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进入论坛

德国PzKpfw III中型坦克(Sd.Kfz.141)-德国PzKpfw III中型坦克(Sd.Kfz.141)

发布时间:2009-04-14 作者:neoluo 来源:装甲战争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

图1
PzKpfw III.A型坦克

\

图2
PzKpfw III.D型坦克

\
图3
PzKpfw III.F型坦克三视图

\

图4
加装交错式大负重轮PzKpfw III型坦克样车

\

图5
PzKpfw III.E型坦克

\

图6
PzKpfw III.E/F型坦克(东线,苏联村庄)

\

图7
PzKpfw III.G型坦克
早在1934/35年,古德里安就为未来的德国装甲师预想了两种大量装备的坦克型号。一种装备反坦克炮和两挺机枪,另外一种则是装备更大口径火炮的支援车辆。第一种设想最终演变成了PzKpfw III型坦克,第二种就是IV型坦克。1935年、MAN、戴姆勒-苯茨、克虏伯、莱茵金属公司接到命令开发一种15t全履带式的车辆。为了保密,新车被称为ZW排指挥车,这种车辆是一种中型拖拉机。PzKpfw III型坦克安装何种主炮在德国军械部和机械化部队监察部之间引起争议。德国军械部选择了37mm火炮,而机械化部队监察部则要求安装50mm火炮。最后,37mm火炮被选中了。这个决定是因为步兵已经装备了标准的37mm Pak 35/36 L/45反坦克炮,而且弹药也是唯一生产的。机械化部队监察部选择的炮塔和炮塔座圈具备了安装更加重的火炮能力。新车的前部装甲比后部装甲要来得厚,最高速度是40km/h。新车有5名乘员,分别是:位于炮塔内的车长、炮手、装填手和位于车体前部的驾驶员和机电员。乘员内部的通信使用的是对讲系统。PzKpfw III型坦克是德国第一种装备内部对讲系统的坦克。此后几乎所有型号的坦克都安装了车内对讲系统,这对战斗影响极大。

1936年到1937年在库默斯道夫以及乌尔姆试验场对样车进行了各种测试,1937年初,试验结果表明戴姆勒-苯茨公司的设计比较适合大规模制造。德国军械部命令戴姆勒-苯兹公司按照他们的设计方案进行制造,该种坦克被称为“0”型。克虏伯的ZW样车采用了板弹簧式悬挂系统。虽说克虏伯的设计没有被接受,但是此后克虏伯公司设计的PzKpfw IV型坦克上却体现了大量该种样车的结构和特征。PzKpfw III型坦克被设计成四个部分组成:车体、炮塔、前上部结构和带有引擎底板的后上部结构。每个部分都是采用焊接结构。车体被隔板分为两个主室。前部隔室装有变速箱和操纵机构,而后部隔室则是战斗室和引擎室。贯穿PzKpfw III型坦克整个生产过程中始终没有改变过基本车体,炮塔,上部结构和乘员位置。

经过一些改动,戴姆勒-苯茨于1937年5月制造第一辆PzKpfw III/A型坦克(1系列,如图1),同年底一共制造了10辆(底盘编号60101-60110),也有资料说是15辆。其中仅有8辆被装备了武器,其他没有装备武器的则用作测试。我们来看看A型PzKpfw III坦克的主要特征:炮塔位于车体中部,用手操纵转动,可旋转360度,车长、炮手和装填手位于炮塔内,炮塔上有一个突出的指挥塔,可供车长很好地进行周视观察。炮塔上安装1门KwK L/45型37mm火炮和2挺7.92mm并列机枪。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左侧,其前面和左侧面各有1个观察窗。驾驶员右边是机电员兼前机枪手,机电员前面有1挺MG34型7.92mm机枪。发动机是马巴赫公司的HL108TR型12缸水冷汽油机,位于车体后部。传动装置是ZF公司的SFG75型,有5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行动装置每侧有5个负重轮和2个托带轮,采用螺旋弹簧独立式悬挂装置。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履带是金属的,宽360mm。这些坦克被隶属于第1、第2、第3装甲师参加了德国吞并苏台德地区以及入侵波兰的行动。

