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网发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264|回复: 8

[陆军装备] [模型网官方评测] RMF(麦田)RM-5003 德国虎1重型坦克早期型 1943年东部前线 50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14 23:4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模型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用户

x
标头-主题简介.jpg

       虎式坦克是二战中最著名、最具有传奇色彩的坦克之一。从1942年下半年服役起至1945年德国投降为止,一直活跃于战场第一线,德军乘员之间称其为"无敌坦克"。虎式坦克在战争中击毁了大量的敌军坦克和其它装备,在对手心中树立了不可战胜的神话、留下了威力巨大的深刻印象。这使它成为所有盟军坦克危险的对手,凡是在战斗中能够击毁或击伤虎式坦克致其被遗弃的盟军坦克,人们都会尊称其为驯虎者。

虎式的设计概念不同於德国早年大部份坦克,在此之前的设计强调机动性、防护和火力三方面的平衡。虽然德国早期的坦克火力往往不及其他对手,然而战术上的优势抵销这些不利条件。

虎I坦克的设计呈现出不同的设计理念,著重火力和装甲的而牺牲机动性。重型坦克的设计工作在1930年代後期就已经开始,但是没有计划生产。而真正刺激虎I式的出现是为了对付苏联T-34。尽管大体上的设计和外型类似四号坦克(中型坦克),但虎I的重量足足是後者的两倍,重量的增加来自於更厚装甲,大口径火炮,以及必然产生较大的燃料弹药储存空间、较大的引擎、更坚固的传动悬挂系统。虎I的前方装甲有102毫米厚,相较於四号坦克只有80毫米的厚度, 而虎I的两旁和背面也有80毫米厚的装甲。这样的厚度能够抵挡在大多数二战时期接战距离下,尤其来自正面的反坦克炮弹,而炮盾和炮塔的厚度几乎相等,使得要从正面贯穿虎I的炮塔几乎是不可能。在近距离下,车身两边和车顶较容易受到损伤,因为虎I车顶的装甲只有25毫米至40毫米厚,和当时大部分的中型坦克没太大分别。

虎I大部分的装甲角度垂直的与其他结构相连接。焊接点品质很高,装甲都是采用点焊,而不是铆接。汽油引擎在後部下方并控制前方的扣链齿轮,悬挂系统使用了扭力棒,类似三号坦克。炮台有一个圆型的地面,而从车底到车顶有157公分高。而主炮的支撑及发射机制发展自德国著名的88双用高射炮,而其88毫米36 L/56 的变种是被用作虎I的主炮,而在二战时最有效率及可怕的虎II 88 毫米 Kwk 43 L/71型主炮,也是出自该高射炮的。更甚的是,虎I的主炮发的炮弹可以依一非常直的轨迹而行,并配置了极为精确的蔡司TFZ 9b 瞄准器。在一次试射时,坦克在1200码的距离外发炮,而连续5发是落在一个16英吋x18英吋的目标上。而虎I坦克亦曾在大於1哩(约1600米)的距离外打中敌军的坦克,可是作用并不太大,因为在二战中的战争距离是远比一哩近的。 虎I与早期的德国坦克相比,为完全颠覆了以前的设计哲学。在此之前的德国坦克,是十分最视机动性、装甲与火力的平衡。当时,德军中拥有最强火力的坦克,为装备50毫米炮的三号坦克,虽然在火力上不及敌方坦克,但是德军的战术优势正好弥补了该缺陷。


503坦克营


503营的历史就称得上是一个"神话"。苏德战争初期的东线战场,尽管德军当时牢牢掌握了战场上的主动权,但苏军的KV-1和T-34坦克给德军带来的巨大震撼已经使得那些高傲的日耳曼人明白那些昔日让他们引以为豪的坦克技术和性能上的优势早已旁落他人,这也加速催生了日后名声大噪的虎式坦克。独立重装甲营,作为虎式坦克的基本作战单位,也从此登上了历史舞台。尽管在编号上要晚于501和502,但503重型坦克营却是第一个成立的虎式坦克营。这也似乎注定了它不平凡的一生。

