSC1561.JPG

U板件
磨砂透明支架。
_DSC1562.JPG

G板件
_DSC1563.JPG
_DSC1564.JPG

刹车碟终于给开孔了,其实1:12做开孔也不是什么难事,长谷川就做得很好。
自己拿手钻的孔和模具开孔没法相提并论。
_DSC1565.JPG

_DSC1566.JPG

_DSC1567.JPG

_DSC1568.JPG

S板件
_DSC1569.JPG
_DSC1570.JPG

_DSC1571.JPG

T板件
_DSC1572.JPG

坐垫上有细致的磨砂感,照片上很难表现出来。
_DSC1573.JPG

这次的橡胶轮胎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刚出厂的缘故,橡胶味很重。
_DSC1574.JPG

分模线有点重。这次我准备不打磨了。因为有高低差,打磨只能去掉外面的,去不掉凹陷部分的,还不如不打磨。
_DSC1575.JPG

一张铝箔贴纸,一张双面胶,一张带背胶的海绵垫。
_DSC1576.JPG

两种管线。
_DSC1577.JPG

金属件
_DSC1578.JPG

_DSC1579.JPG

仔细看,两根管子颜色深浅不一。希望只是少数这样。
_DSC1580.JPG

舍得附送一把好的螺丝刀了。还是别的厂出的,手感不错。
_DSC1581.JPG

其余小金属件就不拆了,免得丢失。
_DSC1582.JPG
_DSC1583.JPG

水贴,田宫自己产的。
这些天用惯了C社水贴,再看田宫的水贴,还是跟人家有差距。
肉眼能看到的就是留白部分,还做不到C社那样几乎是完全贴着边裁切。
_DSC1584.JPG

_DSC1585.JPG

一张板件示意图
_DSC1586.JPG _DSC1587.JPG


破天荒的给了一张实车细节图,可用作喷涂时颜色参考。
_DSC1588.JPG
_DSC1589.JPG
_DSC1590.JPG

一本32页的说明书。
我个人建议还是先做车壳部分。
_DSC1591.JPG

_DSC1592.JPG

_DSC1593.JPG
_DSC1594.JPG
_DSC1595.JPG
_DSC1596.JPG

_DSC1597.JPG
_DSC1598.JPG
_DSC1599.JPG
_DSC1600.JPG
_DSC1601.JPG
_DSC1602.JPG
_DSC1603.JPG
_DSC1604.JPG
_DSC1605.JPG
_DSC1606.JPG



开盒小结:

这是我盼了很久的套件。
刚知道田宫要出新的1:6摩托时还有点失望,因为非洲双缸我第一眼看上去并不觉得有多漂亮。
但当你沉下心来细细观赏,特别是看到模型实物照片时,我还是被深深的吸引并折服并喜欢上了这款摩托的外形。

错过了当年1:6的哈雷肥仔摩托。
不要再错过这款了。

写这篇开盒的时侯,我的制作进度应该已经到5%了。
田宫还是那个田宫,这次的非双真的可以即便素组也能镇宅了。
我以前总骗别人,说摩托素组也好看,其实是想更多人能入摩托的坑。
这次我真不骗人了……来玩摩托吧,1:6的细节才叫模型,你再玩高达HG,SD,只会被家里人说这么大了就会玩小孩玩具。
你买这个回去,家里人肯定会打死你的。。。
啊不!当你组装完成的时侯,家里人肯定会用 。◕‿◕。 这样的眼神注视着你。
相信我,没错的。






 楼主| 发表于 2017-6-20 23: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夏南 于 2017-7-3 10:45 编辑

过程:由于是1:6的模型,很多分件都十分科学的规避了无缝.
外壳上只有这里需要做到无缝.

如何做无缝?
我个人还是喜欢不用补土,直接用胶水溶了塑料,使劲挤,干后打磨掉挤出来的部分.靠塑料本身来消除缝隙.
这样的好处就是材质都是一样的,不会因为补土过软或过硬,出现表面打磨程度不均的问题.
坏处就是零件空间变窄,可能会对后继的组装产生影响.

挤完后仍然可能出现细小的缝隙,这时还是需要补土的填充.
我用过70多元的田宫光补土,太硬,比塑料硬太多,这是它唯一的缺点.
也用过很平常的牙膏补土,太软,干后收缩.
还用过杜蕾丝的无味补土,比牙膏补土还软,但是收缩程度没牙膏补土那么严重.

