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证资料-小艇凶猛:美军现役特战船艇一览
发布时间:2017-08-06 作者:默虹 来源:微信公众号:默虹美海军学习小站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小步快跑,85英尺MK VI巡逻艇和65英尺CCB艇
30多英尺的敞篷RPB和RAB太简陋,50英尺的RCB还是太小且海上航行性能不佳,寄予厚望的83英尺MK V SOC英年早逝,海军不得不寻求另一种更大、更结实的巡逻艇——这就是MK VI PB巡逻艇。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它是MK V SOC的后续,其主要任务除了担任小艇部队的指挥艇、特战部队的母艇,承担海上渗透、巡逻、基础设施防护、区域安全协作、安全部队协助、VBSS临检拿捕等任务。
根据海军计划,MK VI的总需求达48艘,为了避免重蹈覆辙,美国海军采用了小步快跑的策略,先试制一批“缩小版”的65英尺CCB濒海指挥艇,然后再批量建造85英尺PB巡逻艇。
MK VI巡逻艇是一个看上去就很“敦实”的家伙,它的设计源于美国海岸警卫队很多工作艇的设计,封闭的驾驶室和主甲板舱,结合了海岸警卫队工作艇的“自扶正”设计,在恶劣海况下被打翻到任何角度,都能在几十秒内自动扶正,确保能在3级海况下完成各种任务,4级海况能生存。
这种85英尺战斗快艇有充裕的空间来充当艇队的指挥艇和特战母艇,有高大的封闭的驾驶室和宽敞的主甲板舱,为18名成员提供减震座椅,还有空调、厨房、卫生间、浴室、和甚至4个床位供不值班人员休息(床位带巡航安全固定装置),全部由隔音材料隔开,这样就能支持两组艇员轮流操艇,持续作战。
未来之星,60英尺中型战斗艇,CCM MK 1
虽然85英尺MK VI PB艇在陆续装备,美国海军还不知足,特战司令部SOCOM于2014年2月10日订购了一批数量不明的CCM MK 1战斗艇。这是一用隐身设计,机动灵巧的,适应性很强的小艇,用于特战部队的行动。它将与85英尺MK VI PB巡逻艇和65英尺CCB艇高低搭配,初步考虑采购30艘CCM,合同总价约4000万美元,2021年完成。
任务主要是用于特战队员进出中低威胁水域,还有特种侦察、反恐战、国外防御、非传统战争、环境准备、禁毒、人员撤离,VBSS等。
跟现有的11米RHIB艇相比,铝合金的CCM更为隐身,不易被探测,看上去就像个缩小版的MK V SOC。但比RHIB速度更快、航程更远,能在高海情下自由活动,能够在4英尺组合海况下,以40节航速持续行动5小时,而RHIB只能在2级海况下跑32节。
编制4名艇员和19名乘员,为成员提供了更好的减震缓冲能力,技术标准是Sed8不超过4.7Mpa。
装备比简陋的敞篷RHIB好得多,全新的电子设备包括遥控武器站、先进传感器、4台艇员计算机工作站、蓝军跟踪系统、DASR抗干扰GPS接收机、先进战术无线电(PSC-5D、PRC-150、PRC-117G)。船舶技术领域大名鼎鼎的瑞典Kongsberg公司提供了C4I CORTEX系统来集成艇上的各个子系统和传感器。整个小艇的各个子系统能够自我监控,自动提示告警,并能上报日志数据到舰队保障中心。
CCM由于关键部位采用了4级防弹标准,战场生存能力更好。CCB艇在设计上需要为未来的各种升级预留空间。
海军的吉普:7米RHIB刚性充气艇
7米RHIB刚性充气艇是目前美国海军最常见的工作艇,就像陆军的吉普车一样。承担着巡逻艇、交通艇、救生艇等多重角色。
RHIB刚性充气艇其实是法国人上世纪70年代发明的,有一个玻璃钢的刚性船体,以及一圈柔性气囊,中间是凸起的操纵台以及天线灯光支架。与全刚性快艇和全软橡皮艇相比,RHIB刚性充气艇重量轻、适航性好、储备浮力大、不怕磕碰、气囊放气后体积小,甚至在20分钟内拆卸。而且充气围圈还有减缓海浪冲击作用,把艇员所受的冲击从30G减缓为4G。目前刚性充气艇逐步成为工作艇的主流,作为随船的工作艇或港口多功能快艇,在VBSS、搜救等海上活动中出镜率相当高。
11米RHIB刚性充气艇
顾名思义,11米RHIB艇是7米RHIB艇的放大款,具备更大的承载能力和更好的性能。目前分为普通型和特战型两种。
深V艇体由玻璃钢、增强凯夫拉、乙烯树脂制成。周围是刚性泡沫防弹浮力圈,可在20分钟内拆卸,提供额外浮力,缓解靠帮的冲击。
主体结构上也是玻璃钢的刚性船体和可充气的围圈,但围圈有玻璃纤维织物进行了结构加强。采用2台涡轮增压柴油机,且动力内置,喷水推进。