1942年5月4日,第503独立重型装甲营在德国第3军区的两个后备连队的基础上正式组建而成。部队的组建和训练工作被安排在了位于新鲁平(Neurappin)的驻地,首批组建的单位包括营指挥部,维修连,第一和第二装甲连,其中大部分的指挥人员调自第5第6装甲团,当然同时也接收了大量没有任何装甲作战经验的"菜鸟"。

而在503营36个月的"生命"中,有27个月是在前线度过的。到1944年的8月,部队确认的击毁记录达到了1500辆,而到1945年3月,官方记录中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2000,这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而在当时营部还有大约20辆虎式坦克,相信最后的数字应该远不止2000,相信如果用"神话"这两个字来形容503营的一生没有人会认为过分。当然,为了达到这一里程碑,503重装营所付出的代价也是相当高昂的。从1942年的12月部队开赴东线到1945年投降,大约有53%的军官,26%的非作战人员和21%的士兵永远的躺在了欧罗巴的大地上。

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作战地点,503营的涂装是有相当大区别的。该营所接受的第一批虎式坦克全车上下用的是灰色调的涂装,其中稍带点蓝色的成分,而炮塔两边则使用白色边框勾勒出的坦克编号。一开始配备给503营的III号坦克所使用的也是和虎式坦克一样的战争初期德军统灰色涂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冬季503营在苏联南部前线全部改涂了白色的"外衣",炮塔上的编号采用了白色边框加黑色内底。到了春夏季节,为了适应东线的气候变化所有车辆又改用了橄榄绿与黄色相间的涂装,而为了方便己方车辆辨认,还将炮塔上的编号放大加深。到了43年底的时候,部队又给虎式坦克换上了白色的"外套",其炮塔上的编号也被再次放大,几乎占了整个炮塔高度的三分之一。44年在诺曼底的时候,为适应西欧茂盛的植被,基本采用的是橄榄绿加棕红色的涂装,而炮塔编号改用了白框红底。在刚到匈牙利的时候全营的虎王坦克又用回了传统的橄榄装,到了的冬天自然又得披上白外衣。但该营在45年3月直接从工厂接受的一批虎王坦克则未作任何迷彩处理,部队官兵只能自己动手为其添加了带有亮斑点的橄榄装,并一直使用到战争结束。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5 00:3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开盒报告.jpg

part.1   外观


盒子比5001要厚出三分一的厚度
IMG_4198.JPG

盒子侧面给出了內构的3D图
IMG_4199.JPG
IMG_4200.JPG


part.2    安装说明书


IMG_4202.JPG

IMG_4203.JPG


这个页面给出了內构上色的色标,只有AK牌的模型漆标
IMG_4204.JPG

IMG_4205.JPG
IMG_4206.JPG
IMG_4207.JPG
IMG_4208.JPG
IMG_4209.JPG
IMG_4210.JPG
IMG_4211.JPG
IMG_4212.JPG
IMG_4213.JPG

一共35步安装步骤
IMG_4214.JPG



part.3   板件展示


板件A:
IMG_4216.JPG

此板件与5001的A板件相同,个别零件在流道上做了加固处理
IMG_4217.JPG

细节展示:

焊缝
IMG_4219.JPG

指挥塔
IMG_4220.JPG

工具箱
IMG_4222.JPG

舱盖
IMG_4223.JPG

砲盾
IMG_4224.JPG

炮塔上盖
IMG_4225.JPG

IMG_4226.JPG

退制器
IMG_4227.JPG

炮塔内部
IMG_4228.JPG

IMG_4229.JPG

IMG_4230.JPG


板件B:
IMG_4231.JPG

此板件与5001B板件相同
IMG_4232.JPG

细节展示:

