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V(战车)模型涂装中级进阶-掉漆
发布时间:2009-03-19 作者:文:StaffY 图:如月随影 来源:SONICBBS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2 掉漆
掉漆对很多模型老手而言是比较熟悉的技术了,让我们对掉漆进行一番比较细致的研究。
2.1 坦克大多数掉漆是由于摩擦,刮伤和碰撞导致
油漆质量和品质不佳会导致大面积大块掉漆,如在北非和东线的一些战车上经常看见的情况。油漆被刮掉后,露出底下的钢铁,暴露在潮湿空气中的钢铁会迅速生锈,所以大多数掉漆应该用消光的棕黑色绘制,不过北非或者在严寒的冬季的车辆也可以直接用黑铁色。
2.1.1 掉漆的形状
多数掉漆是由于物理原因造成,不管是剥落还是刮痕,外形都保持尖锐棱角分明,所以切记不要将掉漆画成圆型和边缘圆润的形状,只有在化学涂料的腐蚀下才会形成圆润的掉漆效果。
下图中,上方的掉漆边角清晰尖锐是正确例,下方的掉漆边线圆滑,是失败例

2.1.2 关于掉漆的分布和大小
掉漆的分布要掌握的原则就是不规则,过于均匀的掉漆往往失真。大小块的掉漆交错分布,小块的掉漆往往随大块而出现。 在这个演示用黑豹炮塔的侧面。 我们看到左侧的掉漆分布错落有致,而右侧的失败例中,掉漆因为分布过于均匀而失真。

在下面这张图中,左侧的掉漆大小交错分布,在大块掉漆边出现中小块掉漆。右侧的失败例中,掉漆大小过于均匀而显假。

2.1.3 关于掉漆的发生部位和密度
掉漆一般出现在装甲板边缘,突出部位和舱口等高磨损部位。注意在舱口等部位的掉漆由于经常接受磨损而不会生锈!
在下面这个黑豹炮塔的侧面,我们看到左侧的掉漆集中在边缘和凸面,而右侧的失败例则分布平均。

2.1.4 在深色底色上的的掉漆
在德国灰或深红的防锈漆上直接用铁灰或者棕黑色画掉漆显然不大合适,因为色彩与底色过于接近而几乎看不出。这时候我们不妨对掉漆的色彩作一些艺术加工,使其更符合视觉效果,比如用浅黄色混合一少量银色后绘制掉漆,虽然这样做不完全符合实际,但得到的效果却很逼真。(见上图)
2.1.5 在迷彩色上的掉漆
大多数德国坦克的迷彩色是由士兵在战场上自行喷绘的,他们使用的油漆,器材和溶剂往往非常简陋。这些迷彩在经历了摩擦和风吹雨打后很快便会剥落。但是迷彩下的底色,比如德军制式的砂黄色是在工厂完成的,因此比较牢固,这样迷彩剥落后所呈现的就是底色而非钢铁色。这种形式的掉漆在西线的坦克上很常见,比如SS102营有大面积绿色的迷彩。
如图:

2.1.6 单色涂装上的深浅色掉漆
很多苏联坦克,在原涂装色褪色或被破坏之后会返回维修部门或工厂重新喷漆。新喷的漆与旧漆往往咬合不佳,从而在掉漆后露出底下原来的涂装。有些坦克屡次返厂重新喷漆,所表现的掉漆色彩效果就尤其丰富
这里用ABS板向大家演示:

单色涂装上的深浅色掉漆往往出现在苏军坦克上,这里用废置的德国III号M 型底盘为大家演示:

暂无 | 暂无 | 暂无 |
关键词:进阶