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进入论坛

[模型网评测]威骏(CB35119)-1/35德国三号突击炮E型(东线战场1942)-简介

发布时间:2017-03-14 作者:黑巧克力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感谢威骏模型提供评测用模型,本文由]www.moxing.net(模型网)独家刊发, 请勿私自转载,欲转载请先联系本站。
威骏(CB35119)-1/35德国三号突击炮E型(东线战场1942)

威骏(CB35119)-1/35德国三号突击炮E型(东线战场1942)

最早提出突击炮这一理论的是德国将军曼施坦因,二战前德国装甲兵的建立和发展主要归功于古德里安。古德里安主张把战车集中起来当作一个主要的兵种使用,另用与战车速度相同的摩托化步兵和炮兵作为支援,这样才能执行作战甚至于战略的任务。在另一方面,参谋本部却记得西线的血战教训,决定要使构成德国陆军主体的步兵师,用密切的装甲支援来恢复其机动,可能采取战车旅的方式,来克服敌方的野战工事和炮兵、机关枪的防御火力。

曼施坦因所建议的办法是成立一个新的突击炮兵,突击炮既非坦克,又非装甲车,实际上是一种具有装甲保护的自行火炮,担负对步兵的密切支援任务。这种突击炮装备着无旋转炮塔和开顶的装甲履带车辆,装甲车上架设一种有限旋转度的75毫米火炮,能用直接火力来击中目标。此种战斗车辆和担任突击任务的步兵一同前进到目标附近,然后迅速攻击敌方据点。

1935年秋天,曼施坦因任陆军参谋总部主管作战的第一厅厅长的时候,首次提出了建立突击炮兵种问题的报告。他的这一独出心裁的报告立即受到了陆军总部一窝蜂的反对,因为陆军总司个、参谋总长、军务署、兵工署的首长都是炮兵出身。另一方面,装甲兵和战防炮兵则认为发展突击炮是争夺和占有自己兵种所急需的材料和经费。 步兵对于曼施坦因设计的突击炮这一新式武器很感兴趣,但却希望由步兵自己使用。最后,还是陆军总司令弗立契赢得了胜利,他热情地支持了曼施坦因,因为他是骑炮兵出身,他把突击炮理解成一种机械化的骑炮,这与曼施坦因的初衷并不十分吻合;当然,有人出钱把突击炮变成可以使用的武器,总比停留在设计图上要好得多。

因此,此种新突击炮遂成为炮兵的一个分支。突击炮果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上发挥了威力,据说到了1944年初,已经击毁了2万辆敌人的战车。最后,装甲兵也使用了这种装甲战斗车辆,而在1943年之后,这种装甲战斗车辆也大量为苏军所仿效和使用。


威骏(CB35119)-1/35德国三号突击炮E型(东线战场1942)

突击炮(Sturmgesch)(Assault gun):步兵在作战时,往往需要炮火的近距离直接支持,大口径低倍径的步兵炮由次而生,但在越来越激烈的战场中,依靠人力把笨重的步兵炮推向前线再进行攻击的方式显然不适合以机动作战为指导的军队,1936年6月15日,德国军方要求开发一种装有75毫米或以上口径主炮,可以对步兵提供直接火力支援的战车。36-37年,Alkett公司制造了5辆试验性的0系列。这是一种使PzIII型的底盘加上PzIV用的75mmL24 StuK37组成的新型车辆,但由于没有活动炮塔,加之和PzIII/IV有冲突,装甲兵对此并不感冒,关键时候步兵兄弟出来拉了一把,所以突击炮开始属于步兵科。可见,突击炮原始的任务只是给步兵一个进攻中的移动火力支援,极少条件下可以作为师级火力。从他配发的弹药也可以看出他的作用(开始穿甲弹12%,烟雾弹23%,后期穿甲弹15%,烟雾弹10%)。

由于开始突击炮的产量较少(只有军以上建制才有突击炮营),加上敌军坦克性能较差战术落后,突击炮被定义为“只有在为了自卫或在友军没有反坦克炮的情况下,也可与敌坦克交战。”且“当突击炮配属在步兵师时,师长应尽量亲自指挥突击炮营。突击炮部队一般不前往部队前沿,而是要在前锋部队和主力部队之间位置行进。”
     支持模型网请从下列淘宝链接进入购买 (以下链接从淘宝网自动筛选获取)
 暂无  暂无  暂无

评论



[错误报告]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推荐网店

模型制作入门完全手册

最新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