1937年,戴姆勒-苯茨公司一共制造了15辆B型(2系列,底盘编号60201-60215),其中大多数都参加了波兰战役。该车在A型坦克基础上主要改进了行动部分,相应加长了车体。行动装置每侧有8个小负重轮和3个托带轮,每4个负重轮连成一组,采用平衡式板弹簧悬挂装置。1940年10月,5辆B型被改装为StuG III型突击炮的试验车。1937年6月到1938年1月,戴姆勒-苯茨公司还制造了15辆C型(3a系列,底盘编号60301-60315),其中大多数也参加了入侵波兰。该车与B型一样,行动部分每侧也是8个负重轮,但将前2个、后2个和中间4个负重轮连成一组。1938年1月,戴姆勒-苯茨公司又制造了D型(3b系列,底盘编号60221-60225和60316-60340,如图2),至39年底一共生产了55辆D型。其中只有30辆分两组安装了武器,而另外25辆没有武装的D型PzKpfw III坦克则被用作试验。D型与C型相比,改进了传动装置和装甲防护。D型除了波兰战役还参加了德国入侵挪威的行动。

早期的PzKpfw III型坦克(A/B/C/D型)都是一些原形或者试验车,都不适合大量生产,其中每个型号都是仅仅在前个型号上做一些小的改进。A/B/C/D型PzKpfw III坦克发动机都是采用250hp的马巴赫HL 108 TR型汽油机,传动装置均为ZF公司的5或者6速变速箱。这些早期型号都装备37mm KwK 35/36 L/46.5火炮以及3挺7.92mm MG-34机枪(2挺在炮塔内,1挺在车体内)。装甲厚度5-15mm,仅能抵御反坦克枪和机枪火力,为了要保持其全重只有15t,戴姆勒-苯茨公司设计的时候只能采取减少装甲厚度的办法。其中一些后来被增加到30mm。A/B/C型都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圆型的指挥塔,D型却有一个和PzKpfw IV/B型坦克相似的铸造车长指挥塔。早期的PzKpfw III型坦克参加过一些战斗(第1、第2、第3装甲师装备,波兰战役),1940年2月,大量的早期型被撤出现役用作NSKK组织训练。此后,有一些D型的PzKpfw III坦克参加了1940年4-5月德国入侵诺威的行动,以及1941-1942年在芬兰服役。

1938年12月,E型(4系列,如图5)进入生产,到1939年10月,戴姆勒-苯茨公司、亨舍尔公司以及MAN公司一共生产了96辆(底盘编号60401-60496)。这是PzKpfw III型坦克系列中首个生产型号。相比D型,E型在动力传动装置及行动装置上都有改进。E型采用了独立扭杆式悬挂系统,6个负重轮,3个托带轮。装备一门37mm KwK 35/36 L/46.5火炮和3挺MG34 7.92mm机枪。装甲厚度12-30mm。车体两边都安装了逃生舱,并在无线电操作员边上安装了观测孔。E型采用了新的300hp的马巴赫公司的HL 120TR水冷汽油机,传动装置则为SGR128145型,有10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这使E型的全重达到了19.5吨,比前面任何一个型号都要重。1940年8月到1942年,所有的E型都重新安装了50mm KwK 38 L/42火炮。同时,还在车体前部,后部以及上部结构加挂了30mm的装甲板。此后,大量的E型被改装为标准的F型PzKpfw III坦克。