其尺寸允许被C-130级别的战术运输机空运,以及空投。
普通型主要用于人员运输、海上封锁、VBSS等任务。特战型则主要用于特战队员的渗透和撤出,换装了功率更大的发动机,尺寸略小,速度更快,恶略天气的适航性更好,能在高海况和45节风中操纵,额定载员更少,储备浮力更大,承载11人都配备减震座椅,中后部部分座椅拆除,变成了两个装备容纳箱,是典型的建制班作战艇,是两栖战舰的标准战术模块。
海豹的飞毯:16英尺SEAL战斗橡皮艇
这是“海豹”突击队等特战部队和陆战队广泛使用的一种全充气橡皮艇,在各类特战电影或纪录片中出镜率相当高,学名CRRC战斗橡皮侦察艇,由法国著名的Zodiac公司生产。
主要用于小股部队的跨越地平线运输、小部队渗透、海岸侦察队、海滩登陆等。能够通过脚踩泵、压缩机、高压气瓶在几分钟内打气充满。能够通过多型飞机、潜艇运输。它最大的优点就是重量轻,折叠后尺寸小,小艇折叠后能轻易放进小皮卡的后货箱。且能在各种海况保持漂浮。
它有多种型号,其中最典型的是8人F470艇,主船体有5个相互连通的气囊,可以通过阀门隔开,允许1个气囊漏气而不影响任务。船体两侧下方还有2个气囊,被称为“Speed Skags”,改善船底形状呈略微三体构造,以提高速度,同时缓冲冲击,还能起到增加浮力的作用。船底中间有一条纵向的充气龙骨,形成V型船底,提高航行性能。尾部是一块木制挡板,便于安装引擎。CRRC艇既可以手动划桨,也可以挂1~2台舷外机。
绝大部分军用CRRC配55马力双缸静音引擎,带螺旋桨护罩的喷射推进器,以避免螺旋桨伤人。也避免了螺旋桨被水中物体碰伤。
乘客都骑跨坐在两侧船帮上,一来降低全艇轮廓避免被探测到,二来空出艇内空间容纳武器、装备、额外的油囊。
由于CRRC毫无防护,轻武器都能造成巨大伤害,因此CRRC的战时适用一般都在夜间,隐蔽和突然性是首要因素。不过现在,ZODIAC也推出了防弹组件,世界上第一种充气艇的防弹系统,可以40秒内加装在F470艇上。
注:以上就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特种部队使用的现役主要战斗小艇。其实美国海军的小艇还有很多,如EOD潜水工作艇,交通艇,引航艇等等。这些就不属于战斗艇,就不在这里介绍了。
小结
1、各有所长,成体系发展
综上所述,沿海江河特种作战和水上安全警戒行动,被美国海军认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作战样式,是高强度海战和传统陆战所不能取代的。为此,美军业发展了一系列专用的战斗小艇。这些小艇既不是主战舰艇,也不是武装交通艇、冲锋舟。它们从吨位、外观、内部布局、火力、防护、传感器通信器材配置等方面都很有特点,且分工明确、特点突出,并且随着作战需求的变化在不断演进。
相比之下,从湄公河巡航、南海岛礁对抗、小规模两栖行动、海外护航编队安全防护等军事行动场景来看,我国在沿海江河作战、小型特种作战、港口锚地和水上安全警戒、水上公安边防方面,无论是这一独特作战样式的探索,还是专用战斗小艇的研发方面,都还有很多的路要走,很多还停留在机动舢板、冲锋舟、武装交通艇阶段,不妨借鉴他山之玉,完善自己的装备体系。
2、成建制配置,体系作战
另外就是,美军的每型作战艇也是按照一个完整作战编组来设计,确保正常使用,确保纳入体系。如MK V SOC艇的基本编制:
在使用上,两艘MK VSOC艇编成一个特战支援艇队,作为基本作战单位,具体包括:
2艘Mark V SOC特战艇,每艘配备5名特战艇员SWCC;
2台M916A1E1卡车及快艇拖车,用于陆上机动;
4辆M1097悍马车,有S250防弹组件,用于搭乘其他人员;
2辆M1083型5吨卡车用于携带90天的后勤物资;
1台5吨叉车用于物资装卸;
一支8人维护支援队,提供任务期间的技术与维护支持。
这样的一个特战支援艇队单位可以由2架C-5运输机进行空运部署,在48小时内部署到全球各地,抵达后24小时内即可投入使用。也可以由其他大型船只海运或汽车公路机动,甚至依靠自身动力航渡。
既考虑战术单位自身独立作战能力,也考虑纳入体系全球作战的需求。
3、是各种先进技术和设计:
不仅追求高速,而且是高海况下的高速。
追求人员舒适性,减震座椅是标配,长时间行动的还配置厨房浴室器具设备。
很多要求防弹甚至达到IV级。
不仅自己能被各种平台搭载,自己也能搭载UUV, UAV等。
信息化水平很高,雷达,声纳,导航,定位,通讯,IFF,红外光电,一应俱全
而且,已经开始进入隐身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