我始终找不到一款硬度跟塑料接近,同时干后不收缩的补土.

后果我才发现,我错了,因为这世上根本就不可能有这种补土.
因为干后收缩是必然的,物理性质决定了补土中的可挥发性物质挥发后容积一定会缩小.

---------------------------------------------------

有一天,我走在路上,看到了压路机正在碾压刚铺好的柏油路.
聪明的你看到这也一定知道我想说什么.

其实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就是上补土时使劲夯实补土就行了,把补土狠狠的塞进缝隙中,夯实它!
夯得越实越好,把原子与原子之间的缝隙压缩至最小,这样干后收缩的空间也就小了.不能说这样可以完全避免收缩,只是收缩得没那么明显.

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我却一直都没想到.
一直舍近求远的去找什么不收缩的补土.

有人说为什么不用五爽大法,五爽在我看来还是比塑料硬,
不是所有502都能和任何牌子的爽身粉完美混合的.而且混合的过程中,有可能混入小气泡,也会对填缝造成意外的麻烦.
很多动不动就五爽的人,很有可能自己根本就没动手做过几次.理论跟实践的差距还是蛮大的.

完美无缝的条件:
1.尽量使用自溶的塑料填缝.
2.自溶的塑料需要足够的干燥时间,如果没有完全干燥你去打磨了,那等它完全干燥后,就是内陷的.完全干燥需要12小时以上,24小时以内.
3.如果自溶后依旧有小缝,用补土夯实填缝.同样需要足够的干燥时间.
4.为避免后继打磨动摇无缝的牢固性,无缝背面用502类的硬质胶水补强,如果不影响可动,可用胶板+502补强.
_DSC1607.JPG


_DSC1608.JPG


_DSC1609.JPG

注意这三个箭头标记对齐.
_DSC1610.JPG

这次的电镀件其实不洗也是可以的.
_DSC1611.JPG

轮毂用的盖亚金,然后上面再喷一层盖亚珍珠金,基本可以还原实车的颜色.
_DSC1612.JPG

说明书上写的白色要用珠光白.
我用的星影限定白,其实就是带珍珠质感的白色,但是我个人不喜欢这个白色,想了很久还是换成光泽白+白珍珠的配色方案.
降低了珍珠的质感.
_DSC1613.JPG

之前说了不用洗也行,是因为这次的电镀件老田果然在表面喷了一层东西,背面的电镀很容易就洗掉了,正面的泡了一天,丝毫无损.
虽然84消毒液洗不掉,但是星影脱漆剂还是可以洗掉表面喷的那层东西.
但依然不推荐洗,因为在一些犄角旮旯还是会有残留.
这次的电镀件,田宫一共弄了三层效果.底漆→电镀层→疏油层?
最难洗的就是底漆这一层,我本次就没有洗好,底漆层没洗干净.

如果你的电镀件没有像我一样中奖的话,可以不洗.前面说了,我的电镀件上面有几颗小灰尘,是套件生产加工时弄上去的.
_DSC1614.JPG

车壳部分唯一需要用到遮盖分色的地方.田宫推荐用喷罐TS89珍珠蓝,我没有这号色,用的TS50云母蓝.
_DSC1615.JPG

座椅的遮盖分色,这里用的是边境模型的弯曲遮盖带.
这个牌子弯曲柔韧度比田宫同款产品强不少,但是会留下残胶.希望以后的产品改进.
普通遮盖带我一直用的国产圣多美,跟田宫遮盖带没有差别,除了价格.
_DSC1616.JPG

水贴弄完,注意田宫自产的水贴最好别用郡仕绿盖,很容易烧.最多用用蓝盖.
本次水贴作业我并没有使用软化剂,全靠棉签+电烙铁完成.
_DSC1617.JPG

发动机试装.螺丝的分色用的遮盖液,色号为盖亚深不锈钢+少量光泽黑.
金色部分为:AK472金色+AK478白铝.
排气管发色从左至右为:盖亚深不锈钢→盖亚不锈钢→盖亚不锈钢打底/盖亚珍珠铜.
_DSC1618.JPG

我原来说过AK的金色和白铝色发色不好看,其实也看用在哪里.
AK金确实发色不是我们印象中纯正的金色,但是用在这里我觉得很接近实车的金色.
_DSC1619.JPG

经常有朋友问我金属漆用什么好?
在这里统一回复一下.
我个人用的金属漆就三个牌子,盖亚,星影,AK.都是硝基系.
金属漆想出好效果,目前来说有两个硬性条件:一,硝基.二,喷涂.