1939年9月,F型(5系列,如图3)进入生产。到1940年7月,戴姆勒-苯茨、亨舍尔、MAN、阿尔卡特以及FAMO公司共生产了435辆(底盘编号61001-61650)。和E型相比,除了引擎改为马巴赫公司的HL 120TRM型12缸水冷汽油机和上车首部分(通气口)基本上没有做过什么改动。首批335辆F型装备37mm KwK 35/36 L/46.5火炮以及3挺7.92mm MG34型机枪(2挺在炮塔,1挺在车体内),后面的100辆则装备了50mm KwK 38 L/42型火炮。F型在车体后部安置了5个烟幕发射器架以便远离炮塔发射。还有一些则在炮塔后部安装了一置物箱。1940年8月起到1942年,所有装备37mm火炮的F型和E型都换装了50mm KwK 38 L/42型火炮,同时也加厚了装甲。法国战役之后,只有40辆装备50mm KwK 38 L/42型火炮的F型PzKpfw III坦克服役并参加少量的战斗。第一批生产出来的StuG III型突击炮/坦克歼击车就是基于PzKpfw III/F型坦克的底盘和部件的。在1942/1943年,大量的F型被换装50mm KwK 39 L/60火炮,更换过火炮和升级过装甲的F型一直使用到1944年6月(比如诺曼底战役中的德军第116装甲师)。有趣的是,1942年英国对缴获德军的PzKpfw III/F型坦克进行了研究,然后研究报告被送至美国陆军武器部,PzKpfw III/F型坦克的德国扭杆式悬挂装置被应用在之后美军的一些坦克上面(比如M18、M24、M26等)。

1940/1941年,德国为了标准化PzKpfw III型坦克和PzKpfw IV型坦克的生产。在PzKpfw III/G、H型坦克上安装新的交错重叠式大负重轮以及FAMO设计的悬挂装置以后产生出一种新的样车(如图4)。从1940年起,该样车接受了各种测试,最终在1943/44年决定停止这项开发工作,样车被改装用于清理地面(被轰炸的城市)。虽说这个设计没有被接受,但是其悬挂装置结构却被应用于德国后面两种型号的坦克:“黑豹”和“虎”式坦克。

1940年4月到1941年2月,德国各公司(戴姆勒-苯茨、亨舍尔、MAN、阿尔卡特、魏格曼、MNH以及FAMO)生产了600辆PzKpfw III型坦克G型(6系列,底盘编号65001-65950,如图7)。G型和E/F型相比也没有多大改进。50辆G型装备了37mm KwK 35/36 L/46.5型火炮,其余的则安装的是50mm KwK 38 L/42型火炮。G型装甲厚度从12mm到30mm,大多数部位的装甲最小厚度为21mm。同时,G型也为驾驶员安装了新式的旋轴式舱门。炮塔也改进过,其顶部安装有一个排气风扇。中期制造PzKpfw III型坦克比如E/F/G型坦克都使用新型的车长指挥塔,这种指挥塔成为晚期PzKpfw III型坦克的标准指挥塔。后期型的PzKpfw III坦克安装了400mm的加宽履带替代原来的360mm履带。G型是第一个安装炮塔存储箱(也称为“隆美尔箱”,后来成为PzKpfw III型坦克的标准装备)的PzKpfw III坦克型号。1940年8月至1942年,所有安装37mm火炮的E/F/G坦克都被换装50mm KwK 38 L/42型火炮。参加北非战役的PzKpfw III型坦克一般都加装空气过滤器和不同的冷却装置,这些坦克被命名为G(Tp)型,Tp是德国人热带的缩写。到1944年9月,德军仍装备少数的PzKpfw III型坦克G型。

(本文转载自装甲战争网站)
 
 
PzKpfw III.G主要性能数据列表
战斗全重 19500kg
车长 5.38m
车宽 2.91m
车高 2.44m
引擎 Maybach HL120TRM
最大速度 公路/越野:40/n.a. km/h
最大行程 公路/越野:165/95 km
乘员 5
火力装备 37mm KwK 35/36 L/46.5 or 50mm KwK 38 L/42 ; 2x7.92mm MG34 
弹药 37/50mm:120/99;  7.92mm MG34:2700-3750
装甲 12-30/37mm
爬坡度 30
通过垂直墙高 0.6m
越壕宽 2.3m
涉水深 0.8m
     支持模型网请从下列淘宝链接进入购买 (以下链接从淘宝网自动筛选获取)
 暂无  暂无  暂无
关键词:3号iii

评论



[错误报告]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推荐网店

模型制作入门完全手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