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cke-Wulf |
||||
Fw Ta183 |
||||
|
||||
制造公司 | ||||
Focke Wulf Flugzeugbau GmbH |
||||
用 途 | ||||
喷气式战斗机计划 |
||||
最大速度 | ||||
962KM/h |
||||
外形尺寸 | ||||
翼展:10.00M 长:9.20M |
||||
简 介 | ||||
1942年末,Focke-Wulf的工程师Hans.Muttopp构思了一种空气动力外形先进的涡轮喷气式战斗机。1945年,该构思逐渐演化成名为“Hckebein”(德国民间传说中的卡通大乌鸦)的战斗机计划,随后被命名为Fw Ta183。 Ta183II采用机头进气方式;预定使用He S011涡轮喷气式发动机,在S011未完成生产时,初期的三架原型机使用Jumo 004B涡轮喷气发动机;机翼非常薄,后掠角为40度,中单翼,安装于机身中段的钢结构扭力盒上,每个翼中有6个机翼油箱;尾翼采用“T”型尾翼,后掠角为60度;机翼翼面和起落架操纵采用液压方式;座舱罩为气泡式,有良好的视野;装四门MK108/30mm机炮,可携带一枚SD/SC500炸弹,一枚BT200和SD/SC50炸弹,也可以装RB20/30照相机。 为了和Ta183II进行对比试飞,同时设计了Ta183III.机翼后掠角为35度;座舱向后移动了一段距离;尾翼采用基本传统的布局;准备和Ta183II对比试飞,最后确定Ta183的结构。 1945年2月27日和28日在OKL(德国空军最高司令部)召开的“应急战斗机竞争计划”讨论会上,最终决定Ta183进一步发展和生产。会上确定马上制造16架原型机供试验,V1-V3用Jumo 004发动机,V4-V14为O系列预生产型,V15-V16为静力试验机。首次飞行定于1945年5月或6月,10月开始批量生产。但在1945年4月8日,英国军队已占领了飞机的生产厂。 战后,Ta183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攻占柏林的苏联红军在德国空军部发现了一架全套Ta183的部件和图纸。据此蓝本,苏联米高扬设计局在1946年3月开始制造6架原型机,使用英国RR公司的“尼恩”发动机。试飞时发现,应将水平尾翼安装在垂直尾翼的上1/3处。修改设计后的飞机即著名的MIG-15,1947年12月30日试飞。1948年MIG-15开始大规模持续生产,是第一代喷气式飞机中性能卓越的名机。
在此期间,Kurt.Tank于1947年移居阿根廷,受到庇隆总统的欢迎。Tank在阿根廷为阿根廷空军设计的喷气式战斗机也采用Ta183方案。在进行几处修改后LAE 33 "Pulqui II"在1950年6月27日试飞,该型飞机并不成功,生产6架后于1954年取消计划 |
||||
图 片 | ||||
暂无 | 暂无 | 暂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