盖亚的不锈钢系列三种颜色都是非常不错的金属色.

关于珍珠金属色.
你只要一看到"珍珠"两个字,这款漆基本就是半透明的,所以别再挑人家的毛病,说遮盖力不行.
珍珠金属色是靠底色发色,同时微调色相的,不是用来遮盖的.

关于AK金属色
建议各位首次接触金属漆或者一直觉得自己喷不好金属色的朋友入几款.
因为AK金属色是不需要稀释的,搅均了直接喷,注意是搅,不是摇晃瓶身.
所有金属色必须搅,摇没用.因为金属粒子重,沉甸厉害.
入AK是让你看一下什么叫作稀释到位的金属漆.以后你自己稀释心里就有个底.
这货太贵,效果虽然好,但没必要都入.

金属漆套路有限,要喷好并不难.

_DSC1620.JPG

主体框架用的田宫喷灌TS38枪铁+光泽黑.
不知道是不是天气原因还是什么,混合后的涂料喷上去以后感觉老是黏黏的,而且附着力也不好.
黏黏的表面特别容易沾染灰尘,沾染后还不好去除.(注:TS38喷完一周后,黏感终于消失了,应该是湿度太高干不透所致)

TS38枪铁,最好别买.盖亚20号金属黑就挺不错.但是太亮,加一点消光黑就行.我这里因为一开始是用的TS38,所以也懒得再换色.
_DSC1621.JPG

这个悬挂系统是可动的!
跟实车一样.
_DSC1622.JPG


_DSC1623.JPG


_DSC1624.JPG

我并没有入活动链条,后轮装上自带的链条后就不能转动了.使用自带链条如需后轮转动,组装31步时,S2零件后部的定位栓切除,后轮即可转动。但这个转动是"假"转,链条还是不动的,如需后轮转动链条跟着转,还是入活动链条.
我个人是对可动性没有太多追求.
_DSC162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7-6-26 19:3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夏南 于 2017-7-2 21:52 编辑

主体框架完成.
_DSC1637.JPG



_DSC1638.JPG

透明支架还是有用处的,可以让前后轮都离地.因为模型组装完成后自身重量会比较重,(套件完成后我用电子秤称过重,正好520克,也就一斤多.好像很轻,实际上上手了就知道对于塑料模型来说,算是比较重了.而且塑料模型如果太重,时间长了各部件真的会被压变形)
如果长时间靠前后轮支撑可能会让弹簧弹力减弱.
田宫的厉害之处就是把所有该想到的不该想到的细节都给你想到了.

而且前后轮离地后可以自由的转动.
_DSC1639.JPG


_DSC1640.JPG


_DSC1641.JPG

油门,手刹,离合啥的都是活动的.
_DSC1642.JPG

_DSC1643.JPG


_DSC1644.JPG

第一遍光油.
_DSC1645.JPG

打磨落差.再喷一遍光油,再打磨落差,再喷一遍光油,直接抛光.
_DSC1646.JPG


_DSC1647.JPG


_DSC1648.JPG

抛光中.
_DSC1649.JPG

这张小水贴所有的标识全可以贴完,如果你做到最后一步还发现没用完,仔细找找哪里漏了.
_DSC1650.JPG

这是组装完成后剩下的螺丝.
_DSC1651.JPG

自带磁铁的用法,可直接吸附在后面的螺丝上.
_DSC1652.JPG

关于透明件的处理:
其实很简单,就三个字"不要浪"
没事别往透明件上喷光油,也别想着抛光打磨.这样做的最终结果就四个字"适得其反".(水口是可以打磨的)
不是高高手级别玩不转的.即便是高高手也要看运气.

