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网发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212|回复: 4

关于挪威战役的一点浅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4-28 04:4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模型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用户

x
wangyi发表在这里我发现谈论入侵挪威的话题不多,在这里我来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我的二战知识并不丰富,希望网友们多多批评指正。

首先,第一个发现挪威战略地位的重要的人是雷德尔。
大家都知道,在一战中德国海军的实力不弱,堪称世界第二,而且那时的指挥官素质也堪称一流。一战中德国海军之所以发挥不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德国的地域因素太差了,出海口太少,以至于在一战中的大多数时间都是被英国海军压制在波罗的海一线,无法施展全力。基于这点考虑,雷德尔选择了挪威作为目标,这样不但扩展了海军的作战空间,便于从战略上夹击英国。对于元首而言,攻占挪威意味着掌握了纳尔维克这个重要的海港(由于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纳尔维克终年不冻。而在入侵挪威之前德国的铁矿石主要从波罗的海的路雷亚进口,它每年结冰期长达三四个月)。

对于入侵挪威,我认为德军表现从总体上来说还是不错的。毕竟,它是德军和英法联军的第一次遭遇战,德军出色的基层军官指挥能力也在挪威战役中有所表现。特别是德军的山地部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我个人认为,德军入侵挪威的具体战术未能发挥最大优势,伤亡率偏高,尤其是它的海军部队。

二战爆发时,德国海军实力十分薄弱,和盟军相比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在入侵挪威时,德国海军采用了全体出动的作战方式,尤其是攻占奥斯陆时集中了海军的大部份力量。这让我感到很不能理解。大家看看地图就会明白,奥斯陆港口的地形成喇叭型,易守难攻,但德军还是把海军的主力放在这里,一味强攻,而且盲目的自信。布吕谢尔号的无谓沉没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如果在海军登陆之前,德国空军能够进行一定的战术轰炸,投放一定数量的空降兵,或是海空协同作战,效果会不会好一些呢?

我认为,在奥斯陆港之所以伤亡惨重的重要原因,是由于当时德军有关登陆作战的战术掌握甚少。我认为成功的登陆策划应该是尽量缩短海军的航线,同时把登陆过程机动化。大家看看那时的资料图片就明白,当时德国军舰的甲板上都是德国兵,甚至还出现过大风浪把德军驱逐舰甲板上的步兵卷入大海的事情。
造成这一后果的直接原因,我想是和德国海军当局高层当时根深蒂固的大舰巨炮思想有关。早在三十年代初期,雷德尔就预言了现代化海军的小型化和机动化,而驱逐舰部队将成为舰队的主力。可是保守力量还是固执的把大型军舰作为舰队的主力。联系到当时德国海军的发展情况,在没有大批中小型军舰护航的情况下,执行这种战术是十分危险的。
此外,德军对于英法联军可能发动的袭击及其轻视,这也使得英国海军频频偷袭得手,把德军的驱逐舰消灭干净。

“在挪威第二大港口卑尔根,海岸炮台向逼进的德舰开炮,重创德轻巡洋舰“葛尼斯堡”号和1艘辅助舰。但其它德舰上的士兵却登陆,在午前占领了该港。“葛尼斯堡”号当晚被英国轰炸机炸沉。西南海岸的斯塔万格和附近的苏拉机场也于中午落入了德军之手,德军由此获得了在挪威的前线空军基地,掌握了挪威南部和中部的制空权。南部海岸的克里斯丁海岸炮台两次击退了由德轻巡洋舰“卡尔斯卢合”号率领的德国舰队的进攻。但这些炮台很快就被德国空军炸毁,港口于下午3时左右陷落。但“卡尔斯卢合”号在当晚离开港口的时候,被英国潜艇用鱼雷击中,损伤严重,最终沉没。
   但是,德军在进攻挪威首都奥斯陆时遇到了意外困难。在4月8日寒冷的夜里,德国舰队原计划当夜抵达奥斯陆,德国大使馆派人在码头上彻夜等候迎接,然而德国舰队一直没有到达。他们在50英里长的奥斯陆峡湾入口的地方遭到了挪威布雷舰“奥拉夫·特里格佛逊”号的拦截,1艘德国鱼雷艇被击沉,轻巡洋舰“埃姆登”号被击伤。接着在奥斯陆以南约15英里的地方,又遭岸炮轰击和鱼雷攻击,德国舰队旗舰——崭新的“布吕歇尔”号重巡洋舰中弹起火,引爆舰上弹药,船身碎裂,终于沉没,损失1600名官兵,舰队司令奥斯卡·孔末茨海军少将落水后被俘。德国舰队遭此重创,被迫暂时撤退。奥斯陆是被德国空降兵征服的,4月9日中午,约5个连的德国空降兵在奥斯陆附近的福纳步机场着陆,在吉斯林的“第五纵队”配合下占领了奥斯陆。挪威王室、政府和议会议员带着20辆载着挪威银行的黄金和3辆外交部秘密文件的卡车,撤到奥斯陆以北80英里的哈马尔。德国空军上尉斯比勒率领2个连的德国伞兵进行追击,遭到顽强抵抗,比勒也身受重伤,只好退回奥斯陆。
   就在德军登陆的同一天,即4月9日午后,英国主力舰队出现在卑尔根附近,德军迅速出动大批轰炸机,炸沉英军1艘驱逐舰,伤1艘战列舰和2艘重巡洋舰。英国舰队初战受挫,撤到设得兰群岛地区。此后,由于德军掌握了挪威南部和中部的制空权,英军统帅部决定在挪威海南部水域只使用潜艇和飞机。当日晚24架英国轰炸机袭击卑尔根,将已受重伤的德轻巡洋舰“葛尼斯堡”号炸沉。在挪威北部纳尔维克,受飞机作战半径限制,德国舰队和登陆部队得不到空中支援,遭到英国飞机的严重打击。4月10日和13日,英国出动大批轰炸机袭击纳尔维克,炸沉10艘德国驱逐舰。4月14日和16日,英法联军在挪威北部纳尔维克和中部特隆赫姆附近登陆。中部登陆的英法联军于4月19日向特隆赫姆发起进攻,但因得不到空中支援,在德国飞机的狂轰烂炸下遭到惨重损失,到5月2日即退出挪威。”