IMG_4234.JPG

IMG_4235.JPG

IMG_4236.JPG

IMG_4237.JPG

IMG_4238.JPG

IMG_4240.JPG


板件C:
IMG_4242.JPG

C板件不用说了,自然也一样;
IMG_4243.JPG

细节展示:
IMG_4244.JPG

IMG_4245.JPG

IMG_4246.JPG

IMG_4247.JPG


板件D:
IMG_4248.JPG

D板件依旧与5001的D板件是相同的;
IMG_4249.JPG

细节展示:
IMG_4250.JPG

依然存在缩胶现象,虽然无伤大雅;
IMG_4252.JPG

IMG_4253.JPG

IMG_4255.JPG

IMG_4256.JPG


板件E:
IMG_4257.JPG

IMG_4258.JPG

对比5001的E板,此款5003剪除了图中红圈内的板件
E对比.JPG

细节图展示:

IMG_4259.JPG

IMG_4260.JPG

IMG_4261.JPG

IMG_4262.JPG

到此为止,我们可以发现以上的5板基本可以是为公用板件,5001和本款5003都包括了这5板,下面开始就是为5003独有的板件了;


板件F:
IMG_4263.JPG

IMG_4264.JPG

细节图如下:

IMG_4265.JPG

IMG_4266.JPG

IMG_4267.JPG

IMG_4268.JPG

IMG_4269.JPG

IMG_4270.JPG


板件H:
IMG_4271.JPG

看此板的板件应该是车体的內构的部分
IMG_4272.JPG

细节图展示:

IMG_4273.JPG

IMG_4274.JPG

IMG_4275.JPG

IMG_4276.JPG

IMG_4277.JPG

IMG_4278.JPG

IMG_4279.JPG



板件J:
IMG_4280.JPG

此版应该是炮塔内构
IMG_4281.JPG


细节展示:

IMG_4282.JPG

IMG_4283.JPG

IMG_4284.JPG

IMG_4285.JPG

IMG_4286.JPG

IMG_4287.JPG

IMG_4288.JPG

IMG_4289.JPG

IMG_429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5 00:5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_巧克力 于 2015-11-25 11:49 编辑

板件O:
IMG_4291.JPG

这是新开车体外部板件;
IMG_4292.JPG

细节图展示:
IMG_4293.JPG

IMG_4294.JPG

IMG_4295.JPG

IMG_4296.JPG

IMG_4297.JPG

IMG_4298.JPG


板件K:
IMG_4299.JPG

IMG_4300.JPG

细节图展示:

IMG_4302.JPG

IMG_4303.JPG

IMG_4304.JPG

IMG_4305.JPG

IMG_4306.JPG

IMG_4307.JPG

IMG_4308.JPG

IMG_4309.JPG

IMG_4310.JPG


板件M:
IMG_4311.JPG

此板件在5001中也有,只是未被使用,不过合模线依旧比较明显;
IMG_4312.JPG

细节展示:

IMG_4316.JPG

IMG_4317.JPG

IMG_4314.JPG

IMG_4315.JPG

坦克底盘:


IMG_4321.JPG

IMG_4320.JPG

IMG_4318.JPG

IMG_4319.JPG


履带:
IMG_4334.JPG

IMG_4329.JPG

IMG_4330.JPG

IMG_4332.JPG

IMG_4333.JPG


透明件:
IMG_4323.JPG


蚀刻片(2片):
此片蚀刻片为5001和5003共有;
IMG_4324.JPG

此片蚀刻片为5003独有;
IMG_4325.JPG

车载钢缆小配件:
IMG_4327.JPG


水贴:
IMG_4326.JPG


开盒小结:

盒子的质地延续了5001款的质感,板件的颜色和硬度也等同于5001款,板件锐度中上水准,合模线重的现象依旧存在。说明书对于內构的上色给出了专门的页面,这点好评,这款5003內构初期虎的开盒详情大致如此。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5 00: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_巧克力 于 2015-12-4 21:55 编辑

标头-素组.jpg
此款內构虎的素组我将逐步更新,计划在下周三前完成全部过程~~!下面进入正题:


