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夏南 于 2017-3-2 10:57 编辑
开盒:
盒照,算不上多好,但是挺新颖.
挺厚一盒.
帕加尼和风神的LOGO.
这张图挺有意思.
全世界GDP前三的国家文字最大,其次是八种使用人群最多的语言.
满满一盒
送了个透明车壳,好像是特典才有,最烦这些所谓的"特典"了.
飞边感人...有点小崩溃.
透明件还可以.
所有板件并没有常规的字母编号,所有板件编号为1-2XX,做的时侯可以自行在板件上用遮盖带写上板件的零件数目.
预上色的银行板件.
还是洗了重喷的好,照片上不明显,涂装的银色比较粗糙,颗粒感十足.
内构部分.
大错没有,小飞边不断.各种流道凝胶头过多.
看似板件与零件连接的水口不多,实际把凝胶头也算上的话,大部分零件要处理6-8个水口.
这还是技术实力不够的表现.
细节:
刹碟我是不准备开孔了,因为孔太细,这么多孔开下来,很容易把钻头折断.到时用渍洗的方法突出孔洞吧.
底盘和澡盆.
这表面粗糙得稍过份了些.
实车被大家吐槽最多的地方就是后视镜了.
发动机部分:
座椅及内饰:
实车座椅是30W一个.
而套件这粗糙的质感,完全不像是超跑的感觉.跟老田的FXXK还差得很远.
各种凝胶头...看看就习惯了.
电镀的后视镜,可以不用洗了.红色透明件也可以直接装.
轮胎部分:
套件中少有的亮点之一.
分模线都被处理在内侧和侧边部分.很难被发现.
不过这种开模方法只能应用在轮胎表面是平整的情况下.
像摩托那种弧形胎还是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裁好的窗玻璃遮盖纸.
透明件通透感不错,不用抛光也是可以的.
透明件抛光难度要比光油层难得多,没太大问题的话,还是不要作死的比较好.
说明书勘误.
估计有人要被扣钱了.
看到这个就想起自己以前在广告公司的那段时光,三个月出了六次错,一共被扣了五千多.
之后虽然再也没出过错,但是已经被搞得神经质了.
每次都要检查数遍,还不放心.
我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说明书部分:
不太理解为什么要叫"文化教材社"
所以特意找了一下资料:
青岛文化教材社(Aoshima Bunka Kyozai)也被称为株式会社青岛文化教材社,它是一家总部位于日本静冈县的模型制造商。公司产生各种包胶模,包括车模,航模,船模和科幻机甲模。
1924年,飞机驾驶员青岛次郎创立青岛飞机研究院。1932年,模型飞机被指定为日本学校教育材料。同年,静冈模型飞机协会成立,青岛次郎担任协会董事长职务。
青岛文化教材研究所在1945年成立,它专注于木制模型飞机制造。青岛文化教材社公司在1961年成立,青岛一郎成为公司首席执行官。同年,公司发布第一个塑料模型套件“快艇蓝鸟”。然后,公司开始研制塑料模型套件。
---------------------------------------------------------------------------------------------
看到这里我在想,日本的静岗四社基本都是几十年甚至百年的企业.
但也只有田宫一家在素质上能稳居世界先进水平.
长谷川,一年也开不了几个新模具,水贴大厂,吃老本.
富士美,新品出得倒是又快又多,没一个精品而已.
青岛社,就两字.平庸.你想不起它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而中国近些年刚刚兴起没多久的模型厂商只用了几年的时间就走完了日本企业几十年的发展道路.
想想也是挺自豪的.
唯一不爽的就是题材太少,特别是科幻和民用部分.科幻类型的原创几乎没有,就算有大部分也是没法入眼的低幼玩具.
跟我一样,抄的能力很强,但是要我原创个东西出来,那就要了亲命了.
而民用部分更是空白,可以忽略不计.
大家都在军模这一块蛋糕上杀得你死我活,却放弃了更大的几块蛋糕.眼光不够远,胃口不够大啊,就算国内玩民用的少,还有国际市场呢.
希望国内模型题材能够更丰富一些.
说明书大致看完还是蛮清晰干净合理的.
线条粗细适度,深浅主次分明.
唯一不习惯的就是一些小标识与常规的不太一样,还有零件编号没有字母分类.
开盒总结:
套件我拿到手之后第一感觉是比较惊艳的.
毕竟是新款,感觉青岛社是不是憋了太久,终于肯放大招了.
从题材到开模诚意十足.
能不能拿到车厂新款车型的版权在我看来就是一道非常好的官方检验途径.
特别是顶级超跑的授权.
几乎全内构,满满一盒的板件,还给了透明车壳.
但是没有提供碳纤水贴.
说到碳纤维,这里还有个小故事.
帕加尼品牌的创建者,最开始是自己做木头车玩,后进入兰博基尼设计车身,帮兰基做了一辆叫"Countach"的车,兰基也是从Countach开始崛起,成为跟法拉利平起平坐的厂商.当时碳纤维的技术刚刚起步,公司不愿投入财力过多的研发这种新材料,因为兰基最主要对手法拉利也未开始大力研发.
帕加尼一气之下离开兰基,开创了帕加尼复合材料研制中心.之后又做起了自主品牌的车.
所以帕加尼这个牌子的车,特色之一就是碳纤特别多.而且对碳纤的工艺和拼装要求和水准都高于同行.
本台车实车碳纤所应用的地方远超你的想象,一些常规碳纤的地方自不用说,比如车壳,发动机外罩.就连内饰,方向盘,等等能应用碳纤工艺的地方统统用了碳纤.
所以实车重量得到巨大程度的减重.
这样看来青岛社没像田宫FXXK那样提供碳纤贴纸,也还算情理之中.
------------------------------------------------------------------
板件粗略看了下,锐利度,分模线,塑料质感跟田宫比当然还有不小的差距.
新模具,流道上已经有少量飞边了.
透明件流道上很多气泡,好在零件上没有.
座椅的皮具质感也比较粗糙,像玩具~囧.
当然,究竟如何还得喷漆后才能看得明显.
本次的评测依旧会做到成品为止.
这是本人第一次制作现代超跑.也是第一次做内构如此丰富的四轮民用系列.希望成品能够让自己满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