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件评测]号手-苏联B4 1931型203mm榴弹炮(02307)-组装过程-主炮部分
发布时间:2009-06-10 作者:文:Terry Ashley 译:苍紫 来源:PMMS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203毫米榴弹炮炮身:
炮身两片的组合度非常不错,只有很小的一点接缝,需要用补土填平。
炮口部分的开模比较有趣,一片炮身上开出了整个炮口,然后另一半炮身组合在上面。也许号手认为这样的开模可以减少填土的工作量吧。
此套件提供了一块膛线的金属蚀刻片,弯曲以后可以很轻松的做出漂亮的膛线细节。(如图)
炮口的膛线

炮管的组合度比较糟糕……

炮闩由2个部件组成,炮闩门单独开出,但内部没什么细节,所以最好做成炮闩门关闭状态。
其他部分,如复进机和各种操作轮的细节都是不错的,事实上复进机的复进部分是无需粘接的,但是正常组装时还是粘上为好。
炮架(炮耳)部分:
炮架(炮耳)部分的开模都是对半开的,导致合模线正在铆钉上-.-需要很痛苦的过程来清除这些铆钉之间的合模线……
而更痛苦的事还在后面,每一边的炮耳部分都是由两片组成的,而两片之间就算再怎么样压紧粘接都会有缝隙,这条缝隙也需要填平,所以,你不得不清切掉所有铆钉,然后粘接,填缝,再重新加上这些铆钉,这将是一个相当痛苦的工作。

英文说明(从左至右):需要填平的接缝, 注意:此接缝在粘合以后将会变小(译者注:这应该是假组状态拍摄的),铆钉中央的恐怖合模线-.-
同样有许多细小的零件需要加装到炮耳上,比如各种控制轮,连杆,炮瞄装置等。他们的组合度都是非常好的,只有一个定位孔需要略微扩大一些。
炮耳底座是一个单一的零件,上面需要安装电缆鼓等小零件,此零件和炮耳之间也有一道大缝需要填平
如果你希望在组装后也能上下移动炮管的话,就不要粘合右边的C17,C35号零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