此款內构虎的安装顺序依旧是从炮塔开始的:
IMG_4480.JPG

砲盾是第一步;
IMG_4481.JPG

炮管;

IMG_4487.JPG
IMG_4485.JPG
IMG_4483.JPG

炮管的合模线依旧是需要自己刮的,组合度良好;

IMG_4482.JPG

下面是砲尾的制作,也就是炮塔內构的一部分;

IMG_4488.JPG

IMG_4489.JPG

IMG_4490.JPG

组合度是不错,不过大家也可以看到中间的那条缝,需要补土填补;

IMG_4491.JPG

IMG_4492.JPG

这两部分的组合度挺不错;
IMG_4493.JPG

IMG_4494.JPG

到这里炮管尾部的结构部分算是完成了;
IMG_4495.JPG

下面是炮塔内的机枪;
IMG_4496.JPG

看以看到结构细节很丰富;
IMG_4497.JPG

炮塔内的观察镜(原来那么长)
IMG_4499.JPG
IMG_4500.JPG

这里需要指出一处安装说明书标号的错误,就是J-5的正确标号应该是J-29就是下面的零件
IMG_4501-2.jpg


完成图展示:
IMG_4501.JPG

IMG_4502.JPG

IMG_4506.JPG

IMG_4505.JPG

IMG_4504.JPG


接下来是炮塔内舱的內构制作;

IMG_4507.JPG

IMG_4508.JPG

可以看到那块挡板有推出孔需要填;
IMG_4510.JPG


IMG_4512.JPG

可以看到合模线还是挺明显的,不过打磨起来也补费事;
IMG_4513.JPG

IMG_4514.JPG

IMG_4515.JPG

不错的组合度和细节
IMG_4516.JPG

这个油桶架用的蚀刻件,感觉很好;
IMG_4519.JPG

摆上3个油桶;
IMG_4520.JPG

IMG_4521.JPG

IMG_4522.JPG

炮塔内壁的细节组装:
IMG_4523.JPG

IMG_4524.JPG

各种小零件安装十分方便,都有定位孔和卡槽,完成后的效果:
IMG_4525.JPG

到这里,主体的炮塔內构基本算是完成了,下面与整个炮管部分进行组装;

IMG_4526.JPG

组合度还算不错,需要指出的是机枪的位置有点勉强,别的地方稍微调整下便没啥大问题;

IMG_4528.JPG

IMG_4529.JPG IMG_4527.JPG

IMG_4531.JPG

炮塔上装甲板制作;
IMG_4532.JPG

组合度良好,舱盖我钻孔改成了活动形式;
IMG_4533.JPG

完成后合上之前完成的炮塔,组合度属于那种需要用点力卡进去的感觉,不过卡进去之后,外观上并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这里我为了后期的上色,暂时用遮盖带贴住;这里再说一下左右两侧炮塔组合后的缝还是有的,不过用补土一填就没事了,很容易处理;
IMG_4534.JPG

IMG_4538.JPG

IMG_4535.JPG

观察孔的舱盖依旧我还是改成了活动式的,在这里说明一下装在这里面的透明件为了后期的上色,在这里便不做展示;
IMG_4536.JPG

全部炮塔外部零件全部安装上去,图中右侧的圆型舱盖可以选择打开或者关闭

IMG_4537.JPG

下图这个零件和炮塔壁之间可以明显可以看到缝隙,需要自行填补;
IMG_4543-2.jpg

到这里再指出两处安装说明书上的编号错误,第一处还是烟雾发射器(第一款5001虎也是这里存在标号错误),错误的编号是D50(D49),正确的是B50(B49),如下图:
IMG_4542-2.jpg

第二处错误是炮塔后面工具箱,整个标号都错了,一共4个部件,说明书上错误的标成了D板件上的零件,正确的是O板上的板件,如图:
IMG_4538-2.jpg

至此炮塔的组装过程已经全部完成,完成后的图如下:

IMG_4541.JPG
IMG_4543.JPG
IMG_4542.JPG

IMG_4540.JPG

IMG_4539.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5 00:5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_巧克力 于 2015-12-4 22:46 编辑

                                            车身部分

先上图,最先组的是底盘
IMG_4545.JPG
IMG_4547.JPG


底部的加强筋,全部是蚀刻件板件;

IMG_4550.JPG

装进底盘,中间有一小段我没有粘好,不过胶水已经固化,我也不再做调整,应该不会影响后面的制作;

IMG_4551.JPG

IMG_4552.JPG

车轴安装,这里依旧是保留了5001款的设计,有可动和不可动两种可供选择,默认的安装方式是不可动;


IMG_4554.JPG

IMG_4555.JPG

完成后的内部效果;
IMG_4556.JPG



驾驶舱內构部分:


右侧
IMG_4557.JPG

左侧
IMG_4558.JPG


变速箱,传动装置;
IMG_4559.JPG

IMG_4560.JPG

IMG_4561.JPG

将变速箱塞进车体;
IMG_4562.JPG

IMG_4563.JPG

IMG_4565.JPG

弹药舱的制作:


先是隔板;
IMG_4566.JPG

其他部件安装;
右测
IMG_4567.JPG

左侧
IMG_4568.JPG

左右两侧车体弹药架;
IMG_4571.JPG

IMG_4572.JPG

IMG_4570.JPG

放入炮弹;

IMG_4573.JPG

弹药舱基本完成
IMG_4574.JPG

驾驶舱+弹药舱效果;
IMG_4575.JPG

IMG_4577.JPG

机枪弹药挂架的安装,此部件都是蚀刻片,这里要说一下,说明书的这些蚀刻片的标号都错标成了P板的,正确的是Z板;
IMG_4578.JPG

IMG_4579.JPG

发动机舱组装:


这里的制作比较简单;
油箱和散热风扇

IMG_4580.JPG

IMG_4581.JPG

重头发动机
IMG_4582.JPG

IMG_4585.JPG
IMG_4583.JPG
发动机细节还算不错,就是没有管线,
IMG_4584.JPG

发动机装入车体;

IMG_4586.JPG

IMG_4587.JPG

来一张全图;

IMG_4588.JPG

到此车体內构的部分基本算是完成了,整体制作感受是组合度总体上乘,细节丰富,如果考虑上色,有些部件需要先上色后安装;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5 00:5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_巧克力 于 2015-12-4 23:56 编辑

车体外部安装

先是主动轮
IMG_4589.JPG

尾部装甲板的内侧和外侧;
IMG_4591.JPG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下图的两个零件我选择在后面的步骤中安装;
IMG_4596.JPG

IMG_4590.JPG

还是轮子;
IMG_4592.JPG

轮子装上车轴;
IMG_4593.JPG

IMG_4594.JPG

下图伊始我把千斤顶的把手我装错了,后面给予了更正;
IMG_4595.JPG

完成全部轮子的安装;

IMG_4597.JPG

IMG_4598.JPG


车体正面装甲内外侧安装;

IMG_4599.JPG

IMG_4600.JPG

IMG_4601.JPG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为了在后面安装F3板件时能够容易点,下图红框中的板件建议暂不安装;
IMG_4600-2.jpg

机枪组装;
IMG_4603.JPG

IMG_4604.JPG

合体;

IMG_4605.JPG

IMG_4606.JPG

IMG_4608.JPG


车体上盖组装:


引擎盖
IMG_4609.JPG

车载工具,这次板件给出了带扣件一体成型的工具和不带扣件的工具的两种,制作者可更具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我为了展示选择全部使用蚀刻片扣件;
IMG_4616.JPG
补充一点,此款5003的蚀刻片的硬度比之前5001款要好,制作起来的难度有所降低;