(以上资料摘gchjs.com)

我个人认为,德国海军在入侵挪威时的战术表现是对它制定的战略的一种反讽。一战中,德国海军正是因为港口太少而吃尽了苦头;而在入侵挪威时,它顺利的夺下了挪威境内的重要港口,可是海军部队却差不多损失光了。
在整个挪威战役中,我认为纳尔维克是最关键的一仗,同时也是德军战术中最大的失误。第一,德国海军部队,尤其是水面舰艇部队损失极为惊人。第二,盟军牢牢把握住了制海权和制空权,与此同时德国空军却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援助。若不是英勇的山地部队顽强抵抗,德军的失败会更惨痛些。第三,元首在战前对夺下纳尔维克信心十足,但当纳尔维克争夺战最关键的时候,却决定放弃纳尔维克,全军撤退到特龙霍姆休整;甚至准备继续向东,沿铁路线到达芬兰以寻求援助。德军一向很看重整体战,可是在纳尔维克,给人的感觉是德军的海空协同作战能力几乎为零,对德国海军真正的作战能力也开始怀疑了。
德国海军水面舰艇部队经过"威塞演习",被打得溃不成军,暂时没有值得一提的力量了。"布吕歇尔"号巡洋舰被挪威奥斯陆峡湾的海岸鱼雷击沉;"卡尔斯鲁厄"号轻巡洋舰被英国潜艇"游荡者"击沉;10艘德国驱逐舰在挪威纳尔维克峡湾被英国海军消灭了;8艘德国潜艇沉没在北海和挪威海。“沙恩霍斯特”、“格奈森诺”、"希佩尔海军上将"、"吕措夫"等堪称德国海军精华的重型水面舰艇受到各种损伤。1940年6月后,大海上就找不到它们的踪影了。
“在纳尔维克的争夺战中,英法联军得到舰队和空军的支援,占有巨大的优势。然而,这一地区的德国登陆部队虽得不到空中和海上的支援,对英法联军的阻击战却进行得相当顽强,击退了英法联军的多次进攻。战斗进行到5月28日,德军放弃纳尔维克,沿铁路向瑞典边界退却。5月10日,德军在西线发起大规模攻势,6月初法国已危在旦夕,英法自顾不暇,于6月7日前从挪威撤出了自己的全部军队,挪威国王和政府也流亡伦敦,德军于6月10日占领挪威全境。在德军的保护下,吉斯林组成了傀儡政府。”

或许,若不是西线战局的爆发和曼施坦因元帅的卓越战略,盟军不会那么轻易撤离挪威。而此时德国海军终于有了像样的战果——击沉了光荣号航空母舰。请注意,当时的光荣号并没有装载任何舰载机,同时护航的也仅有两艘驱逐舰而已。可是“德国海军的骄傲”。“沙恩霍斯特”和“格奈森诺”却双双被重创。由此可见德国海军已经完全背离了雷德尔当初主张的小型化、机动化道路,在大舰巨炮主义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也许二战中的德国海军,就象一次大战时的英国海军部长温斯顿·丘吉尔对当时红极一时的斯佩将军的评价一样:“有如插在瓶中的花,外观尽管艳丽多姿,但为时不久,必将凋谢。”但在挪威战役中,他们却连艳丽多姿的外观也不具备了。
发表于 2004-4-29 17:5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知识,顶</P>
发表于 2004-4-29 20: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挪威的地形本身就是易守难供,再加上英法的全力支援,德国海军损失是在所难免的。</P><>纳儿维克太远了,德国空军够不着,只能靠海军的10艘驱逐舰支援,结果被英国舰队堵在峡湾里,全军覆没。</P><>如果不是英国陆军的战斗意志不够坚决(当然地形也不利),德国山地部队也是挺不下来的,不过德国人还是通过瑞典尽可能地支援了纳儿维克的山地部队的。</P><>雷德尔更本就不想打仗,所以提出了小型化海军的路线。但是他必须与元首的意志为准,所以制定了Z计划,一旦成功,德国海军至少是欧洲第二(和美国日本比不了)。可惜战争来得太快了,海军还没有准备好,只能靠“游击战”来应付。</P><>但是如果德国没有建造大舰巨炮的话,就连牵制皇家海军的意义也没有。</P><>如果说德国海军对战争准备有什么失误的话,最大的就是没有在战前打造潜艇了。</P>
发表于 2004-6-2 21: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4-8-22 23: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QQ|首页|手机版|Archiver|模型网 ( 京ICP备12011049号 )

GMT+8, 2025-2-6 14: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