透明件的划痕不是那么容易处理的,一般的结果就是越处理越多,一道大划痕处理成无数道小划痕.
喷光油只会降低透明件的通透感.
所以对于民用,透明件如果厂商做得不好,那这盒套件已经失败了三分一,要么自制透明件,要么别买这套件.
_DSC1653.JPG




发表于 2017-6-27 11:49:49 | 显示全部楼层
使用套件链条时要注意第31步,S2后面有个地方要切掉。使用活动链条时不用切
 楼主| 发表于 2017-6-28 20:56:48 | 显示全部楼层
adterry 发表于 2017-6-27 11:49
使用套件链条时要注意第31步,S2后面有个地方要切掉。使用活动链条时不用切

万分感谢,切掉这个以后自带链条也能转动后轮了。

说明书这里被我完全忽略掉了。。。
发表于 2017-6-30 13: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南 发表于 2017-6-28 20:56
万分感谢,切掉这个以后自带链条也能转动后轮了。

说明书这里被我完全忽略掉了。。。

我也是因为买了活动链条,所以对这部分稍稍留意了一下,非常期待大神的作品啊!!
发表于 2017-7-2 18:0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做的太好了!!膜拜下!
 楼主| 发表于 2017-7-2 19:4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夏南 于 2017-7-3 11:15 编辑

成品部分:
_DSC1687.JPG
_DSC1668.JPG
_DSC1669.jpg
_DSC1670.JPG
_DSC1671.JPG
_DSC1672.JPG

_DSC1673.JPG
_DSC1674.JPG
_DSC1675.JPG

_DSC1676.JPG
_DSC1677.JPG
_DSC1678.JPG

_DSC1679.JPG
_DSC1680.JPG
_DSC1681.JPG
_DSC1682.JPG
_DSC1683.JPG
_DSC1684.JPG
_DSC1686.JPG
_DSC1689.JPG
_DSC1690.JPG
_DSC1692.JPG
_DSC1694.JPG
_DSC1698.JPG
_DSC1699.JPG
_DSC1700.JPG
_DSC1702.JPG
_DSC1703.JPG
_DSC1704.JPG
_DSC1706.JPG
_DSC1709.JPG
总结:

总体来说本款套件并没有一些特别难的地方,没有那种难到让人无法继续和抓狂的地方.
大部分问题田宫都考虑到了,并在设计套件时就很科学的降低了难度.
零件是很多,块头也很大,但只要按步骤一步步来,总是能够完成的.
建议把整个制作过程分解成若干个小过程.

做这盒套件的过程,我是很享受的,我极少极少会舍不得一盒套件做完.
一般都是想尽快的搞完这盒,然后进入另一盒套件的制作.

而这次的非洲双缸,每一步我都是沉浸在其中,以至于很多步骤都"忘了"拍照.
制作的过程中,我几乎把网上能找到的非双资料,视频,全都看了个遍.
由模型而爱上实车,20万的实车不是每个人都能玩的.但这1KRMB的模型,你真的需要做一个.

做完这盒模型,忽然发现田宫1:6系列极少有赛道摩托,一般都是街车,拉力车什么的.
赛道车如果做成1:6,我估计这板件数量至少还得增加三分一才够.

田宫的新开模新品几乎不需要再去谈什么组合度,什么开模是否科学,你只要专注的玩就好了.
专注的体验模型带给你的快乐.这样的模型厂商,我真希望再多几家.

拍完成品照后发现,实车前后轮的气门芯盖是不一样的.
前轮气门芯盖为金属色,后轮为黑色.
已修改,就不再拍照了.

----------------------------------------------------------------

本次制作过程是在六月中下旬,湖南,连续下了二个星期的雨.
湿度没有降到过70%以下,一般维持在80%左右.
但是漆面并没有被影响,所以,制作时出现问题了,别总是找客观原因,想想真正的原因出在哪.

本次制作,车尾两个车牌都被我喷坏了,每次制作快进入尾声时,我偶尔会情不自禁的骚起来,然后就会出问题.
所以,本次成品你不会看到车尾的车牌.
所幸的是这车不上车牌也不是什么大的缺陷.(注:本处之骚乃文人骚客的"骚",而非风骚的"骚")
所以,别浪,猥琐发育.笑到最后才是笑得最好 ヽ(乛◡乛)ノ゚






发表于 2017-7-3 16:5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品位的题材  摄影也很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QQ|首页|手机版|Archiver|模型网 ( 京ICP备12011049号 )

GMT+8, 2025-2-23 00: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