面板后部
IMG_4617.JPG

舱盖制作,组合度比5001款有所提高

IMG_4618.JPG

IMG_4620.JPG

整体展示
IMG_4621.JPG

IMG_4622.JPG

车载钢缆制作,钢缆没有塑料件,只有金属件,不过说明书没有给出长度指示,之前5001款是有的,我实际制作下来的长度是21.5里面左右(包含塞入塑料件部分);
车体左侧的钢缆的做、中、右部分,紧固件有塑料和蚀刻片可供选择,蚀刻片效果是比塑料的强许多;
IMG_4624.JPG

IMG_4625.JPG

IMG_4626.JPG

这是全图
IMG_4627.JPG

右侧同样的方法安装
IMG_4628.JPG

整体效果
IMG_4629.JPG

IMG_4630.JPG

做到这里上面板也基本完成了,我准备盖上车体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说明书那车体内的M8这个部件的安装完全没有标识出来,就是下图红框内的部件,望制作的各位不要漏掉;
IMG_4632-2.jpg

合上车体(为了日后能给內构上个大体的颜色,所以上盖板我选择的遮盖带贴合),上面板和车体的组合我只能给70分,应为有一边会有很明显不算小的缝,从图上各位应该可以看的出来,在车的后半部分;
IMG_4633.JPG

放上炮塔

IMG_4634.JPG

整体四面图

IMG_4635.JPG

IMG_4636.JPG

IMG_4639.JPG

IMG_4640.JPG

履带的制作;

IMG_4641.JPG

组合度方面保留了之前5001款的全部优缺点;

IMG_4642.JPG



存在问题:


1. 红框内的这块板件的安装顺序我觉得不够合理,如果按照说明书顺序来装,那在卡这块板件的时候感觉会非常不好,这里也是我觉得整个制作完成后感觉最差的一个地方;如何避免上述问题我在上文中已经提到,
IMG_4636-2.jpg

2.图中红框的板件在整个安装过程中没有被标注出来,此板件号为F25
IMG_4640-2.jpg
下面都是在说明书中未标注出来的板件;
IMG_4674.JPG

IMG_4675.JPG

IMG_4676.JPG

IMG_4678.JPG

3.编号错误:
IMG_4670.JPG

IMG_4672.JPG

IMG_4673.JPG

这张图中的工具更具正确长度对比应该是B12板件,说明书标成了B11
IMG_467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5 00:5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_巧克力 于 2015-12-5 00:28 编辑

IMG_4649.JPG IMG_4654.JPG
IMG_4655.JPG
IMG_4656.JPG
IMG_4659.JPG
IMG_4660.JPG



IMG_4666.JPG
IMG_4668.JPG


IMG_4662.JPG
IMG_4664.JPG



IMG_4657.JPG


IMG_4658.JPG


总评:
       首先此款虎式內构版模型在题材上为广大喜欢制作內构的玩家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可以感觉到一些在5001款上面出现的问题在这款上做了修正,但是也有一些新的问题冒出来。在组合度上內构的组合度比较好,外壳的组合度上还是有不足的地方,这次的说明书上的问题也比较多,还有就是部分零件的合模线重的问题依旧存在,个别零件的安装顺序有待商榷;炮塔的卡口设计造成了炮塔不能360度旋转,此款5003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但就是题材而言还是值得一做的。


评分:
內构组  合  度: ★★★★  组合度不错,基本都可以的很顺利的组合
车体组  合  度: ★★★☆  车体的组合度有所提高,不过还是有不足的地方,我只能给3星半
细       节: ★★★★    內构细节的丰富表现,此项的得分不会低,4分
价       位: ★★★★    更具之前5001的报价,此款的价格应该也会符合国情的,先给4星
个人推荐: ★★★★★  此款模型的题材值得一做,內构丰富的细节,总体不错的组合度,活动履带,虎迷值得拥有。



发表于 2015-11-16 11: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素组!楼主辛苦了
发表于 2016-2-6 15:3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驾驶员和机电员的舱盖装反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QQ|首页|手机版|Archiver|模型网 ( 京ICP备12011049号 )

GMT+8, 2025-5-17 08: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